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米粉店潘老板和大家分享一個讓很多人頭痛的問題,就是做事拖延,行動力不強的毛病,如何面對,怎么解決呢?請看下文:
不知道有沒有各位老板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一種情況:明明知道自己應該變革了,但就是遲遲不動手?不能說自己沒決心沒毅力,邏輯上分析事情也沒有那么難,去做就行。但總是會回歸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的光景。
其實我以前是遇到過不少這樣的情況,有自己的也有身邊朋友的。明明知道項目該升級或者轉型了,但只要不是虧到自己無法承受,總在幻想還有一線生機。
是自己不夠有魄力、態度不夠堅決、不想擔責?想想好像都不是。到底執行力這個事情,除了態度和決心,哪些東西在起作用呢?
后面有過幾次經驗以及看書學習之后才明白,像開店或者項目轉型這樣相對復雜的問題,我們是需要把握幾個層面的東西的。除去樂觀的態度,成事的決心,擔當的精神等等,還應該有計劃、目標、反饋;這些還不夠,落地的時候還需要注重各個細節、溝通的頻次、內容和協調的方式等等。這些東西都決定事情能不能真正落地。
比如我要開一個能夠持續賺錢的小而美的店,這是方向性計劃。但還不具體,需要更具體的落地計劃。接下來我拿我自己家的牛肉粉店的產品結構調整這個事情來做個簡單復盤。
雖然平時不會長時間待在門店,但我喜歡去門店周邊閑逛,看各種各樣的店鋪,學習優秀店鋪的運營的同時,感受消費者和產品的變化,保持市場敏感度。
我們家一直是秉承這“實在”這一個宗旨的,但是現在的小孩的消費價值觀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希望葷素搭配,營養豐富,低碳水的同時還能保證口味層次等等。到底牛肉粉怎么做還能實現這一目標?當然調整之前,我想首要的是穩。
這個想法在腦子里發酵了兩三個月,我還一直沒有動作,逛街的時候,想改變的想法更加強烈。總是覺得必須馬上要行動了,但就是明日復明日。
相應的廚房要調整,姐姐們的工作安排會調整,設備要購買,要研發新品,可能要增加人手,需要弄菜單,要不要做宣傳,擔心老顧客會不認可,新顧客不買賬,很多的事情在腦子里一遍又一遍的過,每天沒有做任何事情,整個人的精力已經消耗完畢。
想法落地的發生是在某一個清晨,我突然拿起一張A4紙,拉上趙先生一起寫落地方案。前面十幾分鐘我們還在說關于產品想法,后面我突然意識到我和趙先生又在“務虛”了,于是我們提出一連串的問題:我們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實現這個目的?要完成哪些工作?第一步要干什么?做成什么樣子?
想象的過程是很爽的一件事情,落地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全是掣肘,沒錢沒人沒思路,還要考慮各種風險,寫計劃的那一個小時里還是蠻痛苦的。可能這也是我一直拖延沒寫計劃去落地的原因。
但是知道自己每天要干嘛這個事情還是挺爽的,確定性讓人幸福。
方向性計劃主要包括幾個部分:
1.新品研發。
2.增加受歡迎的小食。
3.去掉工作一堆,但銷量欠佳的產品。
這里寫起來三個部分,做起來的事情又是另一個個小的落地計劃了。
第一部分新品研發的工作包括確定產品,研發思路,產品模塊分解,基礎配方,實驗方案設計,確定配方,設計生產流程,確保生產標準等等。
雖然就一個簡單的粉,最后趙先生也做了幾十次實驗,后來看到他拿著打包盒回來,我就害怕。之后一再強調,寧愿增加研發費用,也不能撐壞了自己,這個噩夢才算結束。
第二部分增加性的工作沒有那么復雜,比較好落地。這也是餐飲老板常做的事情,所以店里面的產品一般會越來越多,感覺少了哪個都不放心。
第三部分做起來最簡單,但關鍵是舍棄產品需要勇氣,這也是行動中最難得一步。
也不是不想偷懶,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很多事情開始做了就變得簡單,每天早上寫行動清單,白天按部就班做事情就好了。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遇到困難就尋找答案。
也不是不想擺爛,趙先生擺爛我就開始碎碎念,我想擺爛的時候,趙先生要我試新品給意見的時候,我的工作狀態就回來了。
去做,做著做著就找到答案了。
我看群里現在有許多想開店的老板在給出自己開店的心儀地址,信息放在群里,大家一分析,思路就更清晰了,第二天就又有了新的反饋,動作就越來越流暢了。
一個想法從種子到落地生根發芽結果,是會有一系列阻礙的。欲望和行動之間有很多的鴻溝,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團隊、具體的目標計劃、信息反饋、清晰地邏輯、每日清單等等方式來減小落地阻力,增加落地成功的可能性。
對牛肉粉面和開店感興趣都可以加入群聊,找到組織,一起前行? ? ? ?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