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的上海,這個“咖啡新模式”起作用了

    上海全域“靜態管理”,上海的咖啡店還好嗎?

     

    我發現一個品牌,應要求“繼續營業,保證供應”——開在集中隔離點、醫院附近,全程機器人操作、無接觸,主要為醫護人員提供咖啡補給。

     

    無獨有偶,謝謝茶今年也在上海開出了20多個“智能奶茶station”。

     

    在現在的形勢下,這是不是一個有意義的嘗試?

     

     

    上海仍在營業的咖啡店:
    無接觸,保證醫護人員供給

     

    昨天(3月31日),我朋友圈身在上海的咖啡人,有的在家屯咖啡,有的在忙著發出最后一波外賣。

     

    因為就在昨天,上海宣布全域實行“靜態管理”。

     

    上海的咖啡店都在響應政策,準備暫停營業,但我發現,有個品牌的店,卻被要求“繼續營業,保證咖啡供應”

     

    這些門店,都在集中隔離點、各大醫院(仁濟醫院、天山醫院等)附近,咖啡出品全程由機器人操作,為連續工作的醫護人員提供補給。

     

    “全程機器人操作,無人接觸,醫護人員、顧客自助下單,由機器人制作、出餐,拿著就走。”
     
    而在上海世貿,也有一個類似的茶飲店,
    從點單到出餐,全程智能化操作,平均一分鐘左右,還可以選擇冰量和甜度。
     
    這是謝謝茶的“智能奶茶station”,在上海已經有20多個(
    響應疫情防控要求,已暫停營業)

     

    這波疫情前,我和朋友曾在“智能奶茶station”點了一杯梅梅凍凍龍井厚乳奶茶,杯底一大塊Q彈的青梅茶凍,還有一顆完整的青梅,茶底是龍井厚乳奶茶,口感和之前在線下店購買的差別不大。
     
    菜單上有芝士奶凍奶茶、厚乳系列等17種,價格在15~25元之間,多在15元左右。
     
    謝謝茶的創始人廖蘭心告訴我,從去年10月份,謝謝茶開始布局“智能奶茶station”,“
    相比較傳統的奶茶店,這種模式適應性更強,更加具有靈活性。


    cofe+機器人咖啡的負責人韓非子告訴我,他們在上海布局56個cofe+機器人咖啡店,并在北京、杭州、成都、西安等地均有布局,全國已有82個。
     
    之前生意最好的時候,謝謝茶和cofe+都能做到最高日銷500杯+,在上海實現了擴張。
     
    在當前的疫情形勢下,這是不是一個好的嘗試?
     

     

    租金低、可移動
    這是不是未來的一個突破口?

     

    其實在2020年疫情剛開始的時候,瑞幸就推出過“無人咖啡機”瑞即購。

     

    在當下的形勢下,有必要重新討論一下:這種“無接觸售賣”,是不是飲品店一個值得嘗試的突破口?

     

    1、將租金和人工壓縮到極致,適應性更強

     

    謝謝茶的“智能奶茶station”大多在2~4㎡,只需要一個員工在旁邊進行引導、說明、解決問題。

     

    cofe+機器人咖啡2.5㎡,無人操作,顧客掃碼點單之后,機器人開始操作,一分鐘左右出餐,吸管和袋子顧客自取。

     

    在房租和人工都低的情況下,奶茶和咖啡價格也更親民。謝謝茶多在15元左右;cofe+在10-17元,一杯美式優惠下來只要8元。

     

    在疫情期間,門店最大的壓力就是來自房租和人工,這種模式,將門店日常成本結構中的房租和人工壓縮到極致,相當于降低了門店運營的保本點。

     

    2、標準化流程、出品穩定,減少人接觸

     

    “相比較人工操作,人工經常會漏看備注,機器不會”,“機器操作,出品更快,味道不會出現偏差”,在大眾點評和小紅書能看到一些這樣的評價。

     

    “我們是專業做茶飲的品牌,在推行此模式之前,我們首先就是將奶茶流程的標準化。”廖蘭心說。

     

    他們的智能化操作,經過了無數次的研究、實驗,最終才實現終端化銷售。

     

    此外,cofe+全部由機器人完成,謝謝茶只有一個員工,“自助下單,制作完成,拿著就走”,也最大程度減少了人的接觸。

     

    3、技術進步,讓“自助買飲品”的體驗優化了

     

    現在的智能機器人,也和過去不一樣了。

     

    謝謝茶的“智能奶茶station”,機器上方標注著整個制茶的過程:制冰、茶、厚乳、黃金蔗糖,每到一個步驟,會有對應的動畫展示,詳細告訴顧客奶茶的制作過程,而且承諾“奶蓋和奶油不含植物末”。

     

    這個過程,增加了很多“與顧客互動”的細節,自助買飲品的體驗也優化了。

     

    擔心服務體驗不佳,或機器出現問題、售后麻煩,謝謝茶的“智能奶茶station”還專門有一位工作人員推薦試喝、指導操作,有顧客反映問題立即解決。

     

    4、可移動、靈活性更高,社區、寫字樓都能進

     

    在上海疫情期間,cofe+應當地要求,方便醫護人員喝咖啡,在醫院食堂和醫院附近臨時設置站點。

     

    這種可移動性的靈活便捷,對于傳統奶茶店和咖啡店是難以做到的。

    謝謝茶更是直接開進了社區和寫字樓,“我們只在早高峰和下午茶時間開設,更進一步精準目標人群和時間開店。”

     

    謝謝茶的“智能奶茶station”還打造了豐富的IP形象,比如小老虎、綠毛怪、旅行箱等。

     

    5、設備成本、流程研發,是主要的門檻

     

    設備本身的購入成本、流程的研發成本,也是開店時需要考慮的重點。

     

    廖蘭心告訴我,他們一個智能化設備的成本在6萬元左右,所有設備都是他們自主研發、制造,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成本。

    而一個機器人咖啡的成本價少則10多萬,多則幾十萬,入局這門生意,門檻也需要想清楚。

     

     

    “無接觸售賣”,值得更多嘗試

     

    無論cofe+還是謝謝茶,他們都是在嘗試“無接觸賣飲品”的新方式。

    大家都在說,2022似乎更加困難了。在一輪又一輪的“暫停營業”中,租金、人工、水電等費用支出卻并未停止。

     

    但無論咖啡還是茶飲,很多品牌都沒有放棄,嘗試各種途徑和手段,尋找新的突破。

     

    比如很多品牌,線下受局限,就把重力側重轉移線上。

     

    年初,喜茶開始上抖音團購,“團購19元就能喝喜茶”的消息在抖音、小紅書、朋友圈熱傳。

     

    抖音達人都在推薦“團購喝喜茶”

    滬上阿姨在為期3天的抖音直播中,賣出150萬+份團購券,交易額突破2300萬。

     

    古茗、7分甜、茶百道、蜜雪冰城……在不定時的線下受阻,品牌都在嘗試抖音團購、直播、商城等線上模式。

     

    成立7年不做外賣的Manner,3月13日官宣開始上線外賣。

     

    疫情更像是一個過濾器和加速器,加快了整個行業的洗牌和革新速度。

    在疫情剛開始的2020年,飲品業迅速鋪開了小程序,數字化進程加快,幫助飲品店應對當時的市場變化。

    今年會有哪些探索?“無接觸賣飲品”,或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



    統籌|笑凡  編輯|曉夕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67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日 11:04
    下一篇 2022年4月3日 11:0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