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上新季,我們來討論一個推新品必不可少的環節:杯子。 在茶飲行業,“換個包裝就能火”的定律已被多次驗證。 杯子既可以是“顏值擔當”,成為移動的廣告位,也可以通過技術革新,優化細節,改進撒漏、手感不佳等問題,幫助門店提升用戶體驗。 飲品杯有哪些新趨勢?一起來看——
杯子革命來了!
這次不止拼顏值
發現了嗎?每一個爆品的背后,都有一款造型別致的“杯子”。
從2015年新茶飲誕生開始,用杯子來提升顏值和體驗,就是一個做創意的重要路徑。
通過從彩印杯到模內貼標注塑杯的迭代,提高顏值和品質感,優化茶飲細節體驗。
茶飲杯不僅僅是容器,更是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重要途徑,創新且高質平價的飲品杯是未來茶飲包裝市場的發展趨勢。
”名高包裝劉偉告訴我。
很多品牌都用上了“模內貼注塑杯”
標’技術在國內的不斷普及,行業里已經有很多品牌開始使用模內貼標注塑杯,
成為當下茶飲行業的新趨勢。喜茶、奈雪、樂樂茶、茶百道等品牌,都在大規模使用‘模內貼標杯’。”
茶飲最新的杯子技術,是什么樣?
說“模內貼標注塑杯”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下傳統飲品杯。
事實上,在“模內貼標”技術面世前,茶飲界一次性飲品杯工藝使用的大多為彩印技術。傳統的彩印印刷質感較差,色彩飽和度較低,印刷精度不高,整體給人一種廉價感。
近兩年,頭部品牌引入模內貼技術進行飲品杯升級后,在顏值、精度、安全性等方面,都發生了質的突破——
1、色彩把控升級,提升顏值
在茶飲界,“顏值”即正義,但再好的設計如果不能完美還原在容器上,也僅僅只是設計而已。
以前彩印杯有個痛點:對印刷面積范圍有嚴格要求,無法印刷大面積的圖案,只適用于小面積、顏色少的簡單圖案。在應對復雜、顏色多的情況時,會出現圖案發虛及漏墨的情況,因此有較大的局限性。
而模內貼標技術是通過機械手將與杯子相同材質的標簽置入模具內、注塑機高速注射成型,標簽與杯體融為一體。
標簽對圖案的處理更加細膩,可以印刷大面積且色彩豐富的圖案,給品牌的個性化設計提供更多可能。
因為印刷精美,還可以做鐳射、熒光等特殊效果,提升產品包裝質感。比如CoCo都可聯合化妝品品牌DHC推出的“萌彈系列”,就選擇了鐳射杯吸引愛美小姐姐們的眼球。
2、精確到0.0016毫米,確保無撒漏
而如果飲品杯在注射成型過程中精度不夠,便會導致杯壁不均勻從而引起使用過程中的杯身破裂。
現突破。在劉偉看來,杯子的精度問題,是由生產所用的產線設備決定的。
“得益于滬金工廠的全球技術伙伴構建,我們可以通過目前的生產技術,將飲品杯的精度精確到0.0016毫米。”他說道。
環保的理念,也能通過茶飲杯體現
提升生產技術對環保減塑同樣意義重大。
提高精度就是很好的減塑辦法。
高精度意味著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更少的誤差,更低的次品率,更少的損耗。
能完美密封、嚴絲合縫,減少不匹配、封不嚴導致的廢棄,就是一種減塑。
據了解,名高如今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可以將模內貼注塑杯的重量降低10%以上,從而降低塑料的使用量,降低生產過程的碳排放,進而達到環保的目的。
在劉偉看來
,穩定的供應鏈為品牌進一步降本提供更多可能。
同時擁有BRC
(A級)
、BSCI、FSSC22000、ISO14001、QS等多項認證,并通過了環球影視
(NBCU)
的驗廠,為高質量穩定供應提供了保障。
劉偉還介紹到,“目前,如果杯子起訂量在每月100萬個,單價區間可以控制在0.4~0.6元之間。而針對起訂量沒有那么大的中小品牌,我們在起訂門檻和價格體系上也做了一系列的優化。”
模內貼注塑杯的手感、包裝、使用感等種種體驗提升,都是將品牌感直接觸達消費端。杯子材質更好了、顏值更好了,這些都會給顧客留下好的印象,甚至成為復購的理由。
名高設計生產的杯子
提供優質的體驗,支付更合理的價格,將是當下更符合門店和消費者需求的趨勢。
這就要求上游原料供應企業,用體系建設實現降本,也是其提升競爭力的方式。
統籌|笑凡 編輯|曉夕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特別策劃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