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職業餐飲網 劉妍
一男子24小時之內,接連在兩家海底撈門店自導自演放蟑螂、吃霸王餐,并敲詐了1800元!
然而,和以往敲詐不同的是,此次敲詐海底撈的是一位“餐飲人”。
他敲詐的起因就是,他知道大部分餐飲人面對菜品里吃出異物,都會選擇息事寧人。
事后,該男子因敲詐勒索被警方行政拘留。
顧客花樣百出的敲詐方式已經讓餐飲人叫苦不迭,如今同行的“暗算”更是讓人防不勝防!
近日,男子蔡某“在海底撈自導自演吃出蟑螂”一事被曝光。
該男子24小時內分別在深圳兩家不同的海底撈店內都吃出蟑螂,并向海底撈索賠。海底撈店長因抱著息事寧人的心理,分別向男子賠償了1000元和800元。
然而監控顯示,這一切都是其自導自演的,最終蔡某被警方行政拘留。
1、24小時內兩次在海底撈吃出蟑螂,男子索賠1800元
2021年5月17號的中午,男子蔡某來到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的一家海底撈用餐,一個人點了一大桌子菜。
就在火鍋快吃完的時候,他將服務員喊了過來,當面從鍋里撈出了一只蟑螂,并質問服務員這是怎么回事。
服務員一邊向蔡某道歉一邊將情況匯報給了店長,但蔡某很不耐煩嚷嚷著要走,還說要打投訴電話。
為了安撫蔡某,店長提出了免單的解決方案。可是他不依不饒,要求按食品安全法賠償1000元,僵持之下,店長只得同意。
就這樣,蔡某不僅成功吃到霸王餐,還得到了1000元的賠償金。
當天中午嘗到甜頭后,蔡某故技重施,在龍華另一家海底撈火鍋店以同樣手法進行敲詐,不同的是,這次他只要了800元的賠償。
就這樣,蔡某不僅一天就掙了1800元,還連吃了兩頓霸王餐!
然而,當蔡某拿著1000元賠償金離開后,火鍋店里進行了一番自查,隨后服務員從監控視頻里發現了“貓膩”就報了警。
最終,海底撈和警察一起還原了蔡某“自導自演吃出蟑螂”的全過程:
蔡某以前從事餐飲行業,他知道如果客人在店里食物中發現蟲子之類的異物,店家一般都會免單賠錢,息事寧人。
于是去火鍋店用餐前,他在商場樓下的草坪里找到一只死蟑螂,藏在褲兜里。到了火鍋店,瞅準時機就開始實施自己的“敲詐計劃”。
視頻顯示,蔡某在吃到一半的時候,左手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黑色異物樣的東西,拿出來后一直握著拳頭,然后鬼鬼祟祟,東張西望。
在左手遞右手的過程當中,蟑螂直接掉到了桌子上,害怕被發現的他迅速用手機壓住蟑螂,再撿起來放在右手手心。
因為右手里藏著東西,他夾青菜時的動作都不太利索,隨后借著倒青菜進火鍋的時候,三根手指頭一翹順便把蟑螂扔進了鍋里。
同時,為了讓蟑螂與火鍋 “ 融為一體 ”,顯得更真實,他專門讓蟑螂在鍋底煮了十幾分鐘,再喊服務員過來質問。
當下,顧客訛餐廳,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但餐飲人敲詐餐廳,還是比較少見。蔡某從事過餐飲行業,對于同行理應抱著理解和寬容的心態,但他卻將從業經歷當成了坑人的資本,白吃白拿。
蔡某一天之內用同樣的方法敲詐兩家海底撈,在第一家他索要了1000元,可到了第二家他只要了800元,這個數額和次數都不得不讓人懷疑,他清楚知道刑事犯罪的邊界在哪里。
根據《刑法》第274條規定,犯敲詐勒索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中,只要敲詐數額上達到2000元就屬于“數額較大”情形,次數上兩年內三次屬于“多次敲詐”情形。
蔡某兩次共敲詐1800元,沒有達到刑事追訴的起點金額,和兩年三次的頻率標準,“完美避開”了敲詐勒索罪的情節,所以他最終被行政拘留,而不是刑事拘留。
如果沒有發現蔡某兩年內還有其他敲詐行為,可能也就是行政處罰了。
2、抓住海底撈服務好的“軟肋”,明白它一定會“破財消災”
作為一個餐飲人,蔡某深知如果客人在店里食物中發現蟲子之類的異物,店家一般都會免單賠錢,息事寧人。在他看來,以服務著稱的海底撈,更不會因為這點錢就對顧客怎么樣。
此次受敲詐的兩家海底撈,都是先賠錢給顧客然后再查監控。
這要是換做其他的店,單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估計都得和顧客理論一天,斷不會讓顧客訛得這么順利。
蔡某不但精選挑選了“作案對象”,整個“作案過程”也都展現了十足的心機。什么時候放蟑螂,什么時候將蟑螂撈出來喊服務員,他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了。
為了讓火鍋里吃出蟑螂這事兒更真實,也為了給餐廳調查增加難度,蔡某特意讓蟑螂在鍋里煮了十幾分鐘才喊服務員。
因為如果蟑螂是活的或者沒煮多久就撈出來,很容易讓人起疑這是剛放進去的。而蟑螂在鍋里的時間一久,熟了就很難說清楚了。
這次要不是被監控清清楚楚拍下來了,海底撈恐怕是百口莫辯。
開門做生意實屬不易,不僅要抓好從原材料采購、加工,再到上桌的每一個環節,每天還要和形形色色的顧客“斗智斗勇”。
如今,還得防著蔡某這類的同行人,因為他做過餐飲就更知道餐飲行業的軟肋在哪里。
不過,即使再難,面對惡意敲詐,我們餐飲人也絕不能怕麻煩就想著拿錢消災。
你的餐廳有遇到過碰瓷敲詐嗎?可以在留言區和我們一起分享。
2000家店的“便利店巨頭”跨界開飲品店,搶食喜茶?
在“村里”開餐廳,凈利35%!“院子風”餐飲成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