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皮皮魯西餐廳用了14年的商標被宣告無效。
在鄭州深耕十余載的“皮皮魯西餐廳”,在本地有很高的知名度。對于鄭州市民而言,這家餐廳吸引他們的是菜品和環境,而不是餐廳的名字。大多數本地人都知道,這家餐廳和著名的現代作家鄭潔淵的皮皮魯毫無關聯。
但在前段時間,鄭州皮皮魯餐廳使用了14年的“皮皮魯”商標被宣告無效,原因是“惡意搶注”。
因為對于很多不了解餐廳歷史的外地人來說,“皮皮魯西餐廳”的名字本身勢必會令人聯想起鄭潔淵,他筆下的“童話大王”里面的皮皮魯實在太深入人心。
在鄭潔淵的創作高峰之時,“皮皮魯西餐廳”悄然在鄭州安營扎寨,雖然餐廳極力否認“傍名牌”,但卻很難撇清關系。以“皮皮魯”當時的知名度,即使餐廳沒有在主觀的惡意搶注,但這不代表沒有造成消費者混淆的事實,以此之名,餐廳本身就面臨著巨大爭議。
事件2:張亮和張亮麻辣燙
張亮麻辣燙,我們不一樣,這家在全國連鎖超過100家的麻辣燙餐企,此前也陷入了侵權的風波之中。在2017年時,藝人張亮將張亮麻辣燙告上了法庭,原因是他發現在內蒙古財經大學的食堂門口和食堂的二層開張了一家“張亮麻辣燙”,并且在餐飲窗口內的墻面上則使用了他和兒子天天的合影。
于是便將經營該食堂的內蒙古浩翔餐飲有限責任公司、開設該食堂的內蒙古財經大學以及“張亮麻辣燙”全國總代理哈爾濱市張亮餐飲有限公司訴至法院,索賠180多萬。
此事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圍觀群眾亦分為正反兩方,一方覺得張亮麻辣燙商標注冊符合中國的法律法規,并且張亮的名字并不具有唯一性。一方則認為張亮麻辣燙確系使用了張亮的肖像進行宣傳,已經侵犯了肖像權。
截止小編撰稿前,未搜索到此次事件判決結果。
但在這里,可以看到張亮麻辣燙對商標所有權的重視,其公司不僅將品牌“張亮”、“張亮麻辣燙”注冊成了商標,還防御性的注冊了“張亮麻辣”、“張亮麻辣燙ZHANGLIANG”、圖形“張亮”以及宣傳語“我們不一樣”等商標。
無論最后判決結果如何,張亮麻辣燙對商標的重視和保護力度,還是值得學習的。
在餐飲行業,不注重商標的企業遠不止“皮皮魯西餐廳”一個。同樣,因為不注重商標而導致“嚴重”后果的案例數不勝數,像此前皇茶在企業蒸蒸日上,大紅大紫的巔峰,選擇將改名為“喜茶”,為何?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皇茶的商標注冊不成功,山寨抄襲嚴重,最后只能忍痛改名。除此外,還有像綠茶餐廳、呷哺呷哺、井格火鍋等由于商標注冊問題被山寨抄襲,甚至被迫更名的案例不勝枚舉。
那么,餐飲企業在注冊商標之前,應該注意哪些事情?
做連鎖餐飲,商標注冊是第一位。商標作為餐企的無形資產和經營資源,餐企要擴張,要做的是保護好企業的經營資源,如此一來,才能不斷的擴張,不斷的規模化。
總結一下,商標注冊共有以下4大原則:
(1)品牌、產品名注冊原則
以麥當勞為例,其注冊的有效商標是639個,且將每一個產品都注冊成為商標,這也是麥當勞連鎖店遍布全球,卻沒有被侵權的原因,因為麥當勞做好了這個保護體系。
(2)防止品牌耗散,防御性保護原則
以阿里巴巴為例,據了解當初在注冊商標時,有人搶注了阿里爸爸,于是他們向別人買回阿里爸爸,同時也把阿里媽媽、阿里叔叔等進行注冊,這就是防止品牌耗散,防御性商標的注冊。還有大家都熟知的小米手機,帶米字的商標被雷軍注冊了一千多個,如蝦米、大米、玉米、米飯等等,這也是一種自我防御的手段。
(3)橫向一體化,企業內部價值鏈保護原則
上海中申律師事務所創始人郭霽認為,餐飲企業要保護好我們的品牌,要考慮一下品牌的橫向一體化,會涉及到哪些類別。如果你沒有這些商標保護,別人去搶注的話,就是你侵權了。
譬如井格,原本叫做寬板凳,2011年的時候,很多影視明星到它的店里吃火鍋,并分享到微博,那時候寬板凳一下子火了,當時寬板凳的老板王一達并沒有注冊商標,后來反而被他的高管搶注了,還挖了一些人到外面放開加盟,等到王一達想去做加盟的時候,反而變成他侵權。
所以,餐飲人在投資自己的品牌,在注冊商標的時候應該進行一個管理品類保護的原則,而單純的43類、35類①是遠遠不夠的。
(4) 縱向一體化產業延伸保護原則
在縱深產業鏈里,要看企業可能往哪些產業鏈發展。連鎖品牌作為一個集團公司,肯定會孵化子公司,這就是縱深產業鏈的延伸。那么,餐飲人在剛創品牌的時候,就可以想象一下品牌的基因可能會往哪方面發展。
很多品牌,往前一步是餐飲企業,往后一步是食品企業甚至是食品機械加工企業。比如眉州東坡,他們有很大的食品加工廠,他們的香腸和醬料在商標品類里已經是跨類別了。所以,在注冊品牌和商標的時候,眉州東坡要考慮一下縱向一體化的品牌注冊。
記者在庫標網上查詢得知,包括餐企和食品企業在內,北京眉州東坡酒樓的注冊商標共有456個,而早在2015年,眉州東坡便把眉州東坡香腸、眉州東坡肘子、東坡肥腸、東坡泡菜、東坡扣肉等一系列產品進行了注冊。
(1)著作權
一旦作品創作完成,就已經擁有了法律保護的著作權,它不需要經過注冊,也不需要經過國家的任何部門申請,這是著作權的特性。但并非因為著作權本身擁有的特性就能放任其不管,餐飲人應該要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登記,以國家政府機構的登記證書作為背書,以免等到侵權時,想要證明自己的著作權比別人的早會比較難。
(2)專利
很多餐飲人認為中國餐飲歷史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寶,又怎么會有專利?其實不然,專利權分為三種:外觀設計、實用新型和發明。當下餐企都在講究創新,從外觀上、吃法上到餐具搭配上,每天都有可能產生一系列的無形資產。
(3)域名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但凡有點規模的餐企都會擁有自己的官網,那么這里就牽扯域名。域名是一個網站的“大門”,它對于需要和不需要的人來說,呈現兩種不同的價值。需要它的人覺得價值連城,不需要的人視為糞土。
小編曾在域名行業呆過兩年,見過的關于域名的事件太多了,樂視6000萬購買了le.com,小米科技3100萬購買mi.com,奇虎360花了1.1億購買360.com。這些曾經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它真實存在著。
域名有一個特性,就是他的價值會跟隨您的企業品牌提升而提升。在某一行業,某一品牌的影響力越大,公司規模越大,與其相關的域名價值就會水漲船高。所以如果可能的話,還是盡早將與自己品牌相關的域名保護起來。
結論:商標保護切勿緩,著作權益要留心。專利申請需在意,域名注冊要趁早。
科普 ①在餐飲行業里,43類商標和35類商標都是核心商標類別。43類是最先考慮的,提供食物和飲料服務;而35類是萬能類,所有的實業企業都應該注冊,這也是35類商標小類里面是特許經營的類別,只有注冊了35類,餐企才可以做連鎖加盟發展。 然而做餐飲又遠遠不止這兩類,比如服務員的服裝、帽子以及餐盤和套具,在商標品類里不屬于同一類別,服裝是25類,而餐具屬于16類。 郭霽認為,餐飲企業要保護好我們的品牌,要考慮一下品牌的橫向一體化,會涉及到哪些類別。如果你沒有這些商標保護,別人去搶注的話,就是你侵權了。 所以,餐飲人在投資自己的品牌,在注冊商標的時候應該進行一個管理品類保護的原則,而單純的43類、35類是遠遠不夠的。 ☆
延伸閱讀-熱門推送:
海底撈組織變形記?讓員工為自己而戰!
淺談智能會員營銷在餐飲收銀管理系統中的應用
觀察了這些餐廳走下坡路的情況,發現其中的道道并不簡單
抖音空降,連海底撈都抵擋不了,你的餐廳也跟風了嗎?
從鄂湘情、俏江南興盛衰落來看,餐企經營的本質是什么?
第六屆“2018”創新餐飲風暴會在武漢圓滿落幕
聚食匯·智慧云V7.1新鮮出爐!各位老板請看過來!
延伸閱讀-商家大閱兵:
休閑創意類|中式餐飲類|火鍋燒烤類
延伸閱讀-會員營銷實戰:
閨蜜鮮森|牛炙烤肉|湘廚飯店|皇牛壹號|南粵乳鴿|潮德阿水|蠔之味2|胖小廚|太康姐弟倆|小麥町2|過鍋癮|Amy越南餐廳|新悅茶餐廳|遇見烤魚4|大牛火鍋|蠔之味1|遇見烤魚3|小麥町|巴人火鍋|春潤四季|花椒遇見辣椒2|恩典榴蓮披薩|小雞部落2|遇見烤魚2|額爾敦傳統涮|海鄰家|潮小棧|銘咖咖啡|花椒遇見辣椒1|小雞部落1|遇見烤魚1|香家火鍋|牛人日誌|源楊記
延伸閱讀-城市論壇:
天津|廣州|深圳|北京|上海|趙子坤|哈楠|左飛林|許捷|鄭德安|李政羲|顧亮|呂強1|呂強2|金勇|許戰海|趙志強|周建祥|鶴九|遲煥濤|黃成鋒|何鑫
延伸閱讀-百城合伙人:
西安|沈陽|南昌|石家莊|成都|蘇州|杭州|長沙|鄭州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