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0億火鍋市場陷入品牌僵局,品類將何去何從?

    掃碼立即購買↑↑↑

    火鍋行業洗牌在即,誰先跳出來做自己,誰就將占領先機。

    最近在和一個餐飲大佬聊天聊到“火鍋”這個品類時,頗有些感慨。這個曾經因海底撈上市而看到希望的品類,如今行業業績普遍下滑,有些門店甚至下滑高達30%!

    (小輝哥借殼大慶乳業上市,首日股價跌近9成圖源:中國基金報)

    (呷哺呷哺利潤在15年觸頂后,連續3年持續下滑 圖源:WIND

    2017年全國火鍋店數量穩定維持在30萬家左右

    2018年全國火鍋店數量持續增長至40萬家左右

    多出來的粥,喂不飽多出來的和尚。虧損的虧損,倒閉的倒閉,真正賺錢的火鍋店并不多。

    品類不斷細分,甚至還出現了類似“生摳鵝腸”這種口味極“重”的另類火鍋。

    (這種吸引眼球的噱頭真能帶來生意嗎?圖源:百度)

    為什么大部分品牌都在尋求新的、甚至另類的破局方式?

    細細琢磨起來,這個問題,最終能歸結到一個常識——火鍋這個市場已經完全成熟,是一片熾紅的海,行業內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這是成熟市場競爭升級的表現,也是消費需求升級的結果。

    在品類發展的年代里,產品往往供不應求。但當入局者不斷增多、市場逐漸飽和,只有差異化才能構建起競爭上的優勢。

    再來看組大數據,2018年火鍋行業的總收入達到了8757億元,占據了整個餐飲行業總收入的22%,是餐飲第一業態。

    (2018年火鍋全國餐飲門店分布圖圖源:辰智餐飲數據庫)

    8000多億的市場規模,如不出意外中國火鍋餐廳數量將在2022年增至89.6 萬家。

    而火鍋能成為餐飲行業中份額最大的品類,主要歸功于以下幾點因素:

    1、易擴張、易標準化

    火鍋這個行業在供給端易復制,底料、蘸料、菜品都可以快速供應,門店可復制性強,門店拓展速度極快。

    海底撈和呷哺呷哺過去三年店面數量翻倍增加。

    (各火鍋品牌近幾年門店數量變化情況)

    2、人員簡單、成本低

    火鍋相較于中餐后廚更為簡單,食材處理、出品工序都較少,也由此人員成本比中餐更低。食材、人工都低,凈利潤自然就高了。

    據中國飯店協會《2018 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2017 年火鍋行業平均凈利率為11.8%,遠高于正餐、快餐及西餐;人力成本比例為17.9%,三項費用比例為29.6%,遠低于正餐、快餐及西餐。

    (火鍋企業的成本結構)

    3、營業時間長、坪效高、翻臺率高

    據中國飯店協會《2018 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2017 年火鍋每平米營收為2.63 萬元,高于正餐、快餐及西餐;人均勞效23.3萬元,僅次于正餐的23.5 萬元;營業額增速24.7%,遠高于正餐、快餐及西餐。

    同時火鍋社交屬性、品類吸客能力強,因此創收能力、盈利能力也遠高于其他餐飲。

    (海底撈用不到肯德基3%的門店數,創造了肯德基25%的營收)

    火鍋行業現狀:一面狂奔,一面混亂

    海底撈的上市可以說是將火鍋這個行業推上了一個高點。

    2018年海底撈總營收169.69億元,比2017年增長59.5%;

    新開餐廳200家,2018年末增至466家;

    翻臺率依然為5次/天,但人均消費從2017年的97.7元上升到了2018年的101.1元;

    從發售價每股約15元,漲至現在的19.5元.

    再加上,小龍坎僅用短短3、4年時間迅速將門店開到了全國300多個城市,合作門店823家,營業門店突破710家,被稱為“成都火鍋黑馬”。

    從成立開始明星、網紅瘋狂打卡、話題宣傳不斷,創造的排隊神話更是讓無數老板眼紅,引起了業內的現象級關注。

    (圖源:小龍坎)

    這樣的爆紅擴張方式我在這幾年的餐飲里已經見的太多了。利用廣告營銷拓開知名度打造排隊神話,然后開始進入收割階段利用品牌放加盟。

    當然這樣的品牌也十分容易出現問題,就像我經常強調的,加盟最大的問題在于品質管控。但比這更危險的是“山寨品牌店”。

    這些山寨品牌店沒有商標、沒有運營管理督導團隊,更沒有后端服務支持系統,供應鏈更無從談起,所以造成后廚管理不規范,引發食品安全問題,更給品牌帶來不可逆的負面影響。

    (圖源:微博)

    從爆紅到擴張到加盟,行業頭部的繁榮現象,加劇了行業亂象。火鍋市場開始出現混戰,一大批跟風者隨“風”而動,今天跟裝修,明天換擺盤,后天抄個營銷活動,只要你出你火我就跟。

    我曾和一個火鍋客戶聊到過這個行業現象,他也是相當頭痛。最令人痛心的一件事就是他曾經想到的創意被其他店學去了,自己反而成了盜版。如今也是痛定思痛下,決定默默做線下活動。

    類似這樣的情況,市面上絕對不少。問題的根本在于火鍋這個過去的增量市場轉變為存量市場,才會引發抄襲多,創新少這樣的亂象。

    可惜火鍋行業遇到的也遠不止這一個問題。

    品類遭遇瓶頸:四大核心痛點

    1、自身亮點、差異化、服務體驗無

    1)出品同質化

    (圖源:大眾點評)

    (不同的川渝火鍋店,卻是同一種“龍頭圖源:大眾點評)

    (潮汕牛肉火鍋的經典模具 圖源:大眾點評)

    2)裝修同質化

    從裝飾到環境一樣的復古中式裝修

    青磚磚墻、燈籠、雕花門窗、實木桌椅

    (圖源:大眾點評

    3)模式同質化

    湊湊的茶飲品牌——茶米茶

    巨小兔的茶飲品牌——本宮的茶

    小龍坎的茶飲品牌——龍小茶

    渡娘火鍋的茶飲品牌——渡娘的茶

    圖源:百度

    如果連模式的創新也變得困難時,差異化就更無從談起了。

    4)營銷同質化

    (別人刷朋友圈,我做積攢打折 圖源:大眾點評)

    從裝飾到環境,從產品到出品都基本相同。

    當物理層面口味、裝修、服務、模式,已經和大多數一樣的時候,精神上還處于雷同,這才是最致命的。

    2、業績下滑厲害,復購率低

    我也見過許多從當地快速火起來之后,知名度得到提升,但一拓展市場開來上海之后就疲軟。

    名氣顯然救不了業績,在巨額虧損下只能黯然退出上海市場。

    當初紅極一時的“青石玖宮”開來上海,

    每月虧損高達近40萬(圖源:百度)

    市面上大多數同品類火鍋,對于絕大部分消費者而言,感覺差不多。即便我接觸餐飲行業十幾年,吃過很多家,有時候也難感受區別。

    既然去誰家都差不多,為什么要反復來你家吃火鍋?

    3、相同價格帶競爭激烈

    以上海為例,火鍋人均基本在120-150之間,而這一段也是競爭最為激烈的價格帶。

    各品牌火鍋人均消費對比(圖源:大眾點評)

    4、門店沒有標準

    現在的火鍋店從200多平到1000多平都有,一旦生意火爆之后,老板們往往就想要開更大的店,但是店開大了顧客不買賬,業績甚至還沒有之前高,這是目前困惑很多餐飲老板的迷障。

    這些餐飲老板事先根本沒有考慮過自己最優的成本模式,也不懂大店與小店之間盈利模型的區別,結果就被帶進了溝里。

    在這樣一個大賽道、大競爭的局面下,消費者選擇困難下會更傾向于選擇名氣大品牌效應強的門店,面臨強者恒強,自己生意反而更難做的慘淡局面。

    那么話說回來,這些品牌就沒有什么方式突圍了嗎?

    困局之下,火鍋業態該如何破局?

    最近幾年,火鍋品類也有比較明顯的變化,養生系火鍋的數量在攀升:豬肚雞、泰式火鍋也有明顯的崛起征兆。

    這和近幾年來味型的變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一方面順應年輕人口味趨勢的變化,另一方面因為有著“外國口味”的先天優勢溢價自然也就上來了。

    (圖源:大眾點評)

    例如就是泰,它的產品、服務都做的十分到位,半份、單品售賣的方式也都能滿足年輕人“少食多樣”的需求。在營銷活動和運營上看的出來都是花了心思的。

    誠然這些大多數餐飲者也都能做到,那把握食材源頭這一點呢?據我所知,就是泰在泰國當地種植香料,從源頭把握了口味的穩定性,這點就可以甩開市面上的其他同類產品一大截了。

    比起一門心思玩抖音、搞噱頭、賺話題,抓產品才是大方向,從原生態到原產地再到原汁原味。很多餐飲人都舍本逐末了。

    潮水退去,才能看到誰在裸泳。后端供應鏈能力永遠是餐飲競爭中成敗的關鍵。

    許多火鍋餐飲企業從開始的時候,就選擇跑馬圈地快速擴張。品牌剛打響就放加盟結果發展舉步維艱,紛紛開始自救,轉而升級品牌。一會大店模式走高端,一會小店模式切高頻。

    不考慮商業邏輯,不計算最優成本模式,所有的努力和投入資金也都只是打水漂而已。

    參某說

    目前整個火鍋似乎陷入了僵局狀態。

    1、領頭企業創新停滯,后面的人不知怎么辦。

    2、剛出現新東西,就一哄而上。

    所以一定要跳出來,以取代領頭羊的心態做自己。品牌只有在廣大認知的基礎上,找到自身品牌芯,制定明確的品牌戰略,打造出核心競爭力才能確保不被淘汰出局。

    大環境已經是“風雨欲來山欲倒”了,根本容不得一些餐飲同仁們“醉生夢死”了。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來源:漆點品牌咨詢 | 作者:胡茵煐

    編輯:寒斌 | 統籌:大箏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大申利生煎麥當勞星巴克熊貓快餐喜家德

    云味館蠔門九式胡桃里丸龜制面|西貝

    熊貓設計石客照明|智創聯合設計

    中式快餐|跨界組合|淡季營銷

    餐廳管理|飲品數據|公關案例

    掃碼加入餐創聯

    【商務/投放/合作】

    大箏:18923764126?

    微信號:toutiaoxiansheng

    【公關/營銷/推廣】

    參某:18138837052

    微信號:chohuobang

    【轉載/投稿/爆料】

    寒斌:16620780467

    微信號:Media-PR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251.html

    (0)
    上一篇 2019年8月15日 21:21
    下一篇 2019年8月15日 21: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