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本文,火鍋餐見盤點出火鍋店5大新消費場景,希望帶來啟發。
近日,大龍燚在上海開啟首家天臺露營主題火鍋,和往日大龍燚的風格差別很大。
打卡的網友說,店內是各種的老成都市井煙火氣,最適合拍照留念,天臺是一頂頂小帳篷,每頂帳篷門口掛著小燈串,火鍋擺在里邊,氛圍感十足,也是情侶約會的好地方。
據服務員小姐姐說,露營帳篷位置有限,搶購火熱,需要提前一周預約。
其實,大龍燚火鍋今年曾幾度推出露營主題禮盒套餐,在不同城市也推出露營相關主題的門店。又如珮姐、川西壩子、大斌府等,也都解鎖了“露營、踏青、郊游”等多種場景,推出相關外賣套餐。
更有甚者,如臺北路上的頂鼎灶瓦碳老火鍋,直接融合當今大熱的露營風,在街道邊上就搭起了帳篷,營造出一方世外桃源。
三五好友窩在其中涮火鍋,帳篷外車水馬龍,帳篷內火鍋沸騰,氣氛感十足。
?
當出遠門、去旅游成為了一種困擾,選擇近郊露營、帳篷則成了最后的倔強。從遠行到近郊,從近郊到街頭,從街頭到天臺,以及帳篷火鍋、露營套餐等等。
把火鍋從室內搬到室外,甚至帶向露營,尤其是像大龍燚這種在原有基礎上“加點場景”,還算比較容易。困難在于,如何能在食材、鍋底本身保證原有的風味。
所以,餐飲人還需根據實際情況嘗試搭載這趟車,切不可大范圍冒進。火鍋人要做的則是,為消費者尋找更合適露營的食材、鍋具、攜帶方式等等,有表也得有里。
今年8月,火鍋餐見發現鄭州正弘城新開了一家怪小二現烹牛蛙火鍋,有意思的是,整個門店采用的是地鐵風的裝修。
?
排號處,像是售票口,進店口像是地鐵閘機,在店里,內墻做成地鐵的樣子,電子屏做的玻璃窗上,一直在飛快閃過重慶美景;
?
還有“沙坪壩站”、“長江索道”、“勒是霧都”、地鐵線路圖以及各種走心文案做裝飾,無不彰顯著重慶未味道,吸引了大批年輕人排隊打卡。
可是,哪里又僅僅只是地鐵風格呢!火鍋巴士風、落日天空餐廳營造的飛機打卡場景等等,更是層出不窮。
2022年5月,由大龍燚和歡樂派KTV聯合打造的全國首輛火鍋主題巴士在成都正式上線。火鍋巴士票價89元,每票可支持2~3位消費者用餐。一邊吃火鍋,一邊領略沿途夜景,營造出“美食+交通+旅游”跨界融合的夜間消費新場景。
?
今年進入秋冬之際,“圍爐煮茶”迅速火遍了全網。截止目前,某音上,它的話題量已達到10億+,某書上,甚至成了官方話題,話題瀏覽量達近千萬+,筆記也達到了5W余條。
?
可是,圍爐煮茶真的百搭,屬性極其強,因為燒烤、火鍋、小吃等一聞其聲,紛紛都加入到了其中。
前不久,重慶的云端野炊營地推出的“圍爐火鍋宴“,就同時滿足火鍋、燒烤、煮茶、燙酒、取暖五大需求,相關宣傳內容在社交平臺上非常吸引眼球。
?
據了解,在上海、廣州、成都等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圍爐煮茶的熱度正不斷攀升。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圍爐煮茶看似搭建成本很低,儀式感很滿,但痛點也不少。
首先,圍爐煮茶的范式性價比不高。第二,圍爐煮茶消費時間長、翻臺率低。特別是室內的圍爐風,很多店鋪會選擇”限人” ”限時“。
?

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小紅書上,已經有博主開始分享自制圍爐煮茶的帖子,號稱“百元搞定圍爐煮茶”,還會附上物美價廉的所需商品的鏈接。
?
所以,當閑適、恬淡的圍爐煮茶,遇見熱鬧沸騰的火鍋,到底能沖撞出激烈的火花嗎?
火鍋餐見倒是并不看好。畢竟氣質差別太大,圈子不同,屬性有別。況且在價格高昂和消費時長上,對餐飲人來講,并不是好的選擇,可以參與,切忌不能融合。
但是在戶外,火鍋人倒是可以把火鍋摻入到圍爐之中,一方面增添圍爐特色,另一方面,為火鍋戶外化如何更便利、更劃算做出探索,倒是十分有意義。

翻版“文和友”
掀起一波沉浸式場景風潮
當老式的四方桌、長椅子、舊電視、煤油燈等出現在街頭,你是不是覺得瘋了?
?
當一個擺滿琳瑯滿目商品的復古式空間里,出現一條頗具老重慶風貌的公路夜市,你是不是驚呆了?
?
仔細一看,是一回事,這就是火爆的萍姐火鍋公路夜市。火鍋店1:1地還原重慶老城的風貌,再現了街頭夜市的繁華。小吃、甜品、燒烤等重慶知名小吃,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屋內,打造了一個沉浸式的場景體驗。就這樣,萍姐火鍋公路夜市,引爆了成都的火鍋市場。
另外,北京的行運打邊爐,融合了香港街頭的排擋風,將其搬進室內。放眼望去,廣告吊牌、霓虹燈裝飾、八九十年代的當鋪、金店,元素滿滿,消費者直呼在店內營造出了一個“小香港”。
?
當然,最接地氣的,還得是重慶的超級楠火鍋,在筒子樓里直接開了起來。
?
廢品站、藏書閣、小賣部、老式陽臺等等,直接在樓內打造出了檔口夜市,與顧客更接地氣地互動了起來,屬于勢必將沉浸進行到底的典范。
細細觀察,萍姐火鍋公路夜市、超級楠火鍋的筒子樓內檔口風、行運打邊爐的“小香港”場景,其實都屬于火鍋界mini版的“文和友”。
在樓內、室內以火鍋為主,打造出一個餐飲生態,做到相互引流,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無疑來講,這做法為沉浸式餐飲做了典范。所以,沉浸式餐飲,打造火鍋生態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風口呢?我們拭目以待。

晚間一到,柵欄一圍,桌子一擺,麻辣火鍋搞起來,靜與動、安靜與熱鬧的碰撞,極其有韻味。
付一八火鍋,一家開在工地旁邊的火鍋店,店內墻面斑駁,二樓有十幾張矮桌子,依次鋪開,上邊簡單搭個棚,號稱“工地食堂”。
?
就是這樣一家火鍋店,消費者抱著“越是難找,我越要去吃;越是簡陋,我越要去打卡”的心態,結果每天下午4點營業,5點半就得排隊。
類似這樣的火鍋店,其實還有很多,比如合肥的吃皮火鍋店、北京的就三桌涮肉館等。他們都是拴住了小眾人群的心,從場景上給人一種接地氣、省錢不貴的感覺,從而吸引了一批消費者,繼而形成了復購。
這些看似隨意、懷舊的火鍋店,或是真的為了省錢,或是精心雕琢、刻意營造,總之都是從心理上撩動了顧客情緒。
?
但一定要記住內核一定是產品,通過“省錢風”的場景讓顧客走進來,只是第一步,通過菜品、口味把顧客徹底留下來,才是王道。
如今,經濟下行早成為事實,迫于種種影響,餐飲總是求新、求變,以上5類火鍋新場景,你看好哪個呢?評論區聊一聊。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