• 注冊7.4萬,吊銷3.8萬!2022年,火鍋還能干嗎?

    從呷哺的“緊急關店”到海底撈的“啄木鳥計劃”,龍頭尚且如此,泥沙俱下,難有完卵。

    火鍋行業大收縮,帶給我們什么思考?
    總第 3025 
    餐企老板內參  王盼 | 文


    注冊7.4萬,吊銷3.8萬

    火鍋賽道進入“收縮元年”

    2021年的火鍋行業,可謂“潮起潮落”。

    一方面,周師兄獲融資、撈王上市、港式粵式火鍋新秀崛起……這些消息給了賽道信心。

    但另一方面,海底撈、呷哺呷哺兩大巨頭分別遭遇“賽道天花板”,關店、收縮的消息沖上熱搜;賢合莊等明星網紅品牌頻頻暴雷;川渝火鍋不再獨占鰲頭,陷入內卷風暴。

    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火鍋相關企業注冊量達到7.4萬家,但與此同時,吊銷注銷的有3.8萬家,足足有一半,競爭可謂慘烈。

    另一組數據顯示,在“火鍋之鄉”成都,近三年凈新增家數呈現出下降狀態,2021年格外明顯;2020年,火鍋店的凈關店數是3萬家,2021年,則達到3.8萬家。自2020年12月份以來,火鍋門店的倒閉率就一直居高不下,過去一年的,甚至高達70%甚至更多!

    成都“明星火鍋一條街”扎堆開店

    一位火鍋老板告訴內參君,火鍋品類面臨著高度同質化、過分追求流量、低價競爭等態勢,“這兩年,越來越多的跨界者入局,他們或許手握資源和流量,但卻缺乏耐心,缺乏專業積累,認為火鍋就是‘撈金’的好生意。但卻讓賽道陷入惡性競爭的怪圈。”

    疫情常態化下,火鍋賽道進入“收縮元年”。深耕火鍋賽道23年、專注研究火鍋盈利系統的大連誠健集團董事長孫德敏認為,復購和盈利,才是這條賽道中小入局者真正的“命脈”!


    精致當道,從顏值到盈利

    中小品牌靠什么生存?

    “精致”當道,好吃、好看、好玩,是火鍋消費未來的三個主流方向。孫德敏董事長認為,未來的火鍋市場,就是高度社交的空間。“就像星巴克一樣,品牌的價值和其空間價值綁定,售賣的是一種‘社交屬性’。研究透這個,就能研究透火鍋的下半場比拼。”

    而在“強社交屬性”背后,則是由多個維度組成的“盈利開關”: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盈利靠復購,而不是靠流量。

    當前,火鍋賽道進入白熱化競爭,內卷之下,一些品牌陷入了“流量”的怪圈。殊不知,流量或許是一些連鎖品牌或網紅品牌的盈利密碼,卻不是中小品牌的經營核心。

    大流量需要付出大成本。對于中小品牌來說,復購,比流量更重要。

    >國際化、融合化時代到來,100%盈利模型如何搭建?

    消費升級時代,顧客對于綜合體驗有了更多要求。“為什么撈王崛起、粵式火鍋跑出了黑馬?為什么湊湊創始人張振緯離職后,開出的‘謝謝鍋’打造了涮+烤+酒飲的多元素融合模式?本質上來看,它們更能滿足顧客的綜合體驗,無論是食材還是氛圍。”

    在他看來,一家火鍋店的100%良性盈利模型,由20%環境美,20%服務美,40%美食,20%美顏組成,綜合體驗為王。

    “大環境越艱難,越應該做出精致化。”孫德敏董事長告訴內參君。火鍋的國際化、融合化逐漸到來,“做加法”不僅體現在食材的運用,也體現在環境氛圍服務的綜合打造。

    亞橋時尚火鍋環境(左右滑動可看多圖)

    他向內參君介紹了由大連誠健集團一手打造的火鍋品牌——江蘇鹽城的亞橋時尚火鍋,與傳統川鍋的紅墻灰瓦、大燈籠不同,這家店用輕奢范兒暖調燈光、綠植、沙發卡座等設計,打造出精致火鍋的氛圍。“傳統川鍋不注重盤式打造,經常是一個盤子疊著一個盤子上菜。但是在亞橋,上菜是有節奏的,我們希望每道菜上桌,給顧客驚喜感受,以及足夠的話題度,甚至‘出片時間’。畢竟,這是一個讓手機先吃飽的時代。”

    顧客到亞橋店內就餐“第一碗料”是由服務員送到餐桌上的。這不僅為了體現服務力,更多的是對顧客的認知引導。“比如九秒手切谷飼鮮牛肉是招牌菜,優質的牛肉只需要涮2-3秒,且最好是蘸海鮮汁食用。這些細節,我們會通過服務員告訴顧客。”孫德敏董事長介紹說。

    通過差異化打造,亞橋時尚火鍋的經營數據非常良性:人均100元左右的價格、面積500㎡,目前穩定在流水日均3萬、毛利超過60%。

    >具體到產品,需要設計“個性化盈利菜單”。

    在觀察市場中,孫德敏董事長發現,很多火鍋店由于不會規劃合理的產品,會陷入“人氣不少,月底一算賬卻不掙錢”的怪圈。“尤其一些新手,以為開火鍋店門檻很低,好的產品通通上線,殊不知利潤需要‘設計’出來,就像下棋一樣,每道菜都有‘使命’。”

    一張好菜單,需要由四個方面的出品組成——

    引流出品(毛利率40%以下):
    主要解決“吸引顧客進店的問題”。用高性價比+驚喜感,凸顯出品的價值。這個部分1-2道菜即可,走低價策略吸引人氣。

    主打出品(毛利率65%以下):
    這是盈利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決定著品牌的整體銷量。“常規產品升級化”是設計核心。“比如霜降和牛、蛋黃流沙蝦球,是將火鍋店必點的牛肉、蝦滑做了升級,給客戶耳目一新的升級體驗。”孫德敏董事長介紹說。從某個層面來說,主打產品的設計,對于復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粘性出品(毛利率66%-68%):
    針對年輕女顧客,滿足“炫”的核心需求。從而產生自媒體傳播效應。產品定位為差異化+國際化+時尚化,比如德國豬肉芝士腸、鮮花酸奶糍粑等。

    盈利出品(毛利率90%以下):
    包含兩類產品,一部分有天然高價值基因,比如大海鮮;另一部分則是隱形的利潤產品,比如將蔬菜、菌菇等進行盤式和品質的升級。盈利出品拉平了引流出品造成的毛利損失,實現“前端引流,后端盈利”。

    而這四大出品的比例,根據火鍋店面積、人均消費、定位的不同,有所差異。“不管消費者怎么點,最終整單的消費毛利率及客單價不會超出我們預先設定的區間,這樣就會很好的控制店面的毛利。”孫德敏董事長說。

    比如上海呆火鍋,品牌定位為年輕、時尚人群。進店的人大多以2-4人為主。設計出品的時候,以“3兩”為基數,減少浪費,同時降低成本、合理賺取利潤。針對品牌年輕化的屬性,增加粘性出品的比例,比如玫瑰藕凍、草莓果餃、櫻花面等。“火鍋食材的顏色很單一,但是經過我們設計以后,涮品顏色豐富起來,也帶來更好的就餐體驗。”孫德敏董事長說。 

    通過合理的產品設計,350平米的呆火鍋,創造了日均流水2.2萬左右,毛利率62%,凈利約20%的營業數據。

    為了讓出品更好地為品牌帶來盈利,誠健培養出專業的“菜單結構規劃專家組”,針對所賦能的品牌,給予一對一的指導。

    左上:女神草莓餃,草莓餡包裹其中,并用梳妝盒盛放
    左下:藤椒脆脆豬,做成花朵造型,增加顏值
    右上:誠健流沙蛋黃蝦球,將傳統蝦滑升級成蝦球
    右下:奪命小串,火鍋中吃出跨界燒烤的感覺

    加盟不是唯一出路

    做火鍋品類“全生命周期陪護”

    深耕火鍋賽道23年,孫德敏董事長見證了中國火鍋業的風云變幻。大連誠健集團從最早供應肥牛食材,到如今搭建十億產值的供應鏈以及人才商學院。用一套完整的火鍋盈利系統,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品牌陪護。

    在孫德敏董事長看來,對于創業者來說,加盟并不是入局火鍋賽道最好的選擇。流量耗費時代,不少品牌通過炒作完成引流,但無法實現復購。“從長遠來看,不能做復購的品牌就沒有盈利能力。所以研究好復購問題,才是火鍋行業正確的經營思路。”

    如今,大連誠健集團摸索出“第三代火鍋精品項目”,從后端食材供應鏈,到門店端運營,再到商學院人才培養,賦能中小創業者,幫助品牌從0到1搭建運行。

    “我們的產品庫中有近600道SKU,也有專業的賦能專家團隊、菜品結構規劃專家、店面運營專家。從食材輸出到盈利系統輸出,誠健深刻地知道中小品牌經營痛點。用誠健的賦能,給予新品牌2大板塊、5大模塊,共計20大解決方案,幫助其實現復購和盈利。”孫德敏董事長說。


    輪值主編|王盼    視覺|代丹
    歡迎餐飲老板、業界大咖投稿。
    投稿郵箱:nctougao@watcn.cn


    商務合作:
    真真 18037518262(同微信)
    栗軍 13718277715(同微信)


    轉載聯系: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367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3日 17:05
    下一篇 2022年1月3日 17:0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