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這種魚,真的有壯陽功效嗎
▼
?
在回答上面的問題前,先為大家介紹一下馬鞭魚的相關知識。
馬鞭魚又名煙管魚、火筒、火管、鮹魚,因為體型細長、形如馬鞭而得名,長得十分豪放。
馬鞭魚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細長的外形。如圖,馬鞭魚體形呈鞭狀,較為平扁,一般體長70-100cm,最長可達200cm(真馬鞭長60厘米左右)。
馬鞭魚無鱗,全身呈桃紅色或淡紅色,這種紅色非常誘人,甚至被形容為“紅珊瑚做的鞭子”。
馬鞭魚的整魚可以分為兩部分,從嘴到頭為一部分,最主要的就是那個形如長煙管的嘴,其嘴為管狀硬骨,沒有食用價值;魚身則是另外一部分,有明顯的側線,不過深叉形的尾柄部也是無肉的,可食用部份只有魚身中段。
▲馬鞭魚凍
▼
?
馬鞭魚是一種生活在熱帶及亞熱帶近海中下層魚類,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黃海、東海及南海等沿海地區,盛產于福建、江浙一帶。
如今市面上能買到的馬鞭魚一般分三種,新鮮捕獲的、經過漁民腌漬或煙熏的,價格十分實惠,適合用于餐廳的特色菜。
▼
?
中醫自古便有“以形補形”之說,在沿海民間就傳說馬鞭魚有壯陽補腎的功效。事實真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馬鞭魚雖然形似馬鞭,其實只是一種長相奇特的海魚,和壯陽毫無關系。
不過,馬鞭魚還是有其特殊的功效。馬鞭魚有清熱利尿、抗癌防癌的效用,曬干后還可用于治療腎炎和食管。
▲馬鞭魚湯
▼
?
馬鞭魚為味美刺少的食用魚,其油脂含量很高,但愛吃的人還算不少。
馬鞭魚的烹飪手法較多,可以制作刺身、燒烤、燉煮,油炸和紅燒亦可,在福建沿海則一般采取醬油水的烹飪手法。
馬鞭魚的做法主要分兩種,第一種是直接烹飪,第二種是脫水一夜后再烹飪。
直接烹飪
?
蒸制、燉煮、刺身等手法適合用來烹飪新鮮的馬鞭魚,馬鞭魚洗凈后將頭部和尾部去掉,只取中間部分,改刀切段,放置碟中入蒸柜蒸制,成菜肉質緊實,色澤潔白,質量較好,具鮮對蝦的口感,十分清鮮爽口。
▲蒸制馬鞭魚
而在福建沿海,當地更偏愛于采取醬油水燉煮的烹飪手法。此方法較為簡單,只需將洗凈改刀后的馬鞭魚放入燒滾的醬油水中,蓋上鍋蓋燜煮3分鐘,待汁水再次滾開即可。
▲醬油水煮馬鞭魚
?
除了以上做法,還可取砂鍋,倒入少許油,鋪姜絲及蒜瓣,把改刀好的馬鞭魚加鹽腌制片刻,平鋪在姜蒜之上,再剪入少許辣椒干末,加蓋熗熟。
熗制的全程無需加水,利用魚肉在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水分烹煮,以中火燜熗10分鐘左右即可。熗熟的馬鞭魚肉潔白鮮香且保有水分,魚肉不會過老,肉質細嫩,鮮香爽口。
另外,馬鞭魚刺身在日本料理里屬于刺身中的極品,將洗凈的馬鞭魚去除頭尾,改刀切薄片即可。其肉質極其細膩綿軟,清甜鮮美。
▲馬鞭魚刺身
脫水后烹飪
▲脫水中的馬鞭魚
如果用于燒烤,脫水后烹飪將馬鞭魚清理好之后,腌鹽,晾曬一天;第二天,水份流盡,用海鹽涂抹魚身,即可用于烤制。
烤馬鞭魚與烤青花魚的過程類似,待表皮變黃、肉色變白,即可配以檸檬汁上桌,由于烤前已用海鹽涂抹過,在烤制過程無需添加調料。
地方特色做法·醬油水煮 醬油水做法簡單,只需將辣椒、姜、蒜、蔥白爆油鍋,聞到香味后,依次放入料酒、足夠的醬油(無需放鹽)、水(水量為可以蓋過主料),燒滾湯汁,即得醬油水。 醬油水做法不但適合用于馬鞭魚,還適用于其它海鮮和魚類。
你有做過這種魚嗎?
歡迎留言分享做法。
點擊下面名片 看更多精彩內容 ▼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4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