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社群的“學習委員”白駒過隙發來市場一線的調研感悟,值得大家看看。
學習委員可不是只會學習,行動力也非常強。在進行了充足的準備和思考后,前段時間辭職了,辭職后并沒有直接開店,因為他發現對城市不是很了解,比如對商圈,消費者,同行了解還不夠,于是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做外賣騎手。為什么這是一個好辦法?聽聽他怎么說的:
從原來的公司離職,離職前已經想好,出來就先跑著外賣。一是在一個公司,能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 對自己來說是個約束收入不會斷檔,二來長期待在公司,對市里的商圈不了解,可以通過這個途徑快速了解市場。消費習慣,消費水平,競爭對手考察,商圈發展情況都可以通過這方式深入了解。
通過這幾天的跑單,我能深刻的覺察到小城市的生意也有馬太效應的存在。雖然大家也一直在說大環境不好,因疫情原因,消費者消費意愿不強等,但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做得好的店鋪 ,依然是王者。我所跑商圈的取餐范圍內,有幾個品類頭部品牌:
粥類 谷婆婆八寶粥 (店大,連鎖品牌,主營一日三餐,客戶為小資一族,消費水平中上,堂食多余外賣)
麻辣燙類:口福麻辣燙 馬可麻辣燙 (外賣堂食均等)
漢堡炸雞:德克士(偏高端,客單價普遍較高,外賣堂食均等) 華萊士(偏低端,活動多,每日都有特價外賣堂食均等)
粉面類:豬肝面螺螄粉(特色產品,受眾少,但忠誠度高,客戶粘性高主做外賣)
冒菜:一桶干拌冒菜(出餐快,流程簡單,對人工依賴小,主做外賣)
甜品類:小五家芋圓(店鋪裝修精美,堂食多于外賣,產品專一,口味可以,產品扎實,分量略少)。
通過對以上商家分析,大致得出一個結論,即使在經濟環境依舊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家的生意依舊是紅紅火火。
給我的啟發是:任何生意都有人做好,也有人做歹。怪大環境沒用,扎扎實實做好自己的產品,運營,客情維護,才是正道。一味抱怨,自怨自艾解決不了問題,生意不好就挖掘深層次的原因,在確保產品無問題的情況下,做做大力度活動推廣宣傳,提升運營效率,把一個店拉上正軌,使其進入細水長流的運轉。
以上是老板的分享。說說我的讀后感。
現在很多老板看到的是市場的蕭條,生意的不景氣,局勢的艱難,當然,這是市場的一部分,我們不能忽略它,但是,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研究做得好的意義顯然更大,看看別人為什么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還能生存的那么好,到底是做了哪些事情,更要關注同樣的商圈,甚至同一條街道,同樣的品類,為什么有些店鋪生意差,有些店鋪生意紅火,到底差別在哪里,進而給自己指明前進的方向。
如果眼里只有消極的因素,積極的一面就看不到了。黑暗靠什么來驅散,靠的是陽光。
冷鍋串串項目拜師學藝正在進行中,現在還有優惠名額,感興趣的抓緊哦。掃碼關注企業微信,然后進入直播群了解詳情,喻老板也會在群里答疑。
長按二維碼,掃描關注起來: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