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絲”的千絲菜品、全網爆光800w的“黑”爆款、價值感和文化屬性兼得的蓋碗菜……筆者發現了今年新晉7大爆品菜,并拆解了它們爆火背后的邏輯,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今年,千絲系列菜品太火了!最開始是有重慶火鍋把片狀黃喉改為絲狀,吃黃喉像在“嗦面”,緊接著千絲土豆、千絲牛肉、千絲腰絲、千絲毛肚等也相繼出現。大龍燚、慫火鍋、土貨重慶、咖咖火鍋等許多品牌都上新了此類菜品,它為什么會這么火?
由片至絲,僅改變呈現方式,但是卻有4大好處。首先,份量上更“撐”盤;其次,縮減了涮燙時間;再次,千絲系列產品下到鍋里像一張網一樣鋪開,更加入味;最后,它還容易和貢菜、鴨腸、毛肚等組合起來,吃法更豐富了。不僅有經典的千絲黃喉、千絲土豆、千絲豆干,還包含了雙椒腰絲、雙椒鱔絲、雙椒豬肝絲等菜品,種類上五花八門,視角上滿滿蓬蓬。當你覺得千絲系列已經不可能再有新家族的時候,千絲豬皮讓人眼前一亮,咖咖火鍋、大運門火鍋等品牌都上新了它。這可不是什么黑暗料理,處理干凈的豬皮被切成了極細的條狀,乍一看還有點像蘿卜絲。煮過后的豬皮相當軟糯,切成絲之后,與香濃鍋底更般配了!如果大家對千絲土豆審美疲勞怎么辦?慫火鍋另辟蹊徑,挖掘了云南的七彩花心土豆食材。花心的產生是土豆受傷后開始自我療愈,慢慢變得有顏色了,這種土豆富含花青素,對身體有益,不得不說這款產品給千絲系列打開一種新思路:可挖掘更有特色的原材料。
?
耙菜系列
香香糯糯,一鍋兩吃
“耙”指一種香香糯糯,柔嫩多汁的口感。傳統意義上,耙菜是四川農村有名的小菜,將豇豆、茄子、土豆等等一起煮耙,再配上蘸水即可上菜。近兩年,火鍋耙菜指的是耙雞腳、耙芋兒、耙豬蹄等此類菜品。它們由鹵味延伸而來,既可以單吃,又可以涮鍋吃,一鍋兩吃的特點讓耙菜系列迅速風靡火鍋界。這是在火鍋耙菜中出現最多的一道菜了,咖咖火鍋就把它做出了泰式酸辣、咖喱、蒜蓉等7種口味和樣式。采用拼盤的方式,還在店招上打上“耙雞腳專家”,成為桌桌必點菜。最近劉一手推出的新品牌劉口水耙牛肉火鍋,直接以“耙菜”系列為主打菜品。顏值和視覺雙重沖擊的YYDS七大耙,有耙牛肉、耙牛雜、耙芋兒、耙肥腸等7款耙菜。操作簡單成本低,還具備網紅屬性,顧客點單無壓力。除牛油辣、清湯鍋外,酸辣味型的鍋底也逐漸興起。尤其#酸菜火鍋#,在某音的話題量已達1800w+,充分顯露了酸辣鍋底的潛力。首先,酸是除麻、辣、甜之外,又一有記憶點的口味,泰式冬陰功鍋底已經教育了市場;其次,現在火鍋更加注重挖掘地方特色口味,在酸辣上,就有東北的酸菜白肉鍋、貴州的酸湯鍋、海南的糟粕醋鍋底等。這是海底撈繼番茄鍋、沙棘鍋、酸菜白肉鍋之后,在最近秋季新品中推出的酸辣鍋底,由四川泡酸菜、大塊冬筍和鴨肉一起燉制。許多嘗試過的顧客反饋,解膩又開胃,滿滿的鴨肉香嫩緊實,有的還DIY了泡菜鴨湯面,酸爽過癮。依然是海底撈的新品,金黃色的湯底滿滿的都是來自四川的酸菜,還搭配有鮮嫩的黑魚片,顧客還能DIY酸湯肥牛和酸辣魚米飯。除這種金湯外,獨特的貴州紅底酸湯鍋也越來越壯大,像呷哺呷哺就在今春推出了黔味酸湯鍋,顏色鮮亮,食欲撩人,酸爽厚重中帶著一絲香辣,地地道道的貴州味道。黑金包子、神火炒飯、橋頭炒面……有沒有發現,最近,火鍋店在主食上發了不少力。這主要因為火鍋在牛羊肉、毛肚、蝦滑之類主食材上已經較難做出花樣,就算說“北緯xx來的牛肉”“高山xx米采摘的食材”,除非你強化的非常到位,否則顧客很難感知。所以大家開始從周邊產品突擊,和甜品一樣,今年主食類出了不少爆品。最初,后火鍋與成都早餐品牌“李與白”包子聯手,推出了黑金火鍋包子,黑芝麻殼原料做成的黑色,里面有肥腸、千層肚兩種口味,上桌率達到了70%。后來朱光玉又出了紅色的番茄包子,最近,筆者又發現有火鍋店出了黑金龍蝦包,上面放了剝好的麻辣小龍蝦肉,更加出彩了。拇指大小的生煎包被煎的金黃酥香,一口可以吃掉一個,重慶火鍋店還有街邊小吃都能發現它,小紅書上拇指包的筆記已有2萬+,可謂是最近的網紅爆品。也是從川渝開始流行,皮薄餡多,鮮肉滿滿看得見,有些火鍋店用“現包”來做賣點,有些則定價1元1個,凸顯超級性價比。最近筆者發現,茶飲界中巨型珍珠火了,里面的珍珠放大了5倍,看著很夸張,但很吸引人。無獨有偶,比臉大的搪瓷苕皮、一整只雞、盤龍酥肉……我們發現火鍋菜品也在流行plus、巨型系列。因為加入超大、醒目的元素,不止能提升感官刺激,讓人更易產生食欲,還給了消費者嘗鮮和性價比的概念。今年,川渝尤為流行現攤的苕皮、豆干、炸蛋,裝在比臉大的搪瓷盤里,大芊金、瑞君香、土貨火鍋等品牌都有上新。
或立式或平放在餐桌上,外形來看,一眼就讓人記住,同時明檔現攤的動作,也讓顧客有參與感。杉姐的火鍋全雞,鹵雞是提前腌制好的,雞肚子里有干花菜和小鮑魚,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在牛油火鍋里燙。劉一手新品牌劉口水耙牛肉,也上新了一整條三文魚,還有何平舅舅街市火鍋、儀表廠火鍋等都有的“大豬蹄子”,不難發現,“整只”“整個”“整條”這類巨物呈現,正在成為流行。牛肉由以前的平鋪式,都漸漸改為了現在的“立盤不倒”形式,更加凸顯牛肉的“鮮”和品質。如,蜀大俠新品琵琶牛肉,巧妙地把立盤不倒融入到樂器琵琶中;巴蜀大將,把盤子升級為plus版,成為顧客主動傳播的對象……《2022中國火鍋大數據報告》中,評選出2021年人氣甜品TOP10,其中牛乳冰位居第三名,僅次于冰湯圓,檸檬茶。今年,火鍋甜品更加內卷了,楠火鍋往“高”做,朱光玉往“厚”做,在這些品牌的帶動下,牛乳冰系列甜品更加火爆了。新鮮水果、夢龍雪糕、厚切酸奶等多種配料加入其中,價值感在不斷凸顯,同時高顏值、造型獨特、互動性強,非常利于自發拍照傳播。一層灰色的厚切酸奶,上面放著一整支的奧雪,挖開品嘗,內芯也非常“有料”,另外為了防止甜品融化之后,流淌在桌影響食欲及衛生,還特地加了金色的餐碟。朱光玉的創始人梁總告訴筆者,他們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加價值感,把牛乳冰系列做“出圈了”,除了這款全網曝光800w的椰子灰牛乳冰,還有紅絲絨、整顆芒芒等,都深受顧客歡迎。作為靠甜品收斂了極大人氣的楠火鍋,繼經典的雪山冰之后,又推出了霸氣千層冰。以冰激淋為主體的千層冰摞起來足足21cm高,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共計棉花糖、奧利奧、焦糖、楊枝甘露4種口味,非常適合和閨蜜一起分享。在“高”“厚”中間,后火鍋的黑金栗子小面冰和番茄肥牛小面冰,殺出重圍,在甜品界形成了獨有的記憶符號。“小面”端上桌,不是湊近感受到冒著冰氣,真的讓人傻傻分不清。面條部分由栗子泥制作而成,這種形態和別家立刻有了差異化。像曾經風行的盅盅火鍋、杯杯火鍋一樣,蓋碗火鍋的火爆,與當下追求性價比的趨勢密不可分。在某音上,蓋碗火鍋的話題播放量已有1000w+。它不同之處在于運用了跨界器具—蓋碗,既保留了小份制,讓顧客吃到更多的菜品,同時因為川渝一直有喝蓋碗茶的傳統,也讓這種擺盤更具文化和地域特色。這是蓋碗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了,“火鍋+茶館”模式的北步園火鍋,還有楠火鍋、朱光玉都有此類產品。經營者可以因地制宜,調配菜品,把這一九宮格當作一款性價比高的引流菜品。巴蜀大將的生椰拿鐵,椰乳搭配冷萃咖啡,配上Q彈軟綿的棉花糖,香醇濃郁,“成都”字樣的拉花設計和蓋碗茶器具,處處都透出這很成都的氣質。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9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