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改變品牌命運的學習平臺
目前的餐飲市場,以“消費者”為主體的需求導向,正在取代“產品”導向和“銷售”導向,由于消費者的需求呈現多元化,餐飲經營行為也應隨之調整,針對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在迎合中改善,在變化中創新。
70后成熟穩重,人際交往廣泛,崇尚理性消費,對品牌有較高忠誠度。80后經濟獨立,開始注重品牌消費。他們很多時候就餐不在菜品本身,而是在消費一種生活方式、個人特色和個人體驗。90后年輕富有朝氣,追求斑斕和潮流。對菜品價格比較敏感,對打折和優惠活動有強烈興趣。崇尚提前消費,屬于沖動型消費。
因此,對于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餐飲經營者就要不同對待。如何對不同年齡段的消費群體加以理性的引導,進而激起這些消費群體的購買欲?雅座數據分析部,根據超過5000+萬的餐飲門店會員數據,持續研究2014全年的消費記錄,得出不同年齡會員在消費次數上的具體區別。
數據顯示:少年(1-19歲)會員的平均消費次數為1.94次,青年(20-39歲)會員的平均消費次數為2.06次,中年(40-59歲)會員的平均消費次數為2.70,老年(60-99歲)會員的平均消費次數為3.06次。總體來看,年齡越大的消費者平均消費次數越高,消費超過2次的會員占比顯示,老年人居高。消費1次的會員占比顯示,少年群體高于其他年齡群,表明年齡越小,隨機性消費越多。
不同年齡段會員消費次數的影響因素有二:忠誠度和消費總次數。從忠誠度的角度猜測,越年輕的會員選擇越多變,越喜歡挑戰不同口味的餐廳;年齡越大,對餐廳的忠誠度越高。從消費次數來看,中老年會員可能更傾向于在工作和居住周邊的熟悉的餐廳消費。
根據不同年齡段消費者的特性,發現中老年會員忠誠的可能性更大,消費頻次較高。特別是對小區周邊的餐廳,建議餐飲經營者注重對中老年消費者的關懷和服務,更容易獲取中老年群體的忠誠度。對于年輕消費群體,應盡量采取新奇個性的營銷方法,拉動消費。餐飲經營者要因人而異,精準營銷,逐步搭建獨立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會員營銷體系。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