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老板在群里交流時,面對有些老板的提問,會果斷地給出建議。別以為這很容易,能迅速判斷一件事情能不能做,是一種實力的體現,這源于他豐富的經驗,源于開成了很多店,也開失敗了一些店。
前面的文章講了很多他成功的店鋪和經驗,今天繼續復盤他走過的坑。拜師學藝的師傅們從來不避諱談論失敗和挫折,拿出來復盤,一方面幫助自己成長,一方面也讓大家在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少踩坑:
第四個失敗的店
2020年財大店,西林食堂店和西林外賣店幾個店一個月大概可以做40萬的營業額,說實話有點膨脹了。這一年無視疫情一波接一波,又在外面開了個店。剛好有兩個朋友想來學習,正好就安排他們來新店打工。這個店開在城中村里。開業后因為疫情反復,經常一個人都沒有,只能依靠外賣。有了之前的經驗,這一次學聰明了,找了外賣代運營來運營后臺。
人家又是來拍照,又是來簽合同,搞得很認真。簽了合同才發現人家代運營總部在成都,一個人操作幾十上百個后臺。每天人家就是微信上跟你講,今天刷20個單,5個好評。第二天說,昨天只有15個單,今天刷30個單。第三天說,昨天只完成了25個單,今天刷50個單,補幾個大額訂單。第四天,平臺被風控了,外賣店做不起來了。從此以后杳無音信。幸虧餓了么一天還能有一千多營業額,勉力維持了一段時間。后面也是無奈收場
這次踩2個坑:
1.為了開店而開店,沒有風險意識,沒有考慮政策風險。
2.外賣代運營就是坑。
第五個失敗的店
2021年,弟弟又想開店了,我也想扶持他。于是,在呈貢云南藝術學院花了兩萬中介費找了一個三樓的檔口。開店前怕生意不好,沒有請人,讓我母親去給弟弟幫忙。開業后生意很火爆,他們兩個人一天都賣四五千。這個時候找人明顯來不及,我這邊幾個學校也是生意不錯,到處缺人。呈貢那邊也是鞭長莫及,我的老媽媽是個慢性子,弟弟是個急性子,因為太忙經常吵架。
最終,因為人手不足,出餐太慢,生意慢慢回落到兩千多的水平,就這樣持續到了放假。我還準備趁放假給弟弟找兩個人,下學期再接再厲。
沒成想,噩耗傳來,餐飲公司和學校的合同到期了,讓我們馬上搬走。我們所有商戶都傻眼了,后來所有商戶聯合起來不肯搬,除非退還我們商戶的進場費和結清所有款項。
最后,餐飲公司為了拿回學校里的押金,不得不把進場費退給了我們。
這里踩坑:
1.進場費轉讓費本身有點坑,能繞過去是最好的。
2.學校和餐飲公司的合同什么時候到期要重點關注。一般餐飲公司換了,商戶大部分都是會換的。
3.開店前做好人員儲備,開店后就全力以赴,忙起來誰都沒有精力,就算有一下子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
第六個失敗的店
2022年我們準備再做個學校,我覺得太遠了不好管理,于是建議說就做離財大不遠的旅游學院。旅游學院前兩年去過,感覺生意還不錯,以前有幾家都能賣四五千。我也沒有過去看看,就讓合伙人簽了下來。
沒想到食堂去年被餐飲公司擴建,已經從原來的12個窗口增加到了32個窗口。餐飲公司多一個窗口就能多一份租金,哪管商戶死活。果然,開業后生意不是很理想,一個月大概能賣六萬營業額,刨除房租人工水電,一個月大概只有8000左右的凈利潤。感覺生意不達預期,我們有點想轉讓,但是轉頭一想,蚊子也是肉,不如再干著看看。
沒想到,下半年,這個學校的新校區建成,三分之二的學生直接抱走了。我們一合計,開了可能人工費都賺不回來,直接關門歇業,四個月凈虧損4萬的房租。
這個店踩2坑:
1.憑感覺簽合同,開店前沒有到現場看看,平白多了幾十個窗口都不知道。
2.對政策風險不敏感,學生要搬走我們竟然不知道,等到發現為時已晚
第七個失敗的店
2022年,學校對面建了一個農貿市場,合伙人想著這個店可以試試做對面文理學院和財經學院的生意。于是,花了2.4萬租了一個商鋪。沒成想這個地方是違建,營業執照辦不下來。新建的地方也沒有什么人氣,半年不到政府直接來強行拆除。
合伙人到法院起訴,法院判決房東賠償我們1.2萬元,無奈遇到了老賴,房東早已經銷聲匿跡,執行遙遙無期。
還想聽嗎?開店有風險,你怕不怕?反正我不怕,所以我還在開店的路上,希望以后我們能在開店的路上相遇。
加油2023!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