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漲價是這一兩年老板們很頭痛的事情。就這一兩個月,因為各地疫情,導致水果運輸出現了問題,部分水果漲價厲害,我店里也受到了影響,比如火龍果,以前幾十塊一箱,昨天的價格是240一箱。當然,這種異常波動的價格肯定是短期的,對生意的沖擊也就一段時間。但有些原材料的漲價可能是長期的,這時候,老板們就要考慮如何維持利潤的問題了。
看看東北餃子館薛老板如何做,他的一些做法值得大家借鑒:
今年肉價沒漲,可是菜價漲得特別厲害,現在我們這辣椒漲到30一斤了。我的蘸料都改用干辣椒了,整條街都在研究是不是應該漲價了,什么東西都漲了,原材料也漲了,食材成本也漲了,員工的工資也漲了,唯獨你餐飲老板不敢漲價。
現在餐飲行業就面臨一個非常尷尬的一個局面,不漲價,沒有利潤,漲價怕沒有人來。如果我今天漲,旁邊不長我是不是就沒有生意了?如果你是非常普通的一家餐飲店,又沒有什么特色,又不是當地的什么網紅店,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一個中餐廳,不管你是夫妻店也好,還是你是加盟的別人的店也好,食材成本再怎么漲,好像跟你參與老板一毛錢關系都沒有,你就好像你的菜都是大風刮來的一樣,你就是不敢漲價,你漲價,客人就不來了,你在那個菜單上面你敢寫這樣一句話嗎?由于食材上漲,本店產品在原有基礎上調價多少多少,我敢肯定第二天大部分人就不來了。
我開新店時,我就想把普通的餃子從8毛一個漲到1元一個。但考慮到老店沒法漲,如果兩個店價格不一樣,也不好跟顧客解釋。所以剛開業時沒有漲價,現在想漲又不敢了。
這些日子我一直在尋找解決方案,也找到了一些辦法。
調整產品結構
如果你現在選擇的這種產品,毛利率比較低,就必須要調整產品結構。拿我的餃子,有8毛錢一個的,有3塊一個的,還有1.2元一個的。8毛一個的屬于主打產品,餃子餡有菜有肉,這個類也有七八種,每天是包多少賣多少,很少有會剩的,這種價格不能動。雖然肉價降了,但我也不敢動純肉餃子,怕萬一降下來,肉價再漲回去,所以主打產品我不敢動。
高價低價產品配合打仗
3元一個餃子是不打算賣很多的,包的是大蝦,一只餃子里面包一只蝦進去。因為價格高,如果沒人訂,我一天就做一斤,有時候這一斤還賣不出去。但我為什么不撤了呢?因為我有另一種切開蝦加韭菜雞蛋的那種餡,那個是賣1 .2元一個的。我留著這個3塊的可以對比出這個1.2元的高性價比,同樣是加蝦的餃子,會推動這個1.2元每個的銷量增加。所以這個可以漲,但得兩種一起漲,也不是最好的辦法。
推出引流產品
我現在還增加一個新品素餡,豆腐加白菜,豆腐這個原材料價格是不怎么變動的,白菜的漲幅不會太大,而且用量也可以控制住。我買三斤豆腐6塊錢,三斤白菜6塊錢,加上5斤面粉10塊錢,可以包出10斤餃子來。成本才22元,現在賣凍餃子最低的也是22元一斤。那么這個素餡的毛利率就達到了90%,一個餃子的成本不才不到一毛錢。我拿它來做特價,賣5毛錢一個,這就成了個引流產品,而且利潤還會很高。
增加特色產品
還有一種就是特色產品,比如東北酸菜餃子,酸菜這種食材是東北特有的,(這里單指東北人吃的那種酸菜,和南方的不一樣)我試過自己做,在南方做不出來那種味。因為我們當地沒有人做,就沒有競爭,但吃的人也挺多,我漲一點顧客也沒有對比。
現在生意好的店,一種是薄利多銷的,就那種好吃不貴的老店,老攤兒。說白了,大家誰去的話都沒有什么消費壓力,感覺吃一頓其實挺便宜。算下來其實也不便宜,只是他那個消費場景讓你覺得很便宜。
為什么這兩年我們這那些裝修特別好但生意不好了呢?因為他們看著貴啊。我覺得顧客來店里就是來吃東西的,而不是那個環境和服務。
所以我當下的策略就是薄利多銷,讓東西看上去不貴。把菜單設計好,菜單背后是產品結構的調整,20%的菜是拿來引流的,70%是主打產品,剩下10%就是明星產品。不一定所有的錢都是要拿來賺的,就是有一些東西可以不掙錢,或者是少掙一點。引流什么意思?就是把人引過來。為什么來?因為便宜嘛,人都會貪便宜嘛。
東北餃子將于4月23日進行第三次拜師學藝項目直播介紹,薛老板將于23日晚上8點開始直播。
長按二維碼,進入直播群: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