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廚房跟大陸廚房,有什么不同?看完漲見識了

    一直以來,對于港廚的高工資、高效率、高要求、高敬業度,我們都十分有興趣獲知,他們是怎么做到的。而他們的廚房,跟我們的又有什么不同?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些到過香港工作的同行們的見聞吧。

    香港
    廚房
    V
    S
    大陸
    廚房

    進入香港廚房感觸頗多,敬業的廚師、極強的成本意識、先進的管理理念、精湛的烹調技藝,讓這個中西文明匯集之地散發著獨特的味道,讓我們領略到了香港廚房與內陸廚房之間的許多差異。

    40歲廚師拼在一線,正常

    香港肇順河鮮店的廚房里就三臺灶,三位師傅年齡都在40歲左右,但卻每餐負責炒出200個餐位的菜,不僅上菜速度快,而且出品質量很穩定。在港廚看來,40歲炒鍋很正常,60歲師傅不離灶也常見。

    廚房工資差額小,人人有希望

    香港廚師有行政總廚、主管級別、普通廚師和學徒之分,但每級之間的工資差額不算大,而內陸的行政總廚和學徒之間的薪水有時候能差10倍。

    香港普通酒樓的行政總廚工資在港幣17000-3萬元,主管則約15000元,學徒約1萬元,行政總廚和學徒之間差距多數連一倍都不到,微小的工資差別可以使員工抱有積極晉級的希望,調動工作的積極性。

    感恩+競爭,讓港廚十分敬業

    港廚的敬業精神,已經成為了一種大氛圍,每個人都很自覺、勤奮,如果你在偷懶,就很容易被淘汰。

    有人說,是資本主義制度決定了這種氛圍,因為港廚待遇好,就業壓力大,所以每個人都很珍惜這份工作。而且在制度面前,人人追求平等,你對老板承諾可以勝任這份工作,那么就要好好干,如果干不好,也請立馬走人。

    所以無論如何,他們都會時刻微笑著工作,抱著感恩的心態工作。

    真食材,烹出原滋味

    來到香港,根本不用擔心食材有假貨問題,市場上只有優劣之分,絕無真假之分。但是在內陸,買一包幾塊錢的淀粉都是假的,更不用說燕窩、蟲草之類的了。

    菜單不配圖,不設明檔

    翻開香港酒店里的菜單,密密麻麻全是字,沒有一張菜品圖片。即使有圖片,也都張貼在門口做宣傳,不像內陸把菜單做成厚厚的一本精美相冊。

    不難發現,因為香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所以基本不設明檔(而在內陸明檔則是非常流行的視覺點菜模式),食客可通過宣傳畫和服務員的引導進行選擇。香港酒店善用活頁菜單,方便更換新菜品,降低印刷固定菜單的費用。

    主力廚師飯點上班

    香港廚師普遍年齡大,但是絲毫不影響工作效率,這跟合理的作息安排有關。

    比如太興茶餐廳,就將上班時間分成兩波:一波是九點上班,占大多數人,提前做準備工作;另一波是飯點時間上班,只適用于主力員工,例如頭鍋(行政總廚)、二鍋、涼菜主管、砧板主管,他們可以十一點來,進入廚房不需做準備工作,直接就出菜。

    這樣師傅有了充足的休息時間,就可以把力氣用在最關鍵的時刻。

    一份炒飯賣280元,對待一根蔥也十分細心

    我對香港米其林餐廳學習的回憶,是從一根蔥開始的。

    前幾年,我經常去香港蘭桂坊的名人坊高級粵菜餐廳
    (米其林一星)
    學習。主廚鄭錦富
    (我私下叫他“富哥”)
    從廚四十多年,他每天早上親自去菜市場買菜,只為買到當天最好的食材。
    回到店里,像洗菜殺魚切菜之類的雜活兒,富哥都是親力親為。

    餐廳不大,只有6張桌子,幾乎每天爆滿,像成龍、甄子丹,蔡瀾、倪匡等很多名人, 都是他餐廳的常客。

    富哥同時也做“私廚”,能請到富哥到家里操辦私人宴會,主人家是非常有面子的。

    他的名氣,源于其四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富哥對烹調的要求特別嚴苛,可以說是達到了極致。
    今天就跟大家說說,我們常見的蔥,在這家米其林餐廳是怎么料理的。

    香港名廚鄭錦富
    在一般的廚房里做事,只要快、準,做好就行,但是在這家米其林餐廳的后廚卻不是這樣。
    記得有一次,我在廚房里切蔥,我沒有像在一般廚房里那樣,一捆蔥拿來,一刀切去蔥須,而是一根蔥、一根蔥地切。其中有一根蔥,我不小心切多了一厘米左右蔥白后,隨手丟進垃圾桶里。
    富哥正在我旁邊洗豬肚,剛好瞥見。
    他立馬從垃圾桶里撿出蔥白,直接問我:泳嶠,你當過農民沒有?

    我一下子蒙了,一段蔥白而已,用得著這樣較真嗎?
    我說我當過。他說作為農民,你一定要知道珍惜食物,作為一名廚師,你知道嗎?蔥尾是最好的地方……
    那天, 我感覺自己很沒有面子——好多年沒有人這樣教育我了。

    后來, 我認真思考富哥對食材料理的嚴格要求,有了更多的觸動,所以才有了這段記憶, 才有了這篇文章,分享給廚師同行們。

    一根蔥,看起來不起眼,但其中蘊含的道理是值得分享的。
    接下來,富哥耐心地教我怎么料理蔥。
    先把蔥根切掉,再把蔥放在池子里,放滿水把蔥泡起來——時間大概是15分鐘。
    然后,在水池里慢慢地把黃蔥葉清理掉,把水放掉重新注水,把蔥清洗干凈……如此來回三次,將蔥洗凈,放在一個可漏水的托盤上,下面則要有一個接水的托盤,讓蔥在托盤上把水晾干,蔥頭放置的方向還必須朝右邊……每一個環節都有規矩,必須按照他的方法做。
    我問為什么?富哥說, 先學會做,做好了再說創新,我都這樣做了四十年,沒有比這更好的方法了,如果有,你也得先懂我為什么這樣做。
    把蔥晾干之后,接著才是切蔥。

    一般的蔥要留部分蔥白;兩厘米長的蔥白節是蘿卜燒牛腩的配料,到時候要放在煲底煎香;蔥的其它部分則切成蔥花,要一刀一刀地切;切完蔥之后,從蔥頭的淺黃色到白色,到黃色到綠色到深綠淺綠……像一道彩虹出現在眼前。
    切完之后,用一塊干凈的毛巾把蔥花包起來,放在2~5℃的冰箱里,用干毛巾吸去蔥花表面的水分,因為蔥花要到第二天才用。

    餐廳有一道招牌菜,叫“富哥炒飯”。當米飯、蝦仁在鍋里炒得很香,快起鍋的時候,把蔥花撥到鍋底,把米飯蓋在蔥花上面,鍋的溫度會直接傳遞給蔥花,這樣焐出來的蔥花會更香。

    等米飯把蔥花焐熟,裝入煲中。此時,蔥的香味與米飯清香融為一體, 香氣被鎖到裝米飯的煲仔里面。上桌時揭開蓋子,蔥帶著米飯的香味,彌漫四周,仿佛把食客的味覺帶入到春天的綠草叢中,自由地翻滾……
    這道炒飯一份賣280元人民幣,蔥,是它的靈魂。小小的一根蔥,在米其林餐廳里也要用心去做,用心去感受。這不是一般的蔥,它被有匠心的人,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和生命。
    沒想到吧,我的香港米其林餐廳學習之路,竟然是從一根蔥的料理開始的。

    點擊下面名片

    看更多精彩內容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424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9日 18:02
    下一篇 2022年1月19日 18: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