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 關注我們
來源:數字化企業
2022年3月11日,由清華大學主辦的中國高端管理雜志《清華管理評論》首發了一篇名為《從量變到質變:戰略引領數字化轉型的伊利樣本》的案例文章,瞬時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近日,清華大學專家在對伊利數字化轉型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完成了中國乳業首個學術層面的數字化案例。文中從戰略、資產、業務、組織四個維度,系統、全面地展示了伊利的數字化轉型邏輯與實踐。作者認為伊利的數字化轉型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堪稱“引領乳業數字化變革的樣本”,并對伊利數字化轉型給予了高度評價,諸如:“作為一家擁有悠久歷史的大型全產業鏈企業,伊利在戰略目標引領下的數字化轉型具有典型意義”。
該案例的發布,不僅是學術界對伊利數字化成果的高度認可,也讓更多的國人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伊利,一個戰略驅動、數據驅動、創新驅動的“數字伊利”。
伊利智能工廠
那么,伊利經歷了怎樣的數字化轉型歷程,采取了哪些戰略舉措,在實現數字化轉型之路之上又取得哪些成績,何以被認為是“乳業數字化轉型的成功樣本”?
戰略引領
“數字伊利”破殼而出
作為中國乳業龍頭企業,伊利對于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認識頗深。近年來,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一直強調“加速數字化轉型,提速集團整體運營效率,以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而為實現2030年“全球乳業第一”的長期戰略目標,伊利正以消費者為中心,推進面向未來的數字化轉型戰略,并已從一家傳統乳企悄然蛻變為科技感滿滿的“數字伊利”。
回看伊利的信息化升級與數字化轉型歷程,伊利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總是能提前洞悉趨勢并布局。
據了解,伊利早就擁有相對完善的生產、經營、管理信息化系統,廣泛采用世界領先的設備與制造管理體系,ERP、OA、HRM、BI體系也都來自一流的供應商,整體信息化水平領先于行業。2017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時,伊利主導的乳業“智能制造標準研究”項目獲得國家批準實施,填補了中國乳業智能工廠建設標準的空白。此外,伊利還是工信部頒布的首批“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企業”、第一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第一批兩化融合貫標企業。
伊利生產線
隨著國家創新戰略的持續推進和消費者數字化生活方式的不斷加深,伊利深諳數字化對于驅動“消費升級”、實現精細化運營管控的重要意義。2019年,伊利全面加速數字化戰略轉型,并通過建立和完善先進的數字技術系統、優質的數字資源體系、專業的數字化人才隊伍,不斷提升全產業鏈的數字化水平,持續構建“全周期、全流程、全渠道、全鏈條、全域運營”的消費者數字化平臺,賦能伊利一直在推動的“全球健康生態圈”建設,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健康產品與服務。
歷經兩年多的建設,伊利數字化轉型收獲頗豐,尤其是,其數字化轉型成果已在業務增長層面有所體現。2021年8月,荷蘭合作銀行發布2021年“全球乳業20強”榜單,伊利連續8年穩居亞洲乳業第一,再次成為唯一進入全球五強的中國乳企,展現了中國乳業領軍者的強勁實力。2022年伊始,伊利更是迎來了史上最強“開門紅”,1-2月實現了總營收同比增長15%以上,利潤同比增速超過20%。顯然,亮眼業績也有伊利數字化轉型的積極貢獻。
執行+數據+技術
讓數字化落到實處
在堅定戰略的前提下,伊利推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其中,強大的執行力團隊、扎實的數據基礎與數字技術能力共同推動著伊利數字化轉型落到實處。
不同于一些企業將數字化轉型簡單地理解為短期的工具升級或純IT部門的工作,伊利的數字化轉型更注重長期導向,著眼整體系統融合升級與數據服務模式的重構。
2019年,伊利成立了獨立的數字化轉型部門——數字化中心,旨在從基因上將公司轉變為面向未來的“數字化原生組織”。其定位于“引領與賦能”,通過與業務和職能部門開展共創合作,不僅在前期提供評估、咨詢和規劃,更在全周期提供實施和落地數字化轉型的具體舉措,同時將其打造為公司的數字化人才培養搖籃。如今,數據中心已構建了一支精技術、通業務、懂管理的數字化專業團隊,且絕大多數擁有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背景。
伊利智能機器人
“先夯實基礎、再擴展應用”是伊利推進數字化進程的主節奏,其中,“夯實基礎”主要體現在伊利對于無形的數據資源與數字技術能力的高度重視。例如,為了有效解決業務系統“孤島”,數據來源多樣,數據信息不準確等問題,伊利前瞻性地制定了面向未來的頂層設計并做了全面規劃,包括以全新的思維和長遠的眼光重塑了數據架構、建立了集團數據管理與治理體系、制定了多維度數據安全保障措施等,目前已基本消滅數據“孤島”。
在技術方面,伊利重視技術能力自研,2021年就完成了近10篇自研軟件著作權的申請;并積極引入AI、數據中臺、大數據、云計算、微服務等新興技術,完全自主規劃設計了既面向生態合作伙伴、也面向消費者的數據和業務數字化運營平臺體系;實現了核心業務平臺與多家互聯網平臺系統的對接;建立了兼顧公域(如電商平臺)、半公域(如平臺店中店、官方賬號)、私域(如社群、小程序等)的全域運營體系等。
以伊利金典為例,該品牌在消費者數字化運營平臺之上,通過整合品牌微信小程序,打通線上線下雙向渠道,以多元化的營銷環境緊緊鏈接用戶,輔以趣味性的消費環境和有效的服務體驗,將用戶聚集在自己的私域內,實現了聲量與銷量的雙增長。
無疑,這些數據與技術,是伊利推進業務數字化深入的基礎,也是其精準洞察市場需求、持續經營用戶、提升運營效率、實現銷量增長的“基建”。
全產業鏈賦能
引領乳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乳制品行業率先全方位推進數字化轉型的企業,伊利積極推動著數字技術與業務發展的有機融合,通過建立貫穿養殖、運輸、生產、流通、消費等各業務環節的數字化系統,賦能全產業鏈,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健康食品需求和持續提升消費體驗,引領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伊利已在從牧場到終端的眾多業務線和場景中,實現了數據驅動的智能化運營,伊利牛奶已然成為了“數字牛奶”。
在牧場,伊利通過賦能合作伙伴構建智慧牧場管理系統,利用物聯網設備,實現科學、高效的養殖管理模式。
伊利智慧牧場的奶牛
“戴著‘電子耳標’的成群奶牛,悠閑地吃著青草、散著步,但每一頭牛的身體指標、情緒狀況、進食量、產奶、產犢,甚至是呼吸頻率等指標都被自動完整地記錄著;牧場管理人員,打開手機APP就可以實時查看每頭奶牛的擠奶進度、擠奶量、采食狀態、身體情況等,最大程度地掌控奶牛健康體況,從而進行精準飼料投喂和健康護理。”——這是伊利眾多合作牧場的日常。
另外,牧場還基于全方位的數字化系統、智能化設備布控,通過大數據分析、智能自動識別等AI能力,對牧場各項生產活動進行實時分析和自動化、智能化識別干預,確保每一個環節合規,生產出來的每一滴奶都是最優品質。
在工廠,伊利已在全國的所有工廠實現了智能化布局,通過引入MES、SCADA等系統,結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了從生產線到抽樣檢查,再到裝箱,所有環節的密封無菌自動化智能生產。
業界聞名的“無人工廠”伊利金領冠金海工廠,在數字化能力加持下,實現了每罐奶粉的生產日期、批次、誠信評價等各環節信息數據全方位透明可追溯。2020年,金海工廠成功入選e-works“2020中國標桿智能工廠”,成為唯一一家上榜的乳品工廠。
在終端,伊利搭建了端到端大數據消費者智能洞察平臺,洞察需求、收集反饋、預測市場,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真正做消費者的“真愛粉絲”。
特別是針對消費者,伊利已探索出“消費者運營”的創新營銷模式,其搭建的大數據雷達平臺,覆蓋420多個數據源,有效數據量級達到全網聲量的95%。通過該平臺,伊利能快速預測未來可能流行的產品口味、營養功能,同時實時關注來自不同地區、不同人群對產品的反饋評價,通過人工智能為產品迭代創新和服務品質升級提供依據,創造更多符合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例如,伊利借助大數據平臺深度洞察消費者需求,成功研發了安慕希常溫酸奶,并進一步推出了香菜味、菠蘿味、丹東草莓等不同口味以及全球首款常溫凝酪型勺吃酸奶,冷飲業務也推出了多種口味的高端品牌“須盡歡”,這些伊利產品均成為消費者認可的明星產品。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發布的《2021亞洲品牌足跡報告》,伊利憑借著92.2%的品牌滲透率、近13億的消費者觸及數,持續領跑中國快消品市場。
結 語
數字化浪潮下,數字化轉型已是不可逆轉的時代趨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數字經濟發展,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更好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作為數字化轉型典范,伊利通過全鏈路數字化變革,以理性、務實、開放的態度,探索出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轉型路徑,為中國乳企乃至其他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一個可參考、可借鑒的完整樣本。
未來,伊利將繼續秉持“伊利即品質”的企業信條,視品質如生命,進一步深化數字化轉型,在實現“打造數字化智能化平臺、引領業務運營模式轉型升級、縱向服務產業鏈生態、創造增量價值、實現智能伊利”數字化發展目標的同時,持續發揮自身優勢,引領中國乳業邁向世界舞臺的中央。
原創文章,作者:辰智,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