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產業供應鏈,為餐飲打造食材新爆款,還幫客戶賺錢!
2月19日,逮蝦記CEO翟巖濤在第四屆中原餐飲數據峰會上,做出了《用新產業供應鏈,為餐飲打造食材新爆款》的分享,受到了業內外人士的高度關注。
以下為發言內容(有刪減)。
第 1058 期
文 | 張冬
用產業供應鏈思維
重塑蝦滑產業新格局
這次峰會的主題“活法”特別樸素,也特別打動人。
作為一家食材供應鏈公司,逮蝦記很年輕,只有2歲,也是一家有自己“活法”的公司。
我們的前輩是多元化發展的,逮蝦記的活法是專注聚焦的——專門做蝦滑這個細分品類,希望能在1厘米的寬度深挖1000米的深度。
我們更希望有機會能和更多優秀的餐飲企業一起,努力讓中國14億老百姓都能吃上好蝦滑。
逮蝦記的基地在廣西北海,那是全國最好的蝦原料基地之一。
當地的蝦滑產業基礎配套完善,產品工藝成熟,支撐蝦滑產品有很好的性價比。
這兩年,我們做了幾件事:
業績上:1年半內,實現了0到8個億;
生產上:投資5億,源頭北海建造了行業規模領先的88畝蝦滑制造工廠;
研發上:與國家級海洋研究所、國內三家高校合作,建立了高規格的蝦滑研究中心。
88畝蝦滑制造工廠
逮蝦記的愿景,是重塑蝦滑產業新格局,使命是,讓14億中國老百姓吃上好蝦滑。
蝦滑誕生于火鍋,從大數據來看,火鍋食材點單排行榜上,蝦滑排名前5。
其中,海底撈菜品點單率第一名是蝦滑,呷脯呷脯、巴奴的蝦滑點單率分別排第2位和第3位。
越來越多的餐飲人關注到這個新興品類,據公開數據測算,現有BC端蝦滑潛在規模約為500億。
但是,作為一個千億規模的潛力賽道,蝦滑品類還存在諸多痛點,比如:
產品上:蝦滑品質參差不齊;
生產上:小工廠原料不穩定,產能不穩定,供應不穩定;
配送上:倉儲運輸成本高,無法分攤一件起送的配送成本。
我們相信,在品牌化年輕化的浪潮里,越來越多的餐飲人需要品質更高、價格更優、產量更穩定的蝦滑產品。
所以,逮蝦記選擇了單廠單品模式,集中資源,做透一個單品,優化上下游各個環節的效率:
>>上游提升生產效率:5億建88畝超級工廠,5億流動資金收蝦季集采。
>>中游提升渠道效率:26個省級配送中心,20個城市辦事處,100個網格服務站,Saas系統,數字化運營。
>>下游提升履約效率:招募渠道合伙人,加強向全國縣級以下區域深度下沉的能力,已經實現一箱起送上門、最快次日可達、半噸定制等行業領先的履約服務。
工人正在嚴格挑選
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因為,我們想做的是產業供應鏈。
什么是產業供應鏈呢?這里需要與貿易供應鏈做個區分。
貿易供應鏈,做“低買高賣”的生意,做單點,目的是賺錢。
產業供應鏈,做的是全鏈條的事、做的是產業的閉環,目的是值錢,通過效率的整體提升,真正地對上下游客戶有價值。
如今的蝦滑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終端的蝦滑需求呈爆發式增長。
以前只是海底撈、德莊這樣的大客戶在用,現在,中小客戶的需求也呈幾何式增長。
一到旺季,凍品市場里搶蝦滑事件也時有發生。
蝦滑的應用場景,也從火鍋延伸到串串、小吃甚至中餐領域,消費場景越發多元。
在過去兩年時間,為了適應這種高中低多元重疊的消費場景和需求,我們先后研發了適用于餐飲、渠道、電商端的產品組合,分別是咯吱咯吱系列、大粒鮮系列、大戶人家蝦滑系列產品。
這些產品涵蓋了客單價15——200元各個層級的消費市場,滿足了大中小客戶的多元需求。
供應鏈企業的服務模式分兩種,F2B2B和F+B+B。
F2B2B是工廠到商家,賦能層層遞減,賣而不管的情況多。
F+B+B是需求疊加優化,工廠與商家協同共生,買賣是合作的開始,換句話說,我們不僅賣貨給你,還要幫你多賺錢。
2022年,逮蝦記的工作重心,是將向客戶精益管理轉移。
我們把全國劃分成數十個網格,大家都泡在網格里,增加服務客戶的密度、精度,真正把“F+B+B”服務模式落地。
年初,我們對上千個案例自上而下進行梳理,最終得出一套“營銷五板斧”,用于對客戶門店業績的提升。
營銷五板斧是——改菜單,上套餐;改規格,提毛利;改出品,提新意;上店招,提價值;上培訓,促點單。
下面分享幾個案例:
一長沙本土火鍋品牌,有3家門店,經營了10多年,生意很好。在我們接洽初期,老板卻對我們充滿敵意,原因就在于過去那種“F2B2B”服務模式,留下的“虛假銷售”“只賣不管”壞風氣。
我們的伙伴已經提前了解到門店的生意情況,得知雖然蝦滑28元的售價低于牛羊肉毛肚等產品,但銷量并不好。
過往的經驗告訴他,在一家生意很好的火鍋店,客單低的蝦滑銷量不好,可能和蝦滑品質和擺盤出品有關:
1、品質上,競品淀粉含量多,口感差,顏值低。
2、模具壓的心形蝦滑,只有一塊,視覺上比較薄,分量感不足。
他不僅將這一思考告訴老板,還帶去自己的解決方案。
1、在逮蝦記的產品里,尋找到毛利更高、品質更好地對標產品。
2、提供當下主流的幾款丸子狀蝦滑出品形式,建議將一整份改成10顆。
3、提供培訓客戶蝦滑出品的制作流程。
經過交涉,方案被采納后,門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三個月的時間,蝦滑銷量翻了2倍。
成都一家火鍋店,是我們長期合作的大客戶。
用的是逮蝦記性價比最高的手打蝦滑,但他把手打蝦滑放在一個漂亮的胭脂盒子里。
原價18的蝦滑,馬上就賣了38元,價格翻了2倍還多。
去年,我們與東北的某網紅品牌展開合作,打造了一款爆品——太陽魚籽蝦滑。
▲太陽魚籽蝦滑
原先,這家店生意很好,可蝦滑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只是菜單上眾多食材中的一個。
我們認為,一個上升型餐飲品牌,一個上升型食材品類,是有機會合作深耕的。
最終,雙方達成合作,共同研發了一款蝦滑——太陽魚籽蝦滑,
造型上,我們選擇添加了綿密Q彈的魚籽、滑嫩的雞蛋,豐富蝦滑口感;
視覺上,選取象征年輕活力、符合年輕人審美的太陽造型。
這個系列動作出來后,使得蝦滑一躍成為門店點單TOP3,成為店里的支柱產品。
其實,這些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東西,只要稍加留心整理出來,就是實用性、實操性極強的出品解決方案。
年初,我們發動了幾百個銷售伙伴,將過往遇見的優質案例梳理、萃取出來,制作成一套系統的出品解決方案,用于服務逮蝦記的餐飲客戶。
未來,我們還要把菜單、規格、出品、店招、培訓等內容都梳理出來,做出讓餐飲老板們一看就懂、一做就爆的解決方案。
工廠成平臺
讓用戶與供應鏈直接對話
峰瑞資本創始合伙人李豐說,中國第一批成功的品牌,都是“廠牌”。就是工廠因為具有生產能力,比如美的、格力等等。
但未來的品牌,是能把需求翻譯成供應鏈語言的“翻譯者”,而不是具備生產線的“生產者”,對于供應鏈企業來講,能否成功翻譯終端需求,是將產能最大化的核心因素。
過去,工廠生產什么,客戶用什么;現在,客戶需求多元化、個性化,工廠靠著一款產品打天下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現實是,客戶和工廠之間折疊層層供應關系,客戶沒有優質生產資源,工廠沒有精準需求資源。
逮蝦記要做的,是將層層供應關系簡約化,讓客戶和供應鏈直接對話,需求傳達更精準,生產效率更高效,真正把工廠變成餐飲客戶的爆款孵化平臺。
同時,把北海原產地的物產資源、人力資源、生產資源結合起來,創造時效性更強,針對性更強的生產價值和產品價值。
成立生態戰略聯盟
為客戶創造更多增量價值
去年,逮蝦記與眾多優秀的單品單廠企業成立生態戰略聯盟,目的是為了解決客戶多維的食材需求。
因為客戶不僅需要產品好、效率高,服務暖的好蝦滑,也需要好牛肉、好底料,需要更多質優價穩的好產品、好服務。
生態戰略聯盟的成立,整合優質供應鏈資源,讓客戶在逮蝦記平臺,實現從一對一的食材選擇,升級為一對多的食材選擇,變加法效應為乘法效應,創造更多增量價值!
希望產業供應鏈思維,能夠幫我們開辟食材新大陸,希望工廠平臺化,能為千千萬萬的餐飲人打造爆款,實現共同富裕!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5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