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齊下,搶占互聯網先機
網絡營銷的高級入植
電影《煎餅俠》上映之后,各路大仙都以為這是“黃太吉”高逼格營銷的杰作,但整部電影中并未發現一處黃太吉的廣告。據透漏,黃太吉前期并未與《煎餅俠》進行合作,而且在電影上映前不久的合作,也是一種默契,并未進行簽約或者協議。但是在《煎餅俠》背后,黃太吉的身影時常閃現;《煎餅俠》的關鍵人物董成鵬——大鵬,在電影宣傳中親自為觀眾送上黃太吉煎餅;在黃太吉包場點映活動中,大鵬親自到場為黃太吉站臺;《煎餅俠》在央視做推廣時也拉著黃太吉,將外景選在黃太吉遠洋店。
伴隨《煎餅俠》的熱映,黃太吉對產品進行了換裝,將煎餅俠融入到產品之中,煎餅俠的公仔、手機殼也悄無聲息地“占領了”黃太吉各個門店。同時,黃太吉承諾,持《煎餅俠》電影票根可在黃太吉領取一份煎餅。
最高級的營銷植入,莫過于此吧。
于無聲處聽驚雷,黃太吉的高級網絡營銷案例不止這一處。從大眾點評,即時通訊工具:微信、陌陌,到微博互動,至今為止,黃太吉企業微博已經由超過13w粉絲。
通過這些途徑來訂餐和推送促銷信息,黃太吉這個互聯網餐飲的弄潮兒甚至成為了近年來互聯網營銷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互聯網強大,還得點子亮
餐飲行業已經成為互聯網+發揮威力的切口,而黃太吉就在利用互聯網的威力時,加入了諸多的黃金點子,比如黃太吉門前不允許停車,赫暢就做了個停車攻略;不少KTV是不讓外賣送進去的,黃太吉就專門做了黑色袋子,外面印著有趣的“出來混要懂得偽裝”;光棍節,這里的油條買一送一,不過你得先拍照證明自己是光棍;六一兒童節,會有“超人”、“蜘蛛俠”給大家送煎餅,戴著紅領巾來這里還會送你煎餅果子;還有老板娘的豪車送煎餅,等等……這一系列的點子,都是以互聯網思維,以用戶為中心的最好詮釋…
傳統行業成本的節約
正如赫暢所言,“要用互聯網的思維顛覆傳統行業,其根本就是要顛覆傳統行業的成本結構”。所以赫暢將傳統的煎餅果子店里從來都是排隊等候,沒有閑置浪費的資源,將房租成本壓縮到了最低。而其無礬手工油條、獨門秘制的醇厚鹵汁豆腐腦、現磨醇豆漿、再加上赫氏風味大卷餅和源自成都的麻辣涼面與麻辣燙,都非高人力投入飲食,節約人力,又是致勝法寶。
“大黃瘋”的瘋狂走勢
直面錯誤、敢于改變
對于大黃瘋建外 SOHO 店關門的事情,赫暢本人承認不諱,認為是皇太吉發展中試錯的必然經歷。勇于面對發展中的錯誤,不抱守殘缺、固執己見,是新經濟時代下創業者必須要學會的態度,而經歷過兩次創業的赫暢,對于這一點體會至深。
所以,在面對錯誤,黃太吉不為了面子硬撐,錯誤的經歷給了赫暢新的認識:不在門店死扎,尋找突破口。黃太吉從門店轉向外賣,赫暢帶領自己的團隊提出了“中央廚房”的概念、并且投入更多的品牌。
與其兩敗俱傷,不如合作共贏
抓住顧客的胃是餐飲行業每個商家的目的,大家扎堆搶生意,總有一方要戰敗。但是再相同的餐飲業中,細分模式總有一樣的地方,面對目前國內互聯網餐飲業的廝殺場面,赫暢聰明的選擇了與諸如“餓了么、百度外賣”等商家進行差異化的合作,提出“除了品牌,共享一切”的合作理念,共分廣闊的市場
黃太吉如一只瘋狂的大黃蜂一樣扎入傳統餐飲業后就將這個行業攪的血雨腥風。目前黃太吉即將獲得2億美金融資,籌備上市。赫暢帶領一群“大黃瘋”開始了新一輪的轉型,擬將煎餅做到國際市場,成為傳統品牌的佼佼者,亦或者中國的KFC。
–END–
作者:可以
編輯:人杉人海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