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很多人在轉發人民日報發的一篇文章,覺得實體店的春天來了。不過我相信很多人沒看文章內容,因為轉發出來的大部分文字很模糊,我特意去人民日報官網看了看,把更加清晰版本的下載下來給大家觀賞。
看完之后,我估計很多人會失望了,看標題還以為國家要出手振興實體店了呢,或者要解決實體店遇到的各種難題了,比如房租高企,線上競爭,政策支持問題等等,實際啥也沒有,而是說:你們實體店要適應時代的變化,要適應消費者的需求,要與時俱進啊,只有這樣,你的生意才能變好啊,生意才能旺啊。
也就是說,這篇文章是從供給側給商家們出主意,并不是政策層面上的支持或消費側的引導和鼓勵。
一般來說,要促進消費主要從三方面努力:第一是消費層面,提升大家的消費動力和意愿,美國直接給消費者直接發錢就是最好的例子,效果也好,所以,盡管疫情水深火熱,但是消費一點也沒下降;武漢2020年還給大家發過好幾次的消費券,也有效果;第二是政策層面的支持,比如提供補貼類的,買新能源汽車給補貼,或者減少購置稅等等;第三就是供給側方面,我們這些年各種文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從消費視角來看,就是指現有供給不能滿足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需要。這就是人民日報這篇文章的背景。
最后總結這篇文章給大家的三個建議吧:
1,實體店要創新,要有新東西出來,讓顧客感覺有意思。文中提到了商場組織的非遺手繪體驗活動;買完東西不用手提回家,24小時送貨上門;3D裸眼屏幕成為網紅打卡地。
2,要增加顧客體驗,讓逛店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好買,好逛,好玩的購物場所。文中提到了商場為前來買衣服的消費者提供搭配師的咨詢服務,顧客評價非常好,成為了新的營業額增長點;多提供場景體驗區,比如美容沙龍,飲品體驗,無人機體驗,按摩養生區,讓消費者能夠體驗多元化場景空間,更直觀與店內產品進行互動。
3,主要是鼓勵線下店鋪要與線上融合起來,變得更加時尚,與新業態融合起來,讓實體店更新潮。
大家還是看看原文吧,感受一些人民日報的期待。
今天就大年三十了,我也希望實體店人氣重新旺起來:希望望虎年疫情不再折磨老板們,房東不再折磨租客們,電商不再跟實體店搶生意了,消費者也善待商家們。
第3批鹵味拜師學藝正在報名中,優惠名額中。。
肖老板進行了的鹵味第三批拜師學藝,現在正在報名中,有興趣的老板可以看釘釘群里的詳細介紹。
請進入釘釘直播群,用釘釘掃碼進去:
同時,關注企業微信,用于發重要通知
想報名的,也可以微信里私信老陳,沒微信的可以加:kaidianbiji8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