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八項規定后的第8年,那些高端餐飲活得還好嗎?(下)

    馬云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但是后天很美好。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盤點了那些在黑暗中倒下的高端餐企。(中央八項規定后的第8年,那些高端餐飲活得還好嗎?(上)

    今天,我們繼續說說那些,同樣定位高端餐企,卻成功渡劫的餐飲品牌們。

    本文2341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北京宴

    1.出師未捷身先死

    不同于湘鄂情、凈雅、俏江南等品牌,北京宴還沒開始輝煌,就被一盆冷水淋了個透心涼。

    餐飲行業摸爬滾打20年的楊秀龍看好高端政務宴席,于2012年12月22月正式創立北京宴。

    未料僅僅幾天之后,就有了八項規定的出臺。

    當時北京宴在豐臺區的總店面積達1.7萬平米,成本高昂,最嚴重的時候,每天虧損18萬。

    楊秀龍后來接受采訪時感嘆,當時真想從北京宴六樓樓頂跳下去,但后來想想,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定需要經歷一些磨難。

    ▲楊秀龍

    2.轉變戰略,打造極致服務

    眼見高端政務宴席的路走不通,楊秀龍不敢耽擱,迅速轉變戰略。

    由于北京宴成立時間不算長,不像其他高端餐飲老品牌一樣,受困于“高端”二字,騎虎難下。

    他們不僅順利地降低了客單,套餐產品也得到了大眾消費者的青睞。

    除此之外,北京宴還祭出了自己的殺手锏——推出堪稱極致的“中國式服務”。

    即在西方服務標準化的基礎上,融合了東方文化,打情感牌做“私人訂制”。

    楊秀龍認為,中國人吃飯不叫吃飯,而是叫飯局。

    從孩子出生的出生宴,滿月宴、百天宴、生日宴、求學宴、升學宴、謝師宴、畢業宴、求婚宴、定婚宴、結婚宴、結婚紀念日,銀婚、金婚、鉆石婚,人生總36個炫彩的片斷。

    北京宴抓住這36種宴會,根據每種宴會的不同而進行深度的私人訂制,主打的核心是生活要有儀式感。

    ▲北京宴的定制宴席服務

    憑借著這種極致的用戶體驗,北京宴成功在高端餐飲蕭條的大背景下業績飄紅,不僅迅速達到盈利,還逆勢增開了兩家新店。

    2015年,北京宴的知名度,因主辦明星黃曉明與楊穎的婚宴而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2018年3月,楊秀龍受邀出任俏江南CEO,并被婁剛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像2013年時一樣,力挽狂瀾。

    小南國

    1.從2012一路虧到2016

    同樣定位高端政務宴席的小南國,雖然遠離京城,但不代表不受八項規定的影響。

    小南國成立于1987年,2012年在香港主板上市。

    然而好景不長,面對時代洪流,這位上海名媛品牌很快便陷入了長達三年之久的虧損泥潭。

    小南國自上市以來的凈利潤情況(圖片來自:小南國)

    在經歷了近一年的調整期后,小南國開始嘗試著自救。

    2013年,由于船大難調頭,小南國成立大眾餐飲子品牌南小館;

    2014年,又接連引入國外餐飲品牌Oreno、Boat House、Wolfgang Puck及香港Pokka Café等;

    并同時通過管理方式經營了徹思叔叔和米芝蓮兩個休閑餐飲品牌。

    然而徹思叔叔在2014年年底陷入關店風波,米芝蓮也不溫不火,引入的國外品牌在大陸地區收入為 8279 萬元,雖然增長迅猛,但其收入對小南國而言,依舊是杯水車薪。

    2.刮骨療傷,改名后扭虧為盈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15年。

    業績大幅度下滑讓小南國痛定思痛,最終決定采取壯士斷腕的方式,對小南國旗下所有門店進行梳理與結構調整。

    同時,小南國開始構建自己的供應鏈系統。

    2016年,小南國持續關閉旗下部分門店,包括小南國 9 家,南小館 5 家,Pokka 3 家,管理半徑從 22 個城市下降到 18 個。

    這次調整成功扭虧錄得3497.5萬元純利,年營收達20億,雖然不及初上市時的風光,但看得出在慢慢恢復元氣。

    2017年,小南國更名為國際天食(03666-HK),轉型初見成效的小南國進一步引入日本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 Doutor Coffee。

    對此,小南國的創始人王慧敏直言:“往后肯定是自己的品牌越來越少,別人的品牌越來越多。”

    2018年3月27日晚,小南國發布改名后第一張成績單。

    財報顯示,國際天食2017年收益人民幣19.12億元,同比下降4.4%;

    凈利潤1.01億,同比增長197.7%,比2016年增加了近6870萬元。

    其中針對年輕消費者的大眾休閑餐飲品牌“南小館”,全部餐廳收益實現2.64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10.4%,可以說是最大功臣。

    自此,擁有眾多“小號”的小南國,可以說是已經成功完成轉型了。

    大董:從不食人間煙火,到擁抱紅塵俗世

    2012年的大董烤鴨,仿佛與同類產業活在不同的次元。

    面對市場大環境的改變,中國餐飲業整體跌入深谷,不僅連續三年低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差距也在逐年擴大。

    2012年,全國餐企增速只有13.6%,除了2003年“非典”外,創下了自1991年以來的最低值。

    再加上2013年禽流感的爆發,以全聚德為首的烤鴨店受到了很大沖擊。

    在2013上半年,全聚德營收同比下降6.52%,凈利潤同比下降31.45%,接待客流下降8.47%。

    但與此同時,大董卻在接連擴店,從團結湖到王府井5.5公里的距離,密集分布著5家店,其中有兩家是2013年新開的。

    且生意火爆,大眾消費占90%以上,人均消費超過450元。

    為何會有這么大差距?

    過去的中國高端餐飲,雖然由無數華麗的元素堆砌而成,但終究透露出一絲俗氣。

    尤其是與三公消費、政務宴席聯系緊密,總給尋常百姓一種與貪腐“為虎作倀”的負面印象。

    而大董更注重于產品的藝術化創新,以打造一系列意境菜成名。

    且讀sir通過多方查證,發現大董似乎從沒有明確表示過將政務宴席作為自身的品牌定位。

    兩相對比,大董的品牌形象與傳統高端餐飲不免拉開了一定的距離。

    隨著整體市場風向的轉變,大董及時放低身段,擁抱大眾消費者,也給自己積累了不少路人緣。

    小結

    自2012年后,中國高端餐飲在轉型過程中做了各式的努力。

    它們一部分迷失在了黑暗之中,另一部分則艱難地穿越了黑暗,重新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對如今的餐飲企業來說,這些都是血淋淋的前車之鑒,提醒著我們,時代潮流總是“順我者猖,逆我者亡”。

    作為管理者是否能高瞻遠矚、未雨綢繆是關系著品牌未來的關鍵。

    這不僅是經濟學的態勢,說到底更是人文的品味發展所決定的。


    高端餐企如今依然存在,你覺得是什么在支撐他們?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本文作者:小白

    掃碼加入必讀核心讀者交流群,

    加好友請備注“餐飲人必讀+公司+姓名”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刷不出讀sir為您提供的第一手干貨怎么辦?

    沒關系,打開餐飲人必讀公眾號主頁面,

    點擊右上方的“…”按鈕

    選擇“設為星標

    就不會迷路啦~

      ————–End—–———-

    推薦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更多干貨

    90%的餐飲管理的問題都出在哪?

    餐飲雙旦營銷策略大賞!

    瑞幸咖啡憑什么能融2億?

    2018餐飲老板最大的焦慮是……

    你信不信,90%的餐飲創業都死在開業前!

    【好看】,讓2019的餐飲生意更好看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91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月18日 20:15
    下一篇 2019年1月18日 20:5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