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租、減稅!全國餐飲人抵御“倒春寒”


    最近,全國疫情再次多點爆發,在反復沖擊之下,餐飲老板如履薄冰,有的生意一落千丈,有的堅守等花開……

    本期看點:

    1、各地火鍋業態的縮影

    2、減租、免租!“中國好房東”刷屏

    3、疫情下關于火鍋的幾點新思考

    第 1076 

    文 | 田果 張冬

     

    2022,或許才是餐飲“大洗牌”

    餐飲人經歷了混亂的2020年,艱難轉型求生存的2021年,好不容易挨到2022年,沒想到開年就迎來當頭棒喝。

    不少行業人士悲觀預測,今年或許才是餐飲業真正意義的“大洗牌”

     

    有人算了筆賬:餐飲業停業1個月,僅員工工資+房租兩項支出,就基本要消耗掉3個月的凈利潤;停業3個月,消耗9個月凈利潤,等于一年白干……

    截止發稿,濮陽、保定、上海、深圳、蘇州、西安等城市相繼發布通告:暫停堂食。

    上海 “60%門店關閉堂食,營業額下跌慘烈”

    上海的23°不太冷椰子雞老板告訴餐見君,“目前我們上海門店堂食關閉60%的門店,剩下開業的門店,營業額大概只有平日的20%左右,為了自救,當下在積極推進一人食椰子雞外賣。”

    ▲ 椰子雞火鍋外賣

     

    按照以往,這家椰子雞品牌在上海也算小有名氣,不少網紅名人都來打卡,每天排隊3~4個小時是常態,如今的情形堪稱“冰火兩重天”。

    以上火鍋老板的遭遇,卻是萬千上海餐飲人的縮影

     

     深圳“火鍋轉型做麻辣燙,我撐不到1個月了”

     

    深圳地鐵公交停運,全面暫停堂食的消息沖上各大平臺熱搜,餐飲老板群里有了以下一幕。

     

    開火鍋店的王興龍吐槽道:“太突然了,我昨天還采購了一批3萬元的食材回來,按照我門店的現金流來看,我撐不到1個月,疫情如此反復折騰,對于我們餐飲人而言實在是太難了!”

     ▲ 堂食暫停,客流驟減

    該吐槽引發了大伙的熱議,有餐飲老板說道:“你還能撐一個月,我現在半個月都撐不到,本來門店生意就不太好,現在被疫情這么一搞,更難了。”

     

    堂食暫停,如今他只能夠開發線上生意,但是火鍋這個品類并不適合做外賣,沒有辦法,只能夠轉型做麻辣燙……

     

     內蒙古 “花四個月裝修,開業遇疫情崩潰大哭”

     

    近日,在呼和浩特發生了一件讓人心疼的事情,短視頻畫面里,一位痛哭的小伙子讓人動容。

    原來這家燒烤店是這位男子花費4個月心血去裝修的,也進行了非常大的投資,但將要開業的時候,遇到了疫情,導致裝修好了一個月還是不能正常運營。

     

    想到自己信用卡、房貸等問題,覺得自己撐不下去了,沒忍住崩潰大哭。

     

    網友也紛紛表示安慰,春暖已到,花期未遠,待花開時,相信離全面清零那天也不會很遠

    減租、免租!中國好房東刷屏

    房租、食材、人力成本是餐飲行業的三座大山,尤其在疫情之下,客流不穩,巨額的房租更是壓得餐飲人喘不過氣來。

    然而,3月14日,一則減免租消息在餐飲圈刷屏:華為總裁任正非簽發,減免內部服務類商戶租金,免租6個月+減租9個月,合計減免租金15個月。

    ▲ 華為減租郵件

    華為此次行為,無疑給整個行業一針強心劑,當下,這樣的“中國好房東”還有很多:
    近日,來自呼和浩特的阿牧郎番茄
    火鍋稱,一篇題為“內蒙古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倡議房東減免房租”的文章發布后,立即引起了他的房東關注
    ,房東看到這則消息后,很快與他取得聯系。

    接著,這家名為明遠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好房東”宣布,與所有餐飲
    租戶共渡難關
    ,二話不說就減免了租戶半年的房租!

    中國飯店協會火鍋專委會專家李麗嬋說,“本來房東和餐企就是唇齒相依的關系,面對疫情這種不可抗的因素,雙方一定要攜手共進,才能達到共贏!

    同時,國家為了支持小微企業,在今年的政府工
    作報告提出,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
    策,堅持階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減稅與退稅并舉。


    在此,餐見君也呼吁更多的中國好房東,向餐飲人伸出援助之手。

    疫情下,“思維比方法更重要”

     

    疫情的壓力多來自外部,但對于餐飲老板而言,內部思維的轉變也尤為重要。

    關于“疫情下火鍋老板該怎么做”的課題,已被重復無數遍,無非是保現金流、改模式、上外賣、降本增效之類,“怎么做”屬于方法論,都在“術”的范疇,但無論生意還是生活,我們都更需要指導“術”的思考之道。

     

    有道無術,術可求;有術無道,止于術。

     

    今天,餐見君想聊一聊“思維”,即是,當我們面對困難的境遇,如何去思考問題

     

    我們先引入一個公式,“方法=環境變量+事物本質”,也就是說,你的做法,與環境和事物本質有關。

     

    好比“原始人打獵”這個命題,打獵是方法,環境是原始社會,打獵的本質是生存,代入公式,即是“打獵=原始社會+生存”。

     

    然而,在現代社會,要生存,打獵的方法就不一定能行通。

     

    所以,很多人會困惑,同樣的掙錢方法,怎么一場疫情就行不通了?

     

    可能也有老板說,我開火鍋店也是求生存,我也考慮到了“疫情”的環境變量,各種方法都用過了,怎么還是不掙錢?

     

    接下來,我們結合疫情和火鍋,來看一下這個公式,“方法=疫情+火鍋行業”。

     

    先看火鍋行業。商業的本質是價值交換,而餐飲屬于服務業,本質是服務,二者結合起來就是——用服務去進行價值交換。這是第一層邏輯。

     

    那么,如何用服務進行價值交換?

     

    答案永遠比問題高一個維度,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思考,消費者愿意進行價值交換的理由。

     

    服務于顧客而言,是一種體驗,高一個維度的服務,可以理解為“超值體驗”。這是第二層邏輯。

     

    那么,什么是超值體驗?

     

    服務細致、就餐方便快捷、產品美味高顏值、能低價購買但不顯廉價……諸如此類,一言蔽之,超性價比。

     

    把這些理順之后,再引入環境變量。

     

    疫情下,顧客對餐飲的需求是健康、營養、安全、衛生,這是大前提。

     

    所以,我們看到撈王沖刺IPO、七欣天遞交招股書、椰子雞遍地開花、各式牛肉火鍋和魚火鍋逆勢增長等等。

     

    環境變量搞清楚,火鍋行業的本質搞清楚,方法自然能推導出來。這是第三層邏輯。

     

    接下來,我們以外賣為例,來推導相關方法。

     

    因為疫情,不能堂食,外賣就成了救命稻草,在家與在店,是不同的消費場景,顧客對服務、產品的預期自然比在店低,所以,一些火鍋店、燒烤店會提供上門服務。

    ▲ 周師兄在深圳上海重慶上新火鍋外賣

     

    在家能享受在店的服務,這就是超值體驗。

     

    如果不能上門服務,產品上就要下大功夫,以彌補服務不足,要么差異化明顯、毛利高,要么血拼低價,但后者容易陷入惡性循環。

     

    這需要聯合強研發團隊和強供應鏈,用低于市場價的成本打造定制化產品,像蜀大俠聯合逮蝦記,像吳老幺聯合澄明食品等,當然,這背后還牽涉品牌力、議價力、邊際成本的因素。

     

    另外,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利于降本增效,在管控采購、運營、倉儲上都有直觀的數據體現,可以指導決策。

     

    繼續推導。打造產品需要現金,疫情來襲,大眾都捂緊錢包,流通貨幣謹慎,這就易造成行業現金流緊缺,所以,經營者手中要有足夠的現金

     

    這就要求資金充裕的時候有的放矢,切忌盲目擴張,懂得居安思危。

     

    根據公式,從外賣的角度,我們推導出上門服務、產品差異化、低價、現金流等方法論。

     

    同樣,我們從產品角度也能推導出很多方法,甚至從牛肉、蝦滑這樣的單品中也能推導出相關方法論。

     牛人李鮮牛肆 水煮大牛排

     

    比如牛肉,有的火鍋店用鮮牛肉,有的用牛肉卷,還有有品牌做成鹵牛肉、牛排等,像牛人李的水煮大牛排,整塊下鍋,熟后再切分,且價格親民,給人的價值感很足;再如蝦滑,火鍋店也可模仿蝦滑小店的形式走外賣,當然,這仍需要強大供應鏈支撐。

    寫在最后

    疫情下討論具體方法論,餐見君認為,不具有普世意義,因為各店的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把事兒想清楚,方法就會有無數種。

    [END]

    統籌丨孫巖巖
    輪班主編丨亞飛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丨hgcj88888




    覺得內容還不錯,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07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7日 21:01
    下一篇 2022年3月17日 21: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