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做一件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堅持做同一件事,更難的是這件事居然是用50年時間做一碗看似普普通通的白米飯。
一碗米飯,一份堅持,一種傳奇。
一位85歲的日本老爺爺村嶋孟,用半個世紀做了800萬碗飯,被稱之為“煮飯仙人”。
“煮飯仙人”村嶋孟是誰?
在日本大阪,村嶋孟的名字家喻戶曉。
由于做得一手好米飯,村嶋孟在大阪開的一家大眾食堂——“銀飯屋下戶亭”,常年賓客爆滿,這位習慣于赤膊在灶臺前忙碌的老人,被日本民眾稱為“煮飯仙人”。
“我擅自定了個標準,煮的不好吃的叫做‘白飯’,還可以的叫‘米飯’,最好吃的叫做‘銀飯’。”——村嵨孟
這間大眾食堂是1963年開的,外觀并不起眼,菜色也很尋常,卻常年要排大長隊——
大家都沖著能品嘗一口由村嶋孟親自煮出來的白米飯而來。
每到中午用餐時間,店里往往菜品還沒有賣完,米飯已經一掃而空了。以至于沒吃到飯的人們,只好點菜來吃。
“白飯很好吃,我現在感覺非常幸福”
“這邊的白飯,可能是我吃過最好吃的一家”
每每聽到這樣的贊賞,“煮飯仙人”一臉胡須的臉上,就會泛起開心的笑容。
食堂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食客紛紛涌來,最近甚至還有很多中國客人專程前往。老爺爺此次受邀到北京“做飯”,正是源于一位訪日中國人在博客中的介紹。
雖然不久前已經宣布歸隱,但“煮飯仙人”還是接受邀請,前來展示他“一碗白米飯”的絕活。跟他一起展示的,還有助韓國“越冬泡菜”申遺成功的功臣:“泡菜大神”金順子。
最好吃的米飯怎么做?
“我是1930年代出生的,出生時就經歷戰爭,那時物資匱乏,能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就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了。”村嶋孟回憶著。
他說,“經歷過饑餓時期,所以就想家人能夠一塊吃好,我就是帶著這個信念一直做到現在”。
正因為對于米飯的特殊感情,自少年時,村嶋孟就喜歡上了米飯的烹飪。
“煮飯仙人”村嶋孟有一套復雜的流程,將他的秘方簡化、整理,可以總結為六大要素——
原料講究的是人、米、水。
技法上則講求淘、煮、蒸。
米是基礎。
“煮飯仙人”飯店所選用的米的原料,均來自固定可靠的店主。對村嶋孟來說,僅僅觸摸這些米就知道它的品質如何。
他說,如果用手撫摸優質大米,會從手心一點點感受到米絲柔而細滑的質感。相反,如果買的是普通的米,則摸上去會有類似撫摸干燥物品那種沙沙的聲音,感覺自然也是硬而扎手的。
米飯要好吃,洗米有講究。
老爺爺說,要巧妙利用指尖的力道,讓每粒白米相互碰撞,這樣的米容易吸收水分,又能增加甜度。
浸泡40分鐘之后,把米放到專門用來控干水分的篩子中,去除多余的水分,并蓋上干燥的布巾。由于含有了水分,米的重量較淘米之前重了一些。
水是替米飯注入靈魂的關鍵一步。
蒸飯的秘訣,“第一是水、第二是水、第三還是水。”村嶋孟說。除了上乘的稻米,老人最為推崇的就是水,將其視為好米飯的“靈魂”。
村嶋孟會將煮飯用的自來水放入裝有備長炭(一種優質白炭)的大瓦罐中靜置一晚上,從而把水中的漂白粉和其他雜味統統去掉。村嶋孟老爺子認為這是替米飯注入靈魂的關鍵一步。
對水進行處理后,“煮飯仙人”單手拿著鋁鍋,毫不費力地將水倒進入鍋中。加水后立刻蓋上蓋子,把火點著,整套動作一氣呵成,有種匠人獨有的連貫感。
煮是整個過程中最見功夫的一步。
1963年開店以來,村嶋孟堅持沿用古法,不用電飯鍋,而是用灶臺蒸煮米飯。老爺爺燒飯用的灶臺,是近半世紀之久的紅磚灶。爐火不直接接觸飯鍋,而是透過紅磚,把熱度傳到飯鍋的每個部位。
一旦開始煮飯,老爺爺就寸步不離灶臺。
他說,剛開始時要使用微火,忌用強火。十多分鐘之后,看到鍋周圍冒出白霧之后開始計時。再隔七分鐘,白色的米飯粘汁就會迫不及待地要溢出來,這時要使用專門設計的雙層鍋蓋,這種鍋蓋很重,從而能夠緊緊地壓住鍋,提升內部的壓力。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要在煮飯的過程中每隔30秒及時轉動鍋蓋和飯鍋,這樣白色飯汁才不會大面積溢出,而是會看到干燥的鍋蓋周圍有一層薄沫游移。
這就是為什么煮飯仙人一旦開始煮飯,就必須寸步不離灶臺。
蒸是升華。
米煮22分鐘后,方才能開始蒸飯。蒸米飯是將所有程序進行升華的最終一步。
但要注意不能繼續在之前的灶中蒸飯。為了降低鍋周圍的溫度,必須把鍋從灶中拿出,再用微火蒸飯20分鐘,等看到冒出白色的熱氣時,要迅速地把米飯轉移到木桶中并蓋上蓋子,這樣即使飯冷卻了,也能保持米飯純正的香氣。
每當他在蒸氣騰騰的廚房中,赤裸上身堅守在白米鍋旁控制狀況時,就猶如一尊捍衛日本稻米文化與料理傳統的雕塑。
50多年功力煮出來的米飯,自然是這里最受歡迎的食物。
在半個多世紀的探索中,老爺爺逐漸形成了一套精細復雜而又流暢連貫、堪與“茶道”相媲美的做飯工藝,那灶臺邊上下翻飛的手與飯團,讓旁觀者目不暇接、嘆為觀止。
做飯之余,村嶋孟還堅信健康的力量。他稱,只有“最健壯的體魄才能烹飪出最正宗的米飯”。為此,村嶋孟堅持每天早上4點就起床鍛煉身體,然后才開始每天15個小時的工作。
“集中精神才是做好米飯的前提。”他說。
由于精湛獨到的技藝,村嶋孟被認為是日本稻米文化與料理傳統的捍衛者,也成為當下“匠人精神”的代表。
在深圳,誰能吃到了“煮飯仙人”做的飯?
看完煮飯仙人的匠心故事,這時候餐粉們不禁要問:怎樣才能吃到煮飯仙人的銀飯?
參某很遺憾地告訴你,即便你打著飛的去日本也找不到,因為86歲高齡的煮飯仙人已經將食堂關閉了!
在日本吃不到,那該去哪里吃呢?
參某瞧瞧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12月10日,“煮飯仙人”空降深圳。屆時,活動現場將還原銀飯屋下戶亭的傳統灶臺,仙人也將帶來特制煮飯鍋,這樣的鍋具,全球只有3個!一切準備只為確保仙人能順利做出銀飯。沒錯,煮出銀飯的灶臺長這樣 ——
那么誰有機會吃上他親手做到飯呢?
老爺爺提出的標準只有一個——能夠靜靜吃一碗白米飯的人。
活動名額有限,有興趣的朋友點擊閱讀原文,搶先報名!
商務合作:歡迎勾搭參某(微信號:mengguimiao)
試著回復以下的關鍵字
打賞、選址、單品、大數據、轉型、管理、差異化、O2O、星巴克、王品、麥當勞、海底撈、豆撈坊、外婆家、黃太吉、伏牛堂、人人湘、雕爺、很久以前……
掃碼報名,和“煮飯仙人”面對面
戳閱讀原文,和“煮飯仙人“約個會!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