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公社”起源于南京的莫愁湖畔一座建于六十年代的老廠房。一個歷史名地,曾經熱鬧的廠房,方圓幾公里都能看到的巨型標志性溫度計……這一切,賦予了江東公社無法復制的歷史底蘊。
走進公社,原始廠房基礎上添加了LOFT設計和新工業元素,因地制宜與時尚創新完美結合,2000平方米的營業面積被很有秩序地分成了幾個極有味道的空間,讓江東公社煥發了奪目的光彩,再加上南京人已經熟悉的創意湘菜、杭幫菜,所有這些,完美地組成了全新引領時尚的江東公社:一個地標性的存在,一家獨具特色的創意餐廳,一個多彩而蓬勃的時尚符號。
江東公社成立于2007年,主營湘菜、杭幫菜。
2009年,公社斥資引進“邵德春酒店六常法”,是南京餐飲業首家實施六常法的餐廳。六常法是在通常所說的“五常”的基礎上加入“常教育”的內容構成的,即常分類、常整理、常清潔、常維護、常規范、常教育。
常分類
就是將物品分為2類:一類是有用的,一類是無用的。有用的留下,無用的處理掉。
分類的目的是:
①改善和增加作業面積;
②現場無雜物,行道通暢,提高工作效率;
③減少磕碰的機會,保障安全,提高質量;
④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錯事故;
⑤有利于減少庫存量,節約資金;
⑥改變作風,提高工作情緒。
常整理
就是把不再用的東西清理掉,把分類好的物品擺放整齊。為了減少整理的次數,所有物品擺放好后貼上標簽,劃定擺放區域。這就是常說的物品“有名有家”。
整理活動的要點是:
①物品擺放要有固定的地點和區域,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錯;
②物品擺放地點要科學合理;
③擺放不同物品的區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標記加以區別。
常清潔
就是把物品整理后會空出一些空間,要做清潔工作,以保證所有地方干凈、衛生。
清潔活動的要點是:
①天天清潔,不留死角;
②檢查清潔過后是不是干凈,物品擺放是否到位,設施、設備是否正常運轉;
③維修設施、設備出現的問題。
常維護
就是對常分類、常整理、常清潔的成果進行維護。連續地、反復不斷地堅持常分類、常整理和常清潔活動,并對以上三常的實施效果進行檢查評估,以保障以上三常的有效運行。
常規范
建立起規范化和制度化的標準,確保人人有責,提高整體素質,這一項是該方法成敗的關鍵。確切而言,常規范就是規范大家的操作標準和行為習慣。
常教育
通過經常不斷的教育,加強員工的自律性,使全員養成良好的“六常”習慣。
相關負責人表示,六常法的實施使公社管理更系統、衛生更規范、工作更方便,有效保障了餐廳的環境衛生及食品衛生安全。
六常法就像管理哲學,無影無形卻又無時不在,于無聲處引導著員工行為,是一套操作性很強的管理方法。江東公社最初引進六常法時,為了打消員工顧慮、減少抵觸情緒,在莫愁湖總店率先進行試驗,一個月以后,試驗初具成效,在進行全員觀摩、對比、總結以后,逐漸擴大范圍。
六常法小故事分享,猴子的經典實驗
把五只猴子關在一個籠子里,上頭有一串香蕉,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裝置。一旦測到有猴子想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而這五只猴子都會一身濕。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當然,結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濕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做了幾次的嘗試后,發現莫不如此。于是猴子們達成共識,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澆到。
后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只猴子拿出籠子,換進去一只新猴子A。這只猴子A看到香蕉,馬上想要去拿。結果被其他猴子狠揍了一頓。因為其他四只猴子認為猴子A會害得他們被水淋濕,所以制止它去拿香蕉,A嘗試了幾次,雖被打得滿頭包,依然沒有拿到香蕉。當然這五只猴子也就沒被水噴到。后來實驗人員再把一只猴子從籠子里拿出來,換上一只新猴子B。
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當然,一如剛才所發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狠揍了B一頓。特別是那只A猴子打得特別用力(這叫老兵欺負新兵,或是多年的媳婦熬成婆)。B猴子試了幾次總是被打得很慘,只好作罷。
后來慢慢地,原來關在籠子里的五只猴子都換成了新猴子。大家都不敢去動那香蕉。但是它們都不知道為什么,只知道去動香蕉會被別的猴子打。
猴子是這樣,人也是這樣的。所以如果要將六常法養成習慣,就應使員工不做或做得不好時會像猴子一樣被噴水或一頓“狠揍”(重罰),直到養成習慣為止。
六常口訣
牢記六常法 天天實施他 工作常分類 天天常整理
環境常清潔 時時常維護 標準常規范 刻刻常教育
更多詳情請參閱《餐飲經理人》雜志、長按二維碼,直接購買:
《烹飪藝術家》雜志,長按二維碼,直接購買:
DM高效廚政管理,長按二維碼,直接報名
訂購雜志、稿件發布、網廚卡、2018采購大會展位、中國吃網廣告,撥打電話(微信同步) 13331083197。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