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的湖泊眾多,可以說每個地區都可以養殖魚。但是千島湖這個地方不同,千島湖水在中國大江大湖中位居優質水之首,是國家一級水體,不經任何處理即達飲用水標準,所以被贊譽為“天下第一秀水”。水質好,養殖的魚品質自然特別好,尤其是花鰱魚,更是無可挑剔。而且近幾年來,國家對千島湖的養魚戶進行了規范和整改,所以在千島湖所有魚的養殖過程都是可以追溯的。
小貼士
2招辨識 真假千島湖魚
現在,市面上銷售千島湖魚的供貨商不在少數,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千島湖魚。那么如何辨別真假千島湖魚呢?介紹兩個小方法:
其一 正宗從小在千島湖水域自然長大、不吃任何飼料、靠吃水域中浮游微生物長大的魚,其生長周期一般為2-3年以上,屬純野生魚,其肉質鮮嫩且有韌性,而且幾乎沒有泥腥味。而大多數魚販子從外地養大后運到千島湖短暫喂養的魚,由于生長時間短,所以肉質粗,味淡,往往還帶有腥味、泥土味。
其二 從表面上看,正宗的千島湖魚頭大、身小,頭部烏黑光亮,魚鱗都是深黑色的,魚嘴短而鈍圓。而假冒的魚肚子大,頭部粗糙且帶有白花點,魚鱗呈現黃色,魚嘴相對比較尖。
梅雨季節 魚頭略帶腥味
雖然說千島湖的魚品質上乘,但是在每年的梅雨季節,魚的品質就會略差一些。因為這個階段,雨水量比較多,其他湖的水就會流入千島湖,從而影響到湖內的水質。因此,這個時候捕撈上來的魚多會帶有輕微的腥味。因此,我們都是將魚買回來以后,先放入魚缸內多養幾天,這樣魚的腥味就會慢慢被消耗。
2
與其更好 不如不同
從我們做廚師那天開始,就沒有離開過千島湖花鰱魚。我們秉承“與其更好,不如不同”的原則,不斷對魚頭做法進行微改良和調整。魚頭的做法有很多種,比如紅燒魚頭、濃湯魚頭、生啫千島湖大魚頭、蔥油千島湖大魚頭、茄子毛豆燒魚頭、粉皮燒千島湖魚頭、千島湖魚頭湯……
經過了二十年的廚藝歷練,我們對千島湖魚頭的烹調方法越來越專業,也越來越專注。我們結合千島湖本地的魚頭做法以及上海人的飲食喜好,研發了千島湖柴火魚和金湯千島湖魚頭兩大拳頭菜品。這兩大產品一出,食客好評如潮,很多人都說:吃了那么多年的魚頭,姜君的魚頭口味最好。除了老百姓認可外,不僅千島湖本地的同行紛紛來學習,就連江浙和上海的同行也紛紛來取經。
3
選魚 7斤-8斤的最鮮美
市面銷售的千島湖魚小的有三五斤重,大的有十幾斤重,那么多大的魚才是烹調的最佳選擇呢?一般來說,一條魚的重量控制在5斤-10斤比較好。魚重低于5斤,肉質太嫩,魚肉中的呈味物質不足;魚重超過10斤,魚肉就會比較老。
對我們而言,一條整魚在7斤-8斤時烹調效果最佳,也就是說它的魚頭在5斤-6斤時做出來的菜肴味道最好。
4
3條經驗 魚湯魚肉兼顧
在千島湖,本地人烹調魚頭的方法比較簡單:魚頭用油煎香后,倒入沸水,加入土醬等調味料大火燒制即可。做好的魚肉質非常鮮美,但是魚湯味道就欠佳,因為千島湖本地人的習慣就是只吃魚頭不喝湯。但是上海的本地人吃魚頭都是要喝湯的,這就給我們烹調魚頭提出了新課題:魚頭入味了,魚湯就有點咸;魚湯恰到好處,魚肉就不夠入味,我們該如何平衡?
我們對魚頭的做法進行了反復的試驗,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既要魚肉鮮美又要魚湯夠味。在試做的過程中,我總結出四點心得:一是魚肉改刀后,一定要加入少許鹽和高度白酒略微腌制,然后油煎;二是魚在燒制過程中,一定要加入東古一品鮮醬油,它可以讓魚肉更加鮮美;三是除了加入千島湖的土醬外,我們還加入了白芷、紫蘇、野山椒等調料,讓魚肉的味道更加有層次;四是魚的燒制時間一定要恰當,既要煮出魚的呈鮮物質,又不能讓呈鮮物質完全融入湯中,所以我們采用大火燒制的方法,燒制時間約為8分鐘。
5
銷量冠軍—金湯千島湖魚頭
初加工 : 千島湖花鰱魚魚頭1個(重約2.5千克)洗凈,從下巴處切開但不要切斷,挖去魚鰓,洗凈。
熟處理: 鍋內放入菜子油和熟豬油各5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魚頭,中火煎至兩面金黃,烹入高度白酒50克祛腥味,倒入千島湖土辣醬30克,姜塊50克,大蒜子10個,鮮小米辣、野山椒各15克和香料(八角1顆、白芷1克)煸香,倒入燒沸的農夫山泉2.5千克,大火燒開,持續大火加熱8分鐘,下入調料(鹽10克,東古一品鮮15克,白胡椒粉5克,紫蘇葉3片)調味,出鍋裝入容器內上菜。
備注 : 柴火魚的做法跟金湯千島湖魚頭的做法幾乎是一樣的,不同之處在于柴火魚是整條(魚頭和魚身都切成大塊)用土灶來烹制的,而后者只用了魚頭的部分,魚身經過腌制后風干,用來做醉魚。
出鮮 4個細節
01
現點現殺確保新鮮
為了確保菜肴的品質,魚我們都是現點現殺的,絕對不會提前宰殺,更不會從市場上購買已經分割的魚頭。魚,我們每兩天進一次貨,若是大批量進貨,魚在暫養過程中是不進食的。長期不進食的話,魚就會越來越瘦弱,魚肉的脂肪被大量消耗,再用來烹調鮮香味和口感都會大打折扣。
02
菜子油:熟豬油=1:1
以前烹調千島湖魚頭,我們也是選用混合油,只不過熟豬油和熟菜子油按照1:2的比例混合,足量的熟豬油可以使菜肴香味更足,湯汁更濃稠。隨著食客的口味喜好發生著變化,太過濃香或者太過油膩反而影響魚頭的本味。因此,我們將熟豬油和菜子油的比例調整為1:1。切記一定要選擇熟菜子油,因為生的菜子油有很重的異味,不容易去掉(熟菜子油的加工方法:將菜子油放入鍋中,小火加熱至油開始冒煙,離火放涼)。
03
土醬炒制 味道更棒
烹調魚頭,我們選用的是自制的辣醬。它是將淳安本地的辣醬和郫縣豆瓣醬炒制而成的。炒制方法非常簡單:取淳安土醬和郫縣豆瓣醬按照1:1的比例混合,用絞肉機粗絞一遍,取出。鍋內放入色拉油1千克,燒至四成熱時,放入粉碎后的醬料5千克,小火炒干醬料的水分,離火即可。
制作:淳安土醬的主料有大豆、面粉、辣椒,輔料有生姜、大蒜、茴香、白糖、白酒等,經長時間發酵而成。做好的醬料口味香辣,帶有比較突出的大蒜的味道,這是制作千島湖魚頭最重要的調味料,也是其他辣醬所不能代替的。
04
沸騰的農夫山泉
以前烹調千島湖魚或者千島湖魚頭,我們使用的都是沸水,現在我們將自來水換成了品質更出眾的農夫山泉。它口味清甜,不含漂白粉等堿性物質,用來燉魚或者魚頭,更有特色且口感也會更出眾。這里特別要說明一點:農夫山泉必須燒沸后才能用來燉魚或者魚頭,這樣熬出來的湯才能顏色奶白,湯汁比較“厚”,而冷水熬出的湯只能用潔白來形容,而且湯比較“薄”。
05
祛腥 3點心得
心得1 先去“核桃肉” “核桃肉”是魚鰓附近的一塊肉,這塊肉是魚頭上最腥的部位,而且里面含有很多雜質,烹調的關鍵就是先去掉“核桃肉”。除了千島湖魚頭外,其他的魚的魚鰓旁也有這塊肉,去掉后魚肉的腥味就會大大減弱。
心得2 再去腹黑膜 雖然千島湖魚的養殖環境非常好,但是魚腹內也是有黑膜的,在烹調前一定要將黑膜搓掉,這樣就能進一步祛腥。
心得3 白芷紫蘇遮異味 在魚頭的烹調過程中,除了加入常規調料外,我們還加入了白芷和紫蘇。白芷、紫蘇均有祛腥遮異的效果。
06
火候 大火8分鐘
以往,很多廚師在烹調魚頭時,耗時都比較久,一般5斤-6斤重的魚頭燒制的時間一般為20分鐘-30分鐘。因為大家認為燒制時間不夠,菜肴的香味就不夠濃郁。而我們燒魚頭,只用8分鐘,而且必須是大火燒開湯汁后持續大火加熱8分鐘,燒制的時間太長,魚肉的精華就會全部融入到湯汁中,魚頭和魚肉吃起來香味就不夠濃郁。
點擊下列二維碼,直接訂購東方美食各類雜志
《餐飲經理人》
《烹飪藝術家》
網廚卡
訂購熱線+微信:13331083197
早訂閱,早受益!
豐富禮品抱回家!
先到先得,贈完為止!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