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研和組織課程培訓的時候,我們遇到過這樣的客戶,10幾年的老店,有祖傳手藝,但進來吃的都是老顧客,但年輕人壓根不進來。
尋思下來其實簡單,競品多了,普通的菜品名滿大街都在做。一句老字號的標識顯然也沒有很特色。
伏見桃山,一家新晉的網紅店,核心從日系、文藝、少女等元素定調,從品牌名到每一個品名,再到設計,溫柔可愛,每一杯都是一個故事。
我見過最典型的操作是,菜品像什么起什么,掌上明珠、百鳥歸巢、一行白鷺上青天、鴛鴦戲水…..
NO,NO,NO,過分強調菜肴的藝術性,顧客不會為詩情畫意買賬的。
產品方面,17道工序這樣繁瑣的特色,在消費者心智里很難有記憶點,需要濃縮,用更現代的語言來表達茶油鴨的與眾不同,于是5s選鴨法則成為了客人不需要咀嚼也能看懂的有份量的新特色。
如今,疫情還沒結束,株洲當地的好轉,加速了客群的回流,現在每天客流幾乎爆滿,飯點繼續排隊,甚至翻了2倍!
排隊視頻:
再來說一家在陜西做臊子面的【蹄二哥】,原名為肖家豬蹄的這家店,特色產品是豬蹄面,同樣也是個有產品實力的老字號,但面臨特色不出眾,品牌老化的問題。
我們在調研過程中,發現蹄二哥的豬腳最大的特色是口感不軟糯,相反比市面上的要更加筋道,彈齒!于是結合設計為招牌菜做了新的定位:
好的品牌總能讓人記住LOGO,記住菜品,甚至真正記住了味道,到底應該如何更系統的給菜品命名,提煉?讓顧客非點不可?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解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9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