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隨著各地放開陸續進入感染高峰,餐飲慘淡,令人揪心。
?
被增加的小羊人和驟減的客流雙面夾擊的火鍋老板,面臨著一個令人糾結萬分的問題:春節前,接著開還是關?
各地第一波感染高峰陸續來臨
餐飲一片慘淡,令人揪心
◎火鍋餐見所攝19日鄭州新悅薈商場,空無一人

?
距春節月余,開還是關?
成了火鍋老板的一道難題
到底是開業還是關門?我們聽聽火鍋老板的真實心聲。
√“留著2家生意好的店,進可攻,退可守”
“我們關了4家店,現在營業的市區里就2家”。甘肅張掖蜀芳珍火鍋老板張飛對火鍋餐見說。從12月4日全面放開后,他并沒有感覺到生意有明顯的回升。
反而一個星期后感覺到了下降,緊接著14、15日開始,員工就陸續感染了,“快全軍覆沒了,也沒有顧客出來吃飯,所以暫時關閉了一部分店。”
至于到年前是開還是關,“第一波楊康們要出來了,看看下周啥情況,如果好轉,就得全開。如果不行,還得繼續開著我們生意好的2家店,保住現金流。”
?
?
√“陽康后肯定要開下去,不然負面影響太大”
江蘇連云港一名加盟電臺巷火鍋的李老板,門店在當地一個萬達商場里,他對火鍋餐見說最近就是特別尷尬,“開吧,成本太高,不開又不行”。
他們當地在10月3日發生了小規模疫情,10月整月客流量都比較差。11月又從15日封到29日,放開后,大家普遍又不敢出門了。
?
李老板說,身邊接著開的人占90%以上,他本來準備就算疫情繼續蔓延,就算客流不足,“也肯定開下去,因為關的話,對品牌負面影響比較大,我們不想讓自己名聲不好。”
?
但沒想到18日,80%的員工家屬都發燒了,只剩前廳2人廚房2人,只好今天先閉店,“正常隔離一周,周末看員工情況,差不多就先開著。”
?
李老板無奈說道,反正這倆月已經賠成這樣了,寧愿再多賠兩月工資把剩下的員工先留住,保證接待能力隨時跟得上。至于年底春節備貨,他表示就適當適量,肯定不按往年上限預估了。
√“周圍門店開了又關,我們打算過完年再說!”
在火鍋餐見會員群里,對于“關門還是營業”這個問題,我們也進行了調查,情況不容樂觀。
來自河南信陽的一位火鍋老板說,“我剛剛拿到核算報告,陽了,店里正常營業,客人太少。我們本地另一個火鍋店今天發的停業一周,估計也是陽了……”
“計劃明天停工!”一位做牛肉火鍋的老板無奈地說,“當家家都有人陽了的時候,誰還出來消費餐飲啊,更可怕的是地獄犬的擴散。”
同樣停工的還有西寧的一家渝味曉宇火鍋店,“我們從10月21號封城,本來打算這個月15號開,現在周圍的門店開了又關了,然后,我們就沒開……打算過年再說“。
√“每天坐15~25桌,無極端情況,堅持營業”
溫志剛在山東夏津有兩家火鍋店,他告訴火鍋餐見,“如無特殊極端情況,將繼續營業“。
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和客流,靈活排班安排派休,并已和員工做好了溝通取得理解,盡量不停業,人人有工作。”
“現在每天能坐到15-25桌不等,以前最低也有五十左右”。
他以商場店舉例,這家2017年12月開業的店,位于夏津當地最大的德百購物廣場二樓,面積800多平,員工23名,目前的情況,每天的收入還能保證10個人的工資,所以安排每天出勤10個人,所有員工輪流上班。
?

交談中得知,巴鼎火鍋從不打折,多年來穩扎穩打,也沒有團購活動,相對來說毛利不至于太慘。這大概就是品牌的底氣。
“對縣級市場而言,目前還是人流集中點的社區店比較有優勢,不受營業時間限制,而且費用較低。”
綜合多位老板意見,火鍋餐見發現,進退兩難是普遍現狀,但在所有的聲音中,“繼續開下去”還是占了大多數。
“若是開業,那可能更虧本,因為復工后客流量少,營業額銳減,但成本卻在節節攀升,房租要交,工資要發,水電要交,資金壓力驟增;
若是不開業,餐廳最重要的就是人氣,而人氣需要一點點聚集,所有餐廳最怕停業,一停業,可能顧客就流失了,于是,現在很多餐廳不惜賠錢打折都在攢人氣。”
沈陽的一位火鍋老板說,“兄弟們也不要太悲觀!以中國臺灣的經驗,需要三個月才會恢復,現在的毒株感染速度更快,癥狀更輕,應該在春節后會好轉很多!”
“目前解放碑已經有零星的游客出現了,整體還是比較向好,希望看得見了,我預計25號會是一個比較明顯的節點,客流在逐漸恢復中”,洋馬兒火鍋老板劉奉生告訴火鍋餐見。
截稿前,火鍋餐見發現,北京地區有些餐飲店迎來了‘轉陰’的第一批客流,熟悉的煙火氣慢慢回來了!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1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