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上個月,長沙網紅餐飲品牌“文和友”就宣布獲得近億元投資。3月16日,巴奴毛肚火鍋和熊貓不走紛紛宣布獲得投資。 01 巴奴獲得近億元投資 今天,巴奴官宣獲得近億元投資。對于此次融資,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表示,“資本的力量對于創業是很重要的,但我需要的不是純資本。” 受疫情影響,巴奴方面稱,大部分門店只做外賣業務,餐廳沒有全部復工。 巴奴毛肚火鍋成立于2001年,當時杜中兵經營生鐵生意,積累一些資本,他覺得,生鐵這種左手進右手出的生意做不成百年老店,也形不成自己品牌。 同時,他也想向別人證明,除了生鐵,自己做別的也可以,思來想去,杜中兵決定在餐飲上試一試。于是,他投資了一家火鍋店。 2009年9月,巴奴進入河南鄭州,并設鄭州為運營總部。巴奴砍掉加盟店,全部改為直營店。 2012年時,巴奴開始聚焦毛肚,在此之前,杜中兵聯合西南大學采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技術來發制毛肚,使毛肚的口感更脆嫩可口。毛肚就成了巴奴的特色。 目前巴奴全國共開設65家直營店,覆蓋北京、上海、西安、鄭州等全國20多個城市,其中北京2家門店。 杜中兵曾對外講過巴奴堅持產品主義,他稱很多人聊到產品主義會認為把產品打磨好就行。 在他看來,產品主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功能、口味、品質、營養等之上的品牌戰略,戰略的本質是排他、別人無法跟風模仿。 他稱,選用什么樣的產品,就有什么樣的成本,成本決定價格,什么樣的價格就有什么樣的顧客群體,面對確定的顧客群提供相應的服務,找到顧客,提供好服務,下一步,就要在精準顧客的身邊開店。 據企查查信息,巴奴最大股東為北京和勝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資比例為79.48%,認繳金額為4000萬元人民幣。 《火鍋行業研究及消費者調研報告》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餐飲市場規模已達42716億元,火鍋作為餐飲行業市場規模最大的細分賽道,將在未來三年迎來超7000億的市場空間。 目前火鍋市場玩家眾多,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火鍋門店已近40萬家。相較于眾多家庭作坊式經營,火鍋連鎖品牌在供應鏈管理、規模化擴張方面有較強優勢。 其中,公眾比較熟悉的有主打中高端市場、以極致就餐服務體驗著稱的“海底撈”,以及定位大眾市場、開創吧臺式小火鍋業態的“呷哺呷哺”等。 由于行業門檻較低、利潤率高,目前火鍋市場的格局較為分散。 2018年火鍋行業CR5(行業集中率)僅為7.3%,以夫妻店為代表的單體門店占比達75%。而隨著新玩家不斷入局,行業競爭加劇,短期內這一市場格局難有較大的改變,預計2020年CR5或超過10%。 02 熊貓不走獲數千萬元A輪投資 3月16日獲悉,互聯網烘焙品牌“熊貓不走”完成數千萬元A輪投資,投資方為IDG資本。 此輪融資后,資金將繼續用于新城市拓展和人才體系的搭建。此前,在2019年11月,熊貓不走曾獲得頭頭是道基金數千萬元的Pre-A輪投資。 2018年初,熊貓不走蛋糕成立于廣東惠州,以“線上下單,配送上門”的模式,用“熊貓人跳舞”給用戶帶來差異化的生日服務體驗。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進駐全國11座城市。 在配送環節,熊貓不走承諾最快3小時送達,超時免單。配送員身穿熊貓服將蛋糕送上門后,會現場進行2分鐘的舞蹈表演,并通過互動形成二次傳播。即使在疫情期間,只要有條件,客戶愿意,配送員就會嚴格執行這項服務。 創始人楊振華表示,團隊的執行力和企業文化傳遞,離不開合理的績效制度,收入與付出的匹配。 同時,量化主管的管理標準,實現可管可控,以服務為根本,打造學習型團隊。其次,管理團隊早啟動,晚復盤,主管之間保持溝通與建議,在快速擴張的同時,保障不同城市之間的溝通效率。 在疫情期間,熊貓不走仍然保持有凈利。創始人楊振華認為,“蛋糕這個品類,是反經濟周期的,即使大多數人擔心經濟下行而克制消費,整體來說,并不影響購買能讓自己和家人感到開心的生日蛋糕。” 目前,熊貓不走擁有近800 萬用戶,這些用戶大部分來自市場團隊的線下拓展,單個獲客成本1元左右,低成本的獲客,使熊貓不走能夠更高效地拓展市場。 2019年,熊貓不走單月營收數千萬,全年營收環比增長近3倍,并以每個月超過15%以上的速度增長。據熊貓不走透露,年人均購買次數達到4.3次/人。 “熊貓不走”走紅之后,在陸續出現的模仿者看來,“熊貓人上門跳舞”是這個品牌的主要差異。但實際上,這只是運營組合拳里的冰山一角,支撐熊貓不走穩健高速發展的,是一整套完善的運營體系和企業文化。 熊貓不走配送員團隊 “未來,熊貓不走團隊將以數據和績效考核為導向,通過嚴格的過程管理,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意識,加強團隊的凝聚力,傳遞有溫度的企業文化。” 創始人楊振華表示,“2020年,熊貓不走將入駐50座城市,覆蓋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五大區域,預計全年營收超10億。” 03 疫情加速餐飲行業擁抱資本 除了此次巴奴毛肚火鍋和熊貓不走完成融資,近日來不少餐飲企業與資本密切接觸,相繼宣布好消息。 上個月,長沙網紅餐飲品牌“文和友”就宣布獲加華資本近億元投資。 在高科技、互聯網企業動輒百億融資的背景下,此前餐飲行業與資本的碰撞顯得較為冷清。 一位創業者向記者表達了他的顧慮,“餐飲行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現金流好,正常經營情況下都能自給自足,不差錢,所以對資本并不熱絡,很多創業者也擔心一旦引入資本會打亂自身發展節奏,甚至揠苗助長。” 春節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餐飲行業受到重創,現金流緊張的餐飲企業開始希望得到資本的支持以渡過難關。 上述創業著就向記者表示,“開始意識到現金儲備、合理現金流的重要性了,也重新認識資本的作用”。 而原本聲稱永不上市的西貝掌門人賈國龍近日也公開表示,“本次疫情最大的教訓是,一直以為自己不需要融資,不需要資本,但是行業停下才發現自己的造血能力、抗風險能力沒那么強。 之后要重新評估什么是有利于企業、有利于員工、有利于顧客的發展方式,上市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種。” “此次疫情加速了資本與餐飲行業的互相了解”,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表示,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上市餐飲企業非常少,由于退出路徑受限、餐飲企業財務法務不盡規范、供應鏈成熟度低等因素影響,此前資本對餐飲企業也保持著“安全距離”。 “但近年來行業發展速度非常快,我們預計,在未來20年左右的時間,中國至少將出現200~300家餐飲上市公司。” 卿永表示,一個關鍵因素是大量資本進入到供應鏈端,使其得以快速成熟發展,“過去餐飲企業幾十年最多開幾十家店,但現在供應鏈底層成熟后,一年時間直營連同加盟可以開出上千家店,優質的餐飲企業很快就能脫穎而出”。 此外,國家推行營改增,降低了餐飲企業的稅務負擔,移動支付的普及又解決了財務透明化的問題,這些對于餐企的正規化管理都是利好。 “去年底以來,監管層對餐飲企業上市也有積極態度,同慶樓、九毛九相繼順利過會。”卿永表示,“餐飲行業資本化的進程打開了,資本的關注就越來越多。” 上個月,俏江南創始人張蘭、觀見餐飲小學發起人汪潔、資深餐飲投資專家劉曉東發起設立了餐飲行業發展基金——易基金,該基金計劃規模為10億,在投資方向上將專注餐飲行業,投資Pre-IPO和高成長性餐飲項目。 對于餐飲企業的投資,哪些因素是投資人最為看重的?卿永認為首先是人,“創始人要有偉大的理想以及很強的執行力。其次品類要足夠大,具備規模化、標準化基因,供應鏈成熟”。 他表示,“我們會關注企業的競爭壁壘是否足夠高,無論在用戶數量還是用戶評價方面,企業是否有機會躋身頭部位置,這方面的數據也是投資人非常看重的。” 《餐營頂層設計》直播班 《如何精簡、保留、重塑團隊》 直播時間:2020年3月20日晚8點 主講:耿小武 股權律師、合伙股權設計專家 澤源雅文教育餐飲股權設計專家 課程大綱 1、面對困難的心態,企業家應具備的心理素質 2、企業經營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3、如何區分利益共同體?事業/命運共同體 4、股權的理論、工具和實操 5、股權管理中的智、信、仁、勇、嚴 6、股權與《孫子兵法》 7、員工出資與企業共渡難關的三種方法 8、員工減薪,與企業共渡難關的實操 9、員工暫時放棄工資如何落地 10、員工用工資入股的實操指南 11、動態薪酬承包模式,最大限度的減員增效 12、股權激勵的六子登科 詳情內容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訂閱直播,本次的課程將會為您答疑解惑。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餐飲O2O(ID:coffeeO2O) 作者:佚名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Shane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