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整個消費市場的消費力度已經大不如前,性價比成了不少人消費時的關鍵詞,特別是對于餐飲行業來說,高端餐飲越來越頹然無力開始降價,消費已經開始降級。可是對于餐飲的需求,似乎并沒有因為這種降級而下降,反而還有升高趨勢。

后疫情時代,大家都說是一個消費降級的時代。這個現象其實從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來,先不說消費者,就從一些頭部餐企品牌們的經營策略中也能看出一二。茶飲賽道,頭部品牌當中喜茶和奈雪的茶一直走的都是高端化的茶飲模式,面對白領和上班族們打造“精致”茶飲,它們的客單價可不低。
但在疫情之后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打著高端旗號的茶飲,它們的高端化似乎已經無法再繼續下去,喜茶奈雪紛紛降價,它們的新品客單價甚至已經降到了20元以下,這與腰部市場的品牌們的價格別無二致,而這個價格段也是消費群體最龐大的一個階段。再說火鍋賽道,早期以平價火鍋之最而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小火鍋呷哺呷哺,近年來的客單價一度飆升,從30-40元客單價的平價火鍋飆升至客單價超100元的火鍋,一度被消費者們吐槽。而在疫情之后,消費者對于呷哺呷哺更是不感冒,人均100元的客單價,還不如去吃一頓真正的火鍋,為什么要去消費小火鍋?呷哺呷哺無論人氣、流量、熱度還是營收、銷量都在快速下降,甚至大幅度虧損,呷哺呷哺在去年年底也面臨著大面積關店和裁員的狀態,不過在其創始人賀光啟重新掌權之后就改變了這種局勢,重新調整了呷哺呷哺定位,回歸到了50-60元的客單價。而業內很多人在分析這種調整的時候,大部分人都認為后疫情時代的消費在降級,性價比已經成了消費者們消費的首要標簽,呷哺呷哺只是回歸初心而已。再來說說快餐賽道,現在快餐賽道新興起了一個物種,叫做“16元快餐自助”,這種自助餐非常受消費者的歡迎,菜色豐富價格便宜,不少人覺得十分劃算,稱再也找不到這么高性價比的快餐了。從這些不同賽道的狀態來看,我們都可以看出,消費確實在不斷的降級,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在持續下降。而根本原因,在業內看來,是因為后疫情時代,消費者們逐漸回歸理性消費狀態,畢竟“生存不易”,他們減少了不必要的支出與消費欲望。例如喝咖啡時他們不會再一味的去選擇星巴克帶來的“時尚快感”,他們會將所有的咖啡進行對比,比來比去會發現,原來瑞幸便宜又好喝,口感也不錯,價格也能便宜很多,于是選擇瑞幸。久而久之,“性價比”成為了當今時代消費的最大標簽和關鍵詞。這就是消費者消費能力的下降,而這種下降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消費行為的降低,行為降低導致的結果就是成交的減少,餐企們線下客流減少,以及消費者對于餐企的要求更高了。消費的降級并不代表著餐飲又回到了當年那個“只要求吃飽”的剛需時代,相反的,消費降級下,消費者反而對于餐飲的需求還在不斷升高,餐飲的需求卻在升級。
消費者們口中高喊著的性價比一詞并非僅僅指低價格,當然價格只是其中一方面,性價比的意思是這件物品有著超乎預期的期待值,即你的產品不僅僅要好吃、好看,還要有低價格,這就會讓消費者覺得物超所值。他們不再一味地追求昂貴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新消費欲望,例如茶飲賽道,消費者對于茶飲的需求也不僅僅是口味,他們的挑剔從一開始的大眾化,到后來的小眾化。再挑剔到后面的包裝,例如曾經火爆一時的盲盒包裝盒,例如霸王茶姬、茶顏悅色國潮風的茶杯都是不少人追求的包裝。你以為包裝就是他們最后的“挑剔”了嗎,包裝之后他們對于茶飲的場景又有了新的要求,于是茶飲界又掀起了一股場景風和第三空間打造的風。除此之外,消費者們打著健康的旗號,又開啟了對茶飲原材料的挑剔。在這個養生為王的時代,大部分人又開始挑剔奶茶糖精太重,奶不夠濃,茶不夠純,而這樣做出來的茶飲高脂、高糖,也被不少消費者視為“不健康”的東西。于是茶飲品牌們又開啟了新一輪“零脂、零糖、零卡”的研究,喜茶小程序點單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它大部分新品果茶都有著“零脂、零糖、零卡”的選項。不僅僅是茶飲賽道,餐飲各個賽道的需求都在無限增高,例如不少人吃火鍋的時候也想要喝到美美的奶茶和冰飲,于是火鍋品牌們開啟了火鍋+茶飲模式,推出了各種茶飲和甜品。消費者們想要在吃火鍋的時候唱歌,于是不少火鍋+KTV的模式出現了……“餐+”模式越發成為餐企的主流模式,這不僅僅是餐飲的升級,也是消費者對于餐飲需求升級的體現。對于不少品牌來說,“過分”的壓價會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但性價比的打造又迫在眉睫,那么在當今這種局面下,餐企們應該如何做呢?業內認為,如果品牌不能承擔壓價后帶來的成本壓力,那么品牌就要想辦法保證產品特色,然后適當的調整價格。
特色是我們現在常說的一個詞,說白了就是餐企要打造自己的獨特之處,形成差異化,例如餐企可以聚焦于某一個需求。
?

以瑞幸為例,當年經過市場調研發現,相比“苦咖啡”,國內年輕人更愛奶咖,且在過去的咖啡銷量,奶咖的銷量遠比“苦”咖啡好。最終,瑞幸以“奶咖”為核心做產品研發,成功俘獲了年輕人的“心”。
?
除此之外,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定位,繞開競對的核心優勢。例如茶飲行業,有高端的喜茶、奈雪的茶、樂樂茶等,而也有中端的書亦、茶百道等,而蜜雪冰城就繞開了這些競爭,走了平價路線。
?
在選址上,奈雪、喜茶進駐的都是各大高端的商圈,而蜜雪冰城的選址都靠近臨街和大學城商圈、社區等地方,門店不僅小,且分布密集。
?
市場風云變幻,但,餐飲經營的本質邏輯是永遠不會變,在這個競爭激烈又同質化嚴重的餐飲時代里,打造差異化勢在必行。也只有特色的差異化才能滿足消費者降級的消費能力以及升級的消費需求,你怎么看呢?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