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標 題 下 藍 字 關 注 餐 飲 第 一 新 媒 體
第 1436 期
這是一個極致平效的樣本。
成立之初,創始人用幾個“摳門”技巧,讓60平米小店創造出300平的利潤。兩年不到,他已將小品類快餐烤肉飯,發展成為北京家喻戶曉的中式快餐品牌,全國開出172家店,不到兩年獲得3輪融資。
更牛的是,不靠三大平臺靠微信就能留住客戶。他是怎么做到的?
”
■餐飲老板內參邵大碗發自北京
樣本介紹
品牌:KAO鋪
創始人:呂強
創業經歷:呂強是有14年餐飲經歷的“老炮”。他選擇品質保持最久的烤肉飯作為經營品類,運用一套互聯網打法,多管齊下,將一份12元的烤肉飯打造成爆品,不到兩年獲得3輪融資,融資金額3000萬,全國開出172家門店、歐洲4家。
01
選品訣:
不跟風爆品,去打造“潛力”爆品
▼
在做KAO鋪之前,呂強一直在做日式餐飲供應鏈。有了那段創業時期的經驗積累,他在做KAO鋪時有了更大把握。
從開始立項到獲得投資,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效率高得驚人。而說起為什么選擇烤肉飯這個品類,呂強向內參君展現了他“技術男”條理清晰的一面。
“選擇烤肉飯就是因為它的品類基因,無論從外形還是味道上來說,它受時間的影響是最小的,很適合外賣。”看似簡單的背后,呂強還有多方面的考慮。
首先,不能跟風做爆品。因為爆品是一個結果,不是一場商業的開始。
“餐飲業的爆品是有生命周期的,很難超過5年。跟風做爆品,無異于投身一場紅海,但瞄準市場去開發新爆品,就不一樣,它會有很多可能性。”當餐飲人爭相在越來越熱的品類中攻城略地時,呂強選擇了尚為藍海的烤肉飯。
其次,選擇一個有“爆品基因”的品類去開發。
如果一個品類有龐大的客群基礎卻沒產生一個頭部品牌,或者它產品易標準化、可復制程度高,又或者它社會認知度廣、市場教育成本低,那它就有所謂的“爆品潛質”。
“縱觀市場,烤肉飯曾是一個常出沒于美食街、不受老板關注的品類。它有市場認知度,但沒有品牌,最難得的是它易標準化。”顯然,烤肉飯有天生的爆品基因。
最后,它經得起配送時長,易運送,適合做外賣。
因為前一次創業經歷,呂強發現,外賣的生命線完全掌握在配送時間上。“時間長了,品類的味道很受影響,顧客體驗也不好。但烤制品,無論從外形還是味道上來說,受時間影響是最小的。”
而米飯套餐又是中餐外賣中最常見的,顧客對米飯的包容度很強,產品只要不難吃,就能成功,試錯成本相對較低。
02
定價訣:
用超高性價比套餐引爆品牌
▼
在認識產品前,用戶先看到的是價錢,而高性價比是決定用戶是否會選擇嘗試的重要因素。
呂強瞄準白領和學生這一客群,推出“12元午餐行動”——以超低價,迅速拓展客群。“火爆單品容易增強品牌記憶點和影響力,一款能引流的產品就是最好的廣告宣傳。”
靠這份12元的烤肉飯套餐,KAO鋪一家60平米的門面創造了日流水1.5萬元、月利潤8萬的業績。
在KAO鋪這一品牌出現前,這個有著天生“爆品”基因的烤肉飯品類還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品類在發展,卻緩慢向前。而當名聲打響,資本也開始向呂強伸去橄欖枝。
03
核心武器:
把顧客變成“店鋪合伙人”
▼
說起為什么會被資本青睞,呂強謙虛笑稱:“大概是投資人覺得,我呂強雖然掙不了大錢,但能做到不賠錢。”
實際上,從一開始,呂強想到用“預售實現預訂”這一打法時,KAO鋪就穩賺了。
這是KAO鋪的核心競爭力,呂強從未向外透露過。
“我們微信上的交易額占總交易額的43%,不依托三大外賣平臺,我們自己就能留住客戶。”呂強所說的,是他的線上方法論——把“用戶儲值”變成“店鋪合伙人”。
“用儲值發展會員的商家太多了,我們不是簡單粗暴地讓顧客存錢,而是換一種說法,讓顧客變成我們的合伙人,他們儲值我們返現。現金的驅動,會讓他們主動向周圍的朋友推薦來我家吃飯。”
呂強介紹,“店鋪合伙人”有三個玩法:
1、儲值返現:讓顧客占到便宜還想不停占
“只有把錢存在這,才能有機會讓他來KAO鋪吃飯。”在呂強看來,會員制是留不住人的,得抓住他的錢。
KAO鋪每家店都招募了自己的店鋪合伙人,入伙費1000元。
說白了,就是存了錢的會員。但不一樣的是,他們能得到來自KAO鋪的分紅。半年內,當初顧客存下的1000元將分6次,返還到顧客賬戶余額中,每個月返220元。算下來,存1000元,半年后能得1320元。
“吃飯還能掙錢,顧客會有一種‘占到便宜’的心理。”呂強總結到,“消費者不喜歡‘便宜貨’,但喜歡‘占便宜’。”而優惠是品牌脫穎而出的關鍵,要讓顧客感覺“占到了便宜”還想“不停占”。
2、消費返點:讓顧客自發成為“推銷員”
“成為合伙人后,每單能返點10%。”呂強介紹。
“用戶還有一種心理——既然錢在里面,他會希望這個錢能迅速回來。所以他會向周圍的朋友推薦下單,通過他生成一個二維碼,成一單他就會得到10%的返現。”相當于一份12元的烤肉飯,合伙人向朋友推薦并下單成功后,能得到1.2元的返現。
“如果他能帶著朋友一起吃,吃到1萬塊,就能回本1000塊錢。”呂強說,這樣的邏輯下,他和朋友吃,也是在幫店鋪做宣傳,就自發成了“推銷員”。
3、跟企業OA建立聯系:做“呼叫中心”的生意
在市場調查中,呂強發現,除了寫字樓的白領,呼叫中心是快餐最集中的需求地。
比如房地產中介、客服接線員,他們通常會有更長的工作時間,“我們和這種企業對接,接手他們的團餐。給員工8.8折,企業還能通過團餐預定情況,了解到員工的出勤信息。”
通過微信店鋪合伙人,目前KAO已經有了172名合伙人,而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擴大。
【小結】
▼
至今仍不乏傳統餐飲人對“互聯網餐飲”嗤之以鼻,認為都是“虛招子”。而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互聯網提供了無限可能,尤其在餐飲業的三高一低下,是成倍數提高平效、幾何級放大品牌影響力的利器。
就像呂強所說,互聯網絕對是個助推器,好品類只要稍加運作,很容易成功。
中國互聯網第一份
基于真實交易數據的行業報告
一份值得研讀一年的餐飲大數據報告
百勝、海底撈、西貝、真功夫……都在看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解讀版
訂閱方式
· END·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師麗丹 視覺|陳曉月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火鍋細分頭牌|最牛火鍋一條街|外賣村 樂凱撒概念店|黑龍江“店王”|餐飲人不易 定價邏輯|多胞胎方法論|餐廳排班 深圳餐飲|廣州餐飲|外賣污染論 彩泥獲投資|星巴克選址大法|火鍋神器 餐廳品控手冊|“失重餐廳”黑科技|餐企賣月餅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