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僅0.5%的水可用作淡水,全球約1/4人口面臨“極度缺水”危機,世界上大約20%的含水層正在遭到過度開采。
據分析,改變家庭習慣能節水30%左右。今天世界水日,每一滴水都可貴,需要我們格外珍惜。
3月14日,維維食品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監管二部下發的《關于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問詢函》,要求公司對2021年年報進一步補充披露信息。
從問詢函中可以了解到,目前,維維食品的主營收來自于糧食產品加工,收入 21.38 億元,其次為固態沖調飲料,收入 17.08 億元,但毛利率水平卻倒掛,固態沖調飲料毛利率為 41.98%,糧食初加工產品僅為 3.3%。上交所認為,毛利率上的差距意味著維維食品公司面臨著戰略轉型的風險。
據了解,維維集團內部的控制問題存在缺陷,并多次曝出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問題。
3月22日,ST維維公布《關于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的回復公告》。公告稱,公司的長遠規劃就是深入貫徹落實“生態農業、大糧食、大食品”發展戰略,廣耕、精耕、深耕食品飲料、糧食主業,公司未來經營戰略不會發生調整,亦不存在轉型風險。
另外,公告顯示:”公司涉及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已消除,且不存在觸及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符合申請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的條件,公司擬于近期申請撤銷對公司股票實施的其他風險警示。”
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維維股份主營業務的盈利情況改善明顯,說明新盛集團入主后實施的戰略取得良好開端。后續,維維股份能否持續向好,還需要時間驗證。
——經理人網
君樂寶、伊利首批通過嬰配奶粉新國標
3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嬰幼兒配方食品系列新國標,為二次配方注冊提供了標準依據。所謂“二次配方注冊”,是指在注冊有效期為5年的規定下,2017年首批通過配方注冊的嬰幼兒奶粉需在2022年之前重新遞交申請。
據了解,新國標被行業公認為“史上最嚴嬰配粉標準”。伊利金領冠、君樂寶旗幟成為中國首批符合奶粉新國標的嬰幼兒配方奶粉。
第一次配方注冊實施后,國內約70%的嬰幼兒奶粉品牌被淘汰。隨著奶粉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許多小品牌年營收僅能做到一兩千萬元,而配方注冊費用和臨床驗證花費并不低,因此很多中小企業會自然退出,另有一部分奶粉企業則會被兼并。因此二次配方注冊實施完畢后,從申報角度來說,會再有40%左右的奶粉品牌消失。
——獨立乳業分析師 宋亮
良品鋪子去年營收93億元 凈利潤下滑18%
3月21日晚間,良品鋪子公布2021年財報。財報顯示,2021年,良品鋪子實現營業收入93.24億元,同比增長18.11%;歸母凈利潤2.82億元,同比減少18.06%;基本每股收益0.7元。
對于凈利潤的下降,良品鋪子稱主要是由于2021 年加大了營銷推廣費用投放,同時受線上渠道占比提升等因素影響,公司四季度線上業務毛利率對比同期出現短期下降,進而導致公司凈利潤對比同期下降。
作為行業全渠道均衡發展的企業,良品鋪子各渠道收入實現均衡增長。線上收入增長21.42%,線上布局拓張新興流量渠道取得顯著效果,其中抖音平臺營收增長3.62倍,展現強力的發展態勢。線下收入增長16.31%,線下門店拓展至近3000家。
2021年,良品鋪子研發投入3967萬元,同比增長17.64%,開發產品上市86款及儲備47款。針對細分需求展開深度研發和產品創新,其中,兒童零食子品牌“小食仙”全渠道終端銷售額達4.17億元,同比增長41.17%,培育出健康營養棒棒(糖)明星系列產品矩陣,銷售額達到1.28億元;禮盒品類產品營收同比增長72.10%;豬肉脯產品終端銷售額同比增超41%,成為首個5億級大單品。
親親食品2021年凈利潤虧損8084.1萬元
3月20日晚,親親食品披露2021年全年業績,實現收入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5%;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由盈轉虧,虧損8084.1萬元,同比下滑557.8%。
具體來看,2021年,果凍產品和膨化產品仍是親親食品的主要收入來源,其中果凍產品銷售額4.73億元,同比上升12.3%,占公司總收入的55.0%;膨化產品銷售額2.25億元,同比上升3.5%,占公司總收入的26.2%。同時,該公司還銷售調料產品、糖果及其他產品,2021年的銷售額分別約8348.5萬元、7839.1萬元。
而提及2021年虧損的原因,親親食品表示,公司在湖北省孝感市、山東省濟寧市、四川省眉山市、甘肅省寧夏市建設的四個新生產基地,于2020下半年及2021年上半年陸續開始投產,仍處于虧損狀態,2021年虧損約3880萬元;此外部分原材料價格及制造費用上漲、員工薪酬及福利費增加等因素也對公司純利帶來了一定影響。
日清食品2021年營收38.663億港元
3月22日午間,日清食品公布2021年年度業績: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入增加9.9%至38.663億港元;毛利增加5.9%至12.273億港元,相當于2021年毛利率31.7%(2020年:32.9%)。
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關鍵原材料價格按年大幅攀升;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增加0.6%至303.8百萬港元,相當于年內純利率7.9%。
怡寶佐味茶事上新綠茶口味
近日,怡寶官宣佐味茶事上新綠茶口味,是繼紅茶、烏龍后的第三款單品。新品0糖0脂,無懼卡路里,添加人體每日所需約四分之一的膳食纖維,助力腸道健康,同時口感鮮爽,暢享純粹綠色生活。
圖源:怡寶官方微博
娃哈哈新推添加玻尿酸的氣泡水
近日,娃哈哈上線了一款“85氣”氣泡水。新品主要瞄準年輕女性消費者發力,主打0卡0糖0脂,口味清爽無負擔。值得一提的是,每瓶產品中還添加了85mg透明質酸鈉,俗稱玻尿酸。
據了解,這款“85氣”氣泡水新品由娃哈哈旗下大數據營銷平臺快銷網首發,425ml/瓶的規格,零售價為5元,首批產品一經上線就已售罄。
百事公司證實部分樂事薯片產品將漲價
3月21日,針對網傳《樂事薯片價格調整通知函》,百事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證實,“為保證產品的一貫高標準,百事公司不得不有限度地調整了個別產品的價格”。
通知函顯示,“百事公司決定從2022年4月15日起對供應直供渠道銷售的部分樂事袋裝薯片和樂事大波浪薯片產品的供應價格進行調整優化”。不過,對于價格漲幅區間百事公司并未回應。
此外,對于終端市場定價,百事公司在通知函中強調,“在任何情況下,前述建議銷售價對各位客戶不具有任何強制力,各位客戶享有完全和自主的定價權”。
目前,從總體來看,樂事薯片近幾年的市場表現并不特別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其漲價是被成本倒逼的一種沒辦法的措施。
——快消新零售專家 鮑躍忠
百事公司將于4月推出首款無瓶標可樂
小食代近日獲悉,百事公司計劃將于4月在國內推出首款“無瓶標”百事可樂。據調查顯示,這是百事公司第一次在中國市場推出無瓶標產品,也意味著百事公司將成為首批在中國市場推出無瓶標飲料產品的企業之一。
這次大膽換新,百事可樂在瓶身和瓶蓋處分別去除了塑料標簽和油墨打印,整體保留了經典專利瓶身設計。瓶身處商標以浮雕工藝呈現,產品名稱與保質期等信息則采用激光技術打印。
圖源:小食代
2021年多個食品品牌被海關多次拒絕入境
中國網消息,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1-12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的食品共計2893批次,而經過梳理發現,其中不乏維他奶、雀巢、費列羅、桂格、日清、恒天然、菲仕蘭等知名品牌。
維他奶:經梳理,2021年1月、3月、4月、5月、11月、12月累計有27批次維他奶旗下飲料被海關拒絕入境,而被拒入境的原因則是超范圍使用營養強化劑泛酸鈣、D-泛酸鈣及標簽不合格。
日清:經梳理,2021年1月、4月、8月、9月、12月累計共有18批次日清產品被海關拒絕入境,被拒入境原因主要為含有未獲檢疫準入的動物源成分,另外還有感官檢驗不合格、貨證不符、菌落總數超標等原因。
菲仕蘭:經梳理,2021年4月、5月、7月、8月、9月、11月累計共有15批次菲仕蘭產品被海關拒絕入境,被拒入境原因主要是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另外還有標簽不合格及超范圍使用營養強化劑膽堿。
桂格:經梳理,2021年2月、5月、7月、8月、9月累計共有14批次桂格旗下產品被海關拒絕入境,被拒入境的主要原因為標簽不合格及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另外4批次桂格燕麥方脆產品則出現了超范圍使用營養強化劑及食品添加劑的問題。
家樂:經梳理,2021年2月、9月、10月、11月累計共有14批次聯合利華旗下家樂牌食品被海關拒絕入境,被拒入境的原因為未獲檢驗檢疫準入及含有未獲檢疫準入的動物源成分。
費列羅:經梳理,2021年4月、10月、11月、12月累計共有12批次費列羅及旗下健達、丹麥藍罐品牌產品被海關拒絕入境,被拒入境原因均為標簽不合格。
另外,雀巢、恒天然、可口可樂旗下產品去年也被海關拒絕入境。
東鵬特飲銷量首超紅牛,推“中國金罐”正面叫板
方便面市場競爭B面:白象賣斷貨、今麥郎忙辟謠
凈利潤連續兩年下跌,“勁仔小魚”還能暢游嗎?
桃李面包營收突破60億,但仍是“北強南弱”
方便面行業的大單品“老壇酸菜面”,市場要“涼”了嗎?
椰汁市場“春光乍現”,但伴手禮食品大佬能做好植物蛋白飲料嗎?
進入“兩會”時間,涌現了哪些引領食品產業風向的“熱詞”?
植物奶風頭正盛,道阻且長
統一企業去年營收252.3億元“創歷史新高”,但仍要面對“增收不增利”的挑戰
2021年營收凈利雙增,“另辟蹊徑”的李子園為何仍不被看好?
這些年,氣泡水江湖的“恩怨情仇”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