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到昆明了,實地考察段老板的瓦香雞項目。
先給出總體感覺:滿意。靠譜的產品,靠譜的模式,靠譜的老板。確定在3月上旬,推出瓦香雞項目。
段老板的店比較特別,他的四家店,都是在大學食堂里,只做學生生意。本來上周末就過來的,但段老板說學生還沒開學,店鋪都還沒營業。直到昨天,也只有一家店開業,營業第一天我就到了。
段老板說,這也是做學生生意的好處,有三個多月時間是完全休息狀態的。賺錢咋辦呢?他說,平時努力把錢掙了,該休息的時候就休息。
看來,只要開店前把賬算得好,開店人也可以享受超長假期。對于常年無休的我,還是有點羨慕的。
開門營業的這個店,是他最老的店鋪,已經五年了。老板給我展示了去年的營業數據,平均日營業額超6000以上。檔口面積大約25平,店里全職7個人,房租是9萬一年,水電費一個月4000左右,毛利線下60%左右,線上50%左右。線上比例占80%,線下20%。段老板說,這個店一年凈利潤40萬以上。
他的菜單很簡單,只有兩個產品,一個是瓦香雞,一個是黃燜雞。兩個產品雖然不同的名字,但食材幾乎相同,可以說,整個店就一個產品。
我羨慕的同時,也提出了我的一些疑問:
1,這么個小檔口,客單價只有十五六塊,營業額怎么可以做這么高?
段老板說,這是因為他的線上營業額高。相對于堂食,他更喜歡把線上的比例提高,只有線上比例提高了,營業額的上限才會更高。畢竟,來食堂吃飯的就那么些人,但是線上同時面對的人群更多,而且線上運營也是他的優勢。
他的出單效率也高,單品,很多東西提前備好,接單以后簡單加工即可。忙的時候兩口鍋一起做,一口鍋一次可以做9份產品,5分鐘就可以出鍋,也就是說,5分鐘內,可以同時生產出18份產品,訂單集中也不怕。
2,線上毛利怎么可以做到50%這么高?
這是因為他們采用的是自配送,就是自己的員工配送,而非平臺的外賣騎手送。平臺送,提點是20%以上,而自配送,提點是6%-8%之間,一下子省下來了十幾個點。
我看了一下他后臺的訂單數據,一個瓦香雞米飯的收入12-15不等,大部分在14塊多一點。段老板說,一份瓦香雞米飯的成本大約7塊左右,所以毛利就達到了50%左右。
3,自配送就要養配送員,多出來的員工工資是否劃得來呢?
段老板說,這就涉及到店里的員工分工問題了,他有4個店員是專職負責廚房和收銀工作,有3個是負責配送。這3個配送的人并非只是配送,早上是要幫助廚房備貨的,有單了,才陸陸續續出去配送。他算過賬,只要訂單數量夠,店員送比平臺送要劃算。
另外,他的店都是老顧客,自己的員工送服務方面更有保障,平臺外賣員不止送自己一家,而自己配送員只送自己家的,效率要高。
4,我簡單算了一下,根據他店里的外賣單量,一個配送員一天要送一百多單,這忙得過來么?
段老板說,忙得過來,因為他們只送校內,不送校外,只做學生生意,不做其他人生意。他給我看你了他的外賣后臺,配送范圍只限這個學校,框得死死的。
食堂就在宿舍樓下,上去很方便,因為學校人群集中,配送地點集中,所以,配送效率特別高。
我恍然大悟,這一環扣一環的設計,讓整個系統運營效率很高。這也是為什么他每年休息三個月的情況下,還可以賺錢的原因吧。
今天先說到這里,后面文章繼續。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7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