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賣4.6萬,下沉市場爆單!奶茶開始走上年夜飯餐桌?


    ?新年開工第一天,做個小調查:

    你家的年夜飯飲品,喝了什么?

    看完年夜飯飲品調查,我發現,奶茶正在“進軍”年夜飯餐桌,而新茶飲的市場遠未飽和。?

    ?

     

    下沉市場奶茶爆單
    茶飲開始“進村”了

     

    都說奶茶店生意好不好,看垃圾桶就知道了。
     
    春節假期,在我的老家,一個普通的中部農村,我在大年初二的垃圾堆里,看到了多個蜜雪冰城的空杯子。
     
    村里的鄉親都這么時髦了?趕緊拉上老家的閨蜜做個調查:你家年夜飯喝了什么飲料?閨蜜發給我一張照片:
    奶茶砂鍋煲

     

    砂鍋里加了珍珠芋圓椰果等6種料后,倒入單獨裝杯的奶茶,然后用勺子開吃。

    這種剛剛在大城市流行的新奇喝法,這么快就流行到了縣城

     
    敬茶品沫,在縣城開店的品牌,春節期間天天爆單,店員從早到晚根本停不下來。
     

    在下沉市場開店的甜啦啦,今年春節的營業額,比去年提升了30%,創始人王偉告訴我:“
    20多家開在鎮上的門店,日營業額都過萬了。
    最好的門店從初一到初五的日營業額,都超過了1.9萬。”
     
    在江蘇,單杯18元的雅克雅思,三四線城市,大年初一,多家店做到了4.6萬+的營業額。
     
    雅克雅思門店

    正在“進村”的新茶飲,能在年夜飯上占據一席之地嗎?

    年夜飯占有率8%
    茶飲“春節存在感”并不強

     

    茶飲在春節檔的占比到底如何呢?
     
    我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調查報告,來自刺猬公社:
    調查了100個18~35數年輕人的年夜飯飲料,發現奶茶的占有率還不到8%。
     
    調查結果是這樣的:
     
    38個人喝了果汁
    (含椰汁)
    ,35個人喝了碳酸飲料,10個人喝了氣泡水和低度酒,8個人喝了花生露或杏仁露,8個人喝了涼茶或者奶茶。
     
    有意思的是,去年席卷飲品行業的椰子,在果汁類產品中,是和果粒橙一樣受歡迎的存在。
     

    椰子類飲料
    柴米油鹽醬醋茶,飲品本就是老百姓生活中最日常的東西,當它們被擺上年夜飯桌時,就成為凝聚情感的符號,代表的意義也與平時不同了。
     
    歷數我有記憶以來的春節,登上年夜飯餐桌的飲料,最初是媽媽做的山楂蘋果湯,后來是帶氣類的橙味飲料。
     
    后來輪番登場的是:健力寶、露露、銀鷺花生牛奶、匯源、可樂雪碧、果粒橙、農夫果園,王老吉、元氣森林。
     
    而在今年,山楂樹下、椰子水、自制奶茶等小眾飲品,開始在年夜飯嶄露頭角。
    回想一下,年夜飯飲料的變遷,就是一部商業進化史,鐵打的年夜飯,流水的新飲品。
     
    新茶飲有沒有機會走上年夜飯餐桌?

    從不起眼的街邊小攤位,一步步走上主流商業中心的新茶飲,有希望在年夜飯餐桌占據一席之地嗎?
     

     

    “占領”年夜飯餐桌
    新茶飲的想象空間還很大

     

    2022年的春晚,你看了嗎?
     
    “非常可樂”這個有些年代感的飲料,再次站上C位,引發了一波回憶殺。
     
    從春晚到年夜飯的餐桌,距離往往很近。
     
    幾年前,匯源果汁的“有匯源,才叫過年”,在春晚和央視黃金時段高頻出鏡,讓匯源果汁成為年夜飯上的必備飲品。
     
    露露、銀鷺花生牛奶、六個核桃,這些在平時存在感不強、卻多年霸占年夜飯餐桌的飲品,都曾在春節檔的營銷上,找到了正確的生態位。
     
    比如露露的“團團圓圓喝露露,至親至愛送露露”,六個核桃的“新的一年更加聰明”、“六六大順”,還有王老吉的“吉文化”,康師傅的闔家安“康”、“康”瑞興旺,這些順應春節美好寓意的營銷,讓品牌撬開了大城市和小鄉村的市場。
     

    可口可樂從1999年開始,連續23年,每年推出賀歲廣告片,將中華文化包括春節文化注入品牌,年復一年。
     
    飲料新貴元氣森林,則在去年正式搶灘春節檔,推出了1.25L的“福氣瓶”,用于年夜飯餐桌的分享。
     
    這些品牌,紛紛用自己的方式,登上年夜飯餐桌,搶占國民飲料的消費心智。
    相比于這些品牌,現制茶飲品牌在春節檔的大手筆營銷,寥寥無幾。
     
    我搜索了一下,有的現制茶飲推出了
    春節聯名、行李箱裝奶茶
    ,還有“
    買奶茶贏麻將
    ”的活動,還有品牌推出
    奶茶便當、桶裝奶茶
    等大分量適合春節場景的產品。更多的是一些常規的買贈,滿減促銷活動。

    很多博主在社交平臺曬出“年夜飯奶茶”
     
    相比于成熟飲料品牌的春節營銷,茶飲品牌更像是“小打小鬧”,甚至有的品牌缺席了春節檔這個年度營銷機會。

    但事實上,無論是從規模、品牌力、還是毛利,茶飲品牌已經有實力,也是時候在春節檔找到更多存在感了。

    飲料競爭

    本質是“胃容量搶奪戰”


     

    2021年下半年,茶飲增速放緩,有人認為茶飲市場已經飽和,機會窗口關閉。

     
    事實上,
    市場是否飽和,要看和什么比,要看你的眼界放在哪里。
     
    講個可口可樂的故事吧。
     
    20世紀80年代,可口可樂在碳酸飲料市場占有率達35%,已是世界第一,遠高于百事可樂,但增長速度卻不斷下滑,照此下去,很快就會碰到“天花板”。而上市公司最害怕的就是增長停滯。
     
    怎么辦?
     
    這時可口可樂的“狠角色”郭思達
    (Roberto Goizueta)
    登場了。針對增長問題,郭思達算了這么一筆賬:全世界幾十億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耗掉的飲品,包括水在內,大概是1800毫升。但是,可口可樂在其中占多少呢?還不到60毫升。
     

    重點來了——
    假如你的目標不是占領碳酸飲料市場,而是占領消費者的胃呢?
    這就意味著,你還能增長至少30倍。
     
    而在郭思達的引導下他們才發覺,他們的敵人是咖啡、是牛奶、是茶,甚至是水。
     
    這就是可口可樂經典的
    “胃容量占有率”
    理論,指的是
    一種產品在顧客的飲食中所占的份額

     
    重新定義增長邊界后,可口可樂開始布設新的產品線、開辟新的戰場。
     
    觀念一新,遍地黃金。這就是突破增長邊界在商業上的力量。
     
    對新茶飲來說,我們也需要去重新定義增長的邊界。
     
    很多老家的親戚,提到果粒橙他們知道,提到雪碧他們喝過,但提到火遍華人圈的喜茶、開店2萬家的蜜雪冰城,卻一臉茫然。
     
    都說飲品是年輕人的生意,但反過來想想,老家親戚個個都喝果粒橙、花生牛奶、莫斯利安,一杯現制的蜜雪冰城,也并不比這些飲料貴太多,他們真的不可爭取嗎?
     

    無論是通過春節檔營銷去占據全國人民的心智,還用門店持續下沉的方式,還是推出即飲產品線,或者茶包、茶禮盒、周邊等形式,都是打破新茶飲增長邊界的方式。
     
    或許有一天,
    新茶飲品牌也能通過春節檔,讓“老家親戚”也熟知,成為全國人民年夜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飲品。
     
    或許這才是新茶飲真正從“創業公司”走向“百年老店”的路徑。

    統籌|笑凡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特別策劃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469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2月7日 11:02
    下一篇 2022年2月7日 11: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