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釀造
“牛啤堂”在北京有兩家店,每個店都有40個酒頭,以及兩三百種的進口瓶啤。與中餐現在追求聚焦、精簡不同,精釀啤酒追求極大程度的豐富,無論是自釀鮮啤還是進口瓶啤,“牛啤堂”都在爭取呈現更多種類、更豐富口味的產品給顧客。
店內常年保證 20 余種各式自釀啤酒以扎啤形式銷售,酒單隨季節更新,“特別”是這些酒最大的共同點。“大米是中國人最喜歡的糧食,本身的香味很迷人。但是工業水啤導致人們以為用大米產出的只能是啤酒中的廉價貨。我們的銀河香米IPA就是希望大家了解,大米也可以是啤酒中最重要的原料,帶來麥芽所不能帶來的快感。”銀海是“牛啤堂”的創始人之一,他講到,“我們用來自澳大利亞的單一銀河酒花,配合高質量香米,釀制出這款淡口味IPA,期待它能成為發燒友們的最愛。”
與中餐恪守的“味道純正”不同,精釀要的是“突破”。拿“牛啤堂”樹莓小麥酸啤來說,果啤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就是甜膩的,但這款啤酒是由乳酸菌發酵的小麥酸啤,又經過有機樹莓二次發酵,色澤艷紅,但酒體回甘,果香濃郁,樹莓的果酸配著發酵乳酸完美地平衡掉果甜,而且完全不添加啤酒花。
“牛啤堂”每個店里都有一排冰箱,里邊的各色進口瓶啤加在一起有兩三百種,這也是品牌的招牌代表標識之一。不過銀海卻說,進口瓶啤的銷量其實是在下降的。“最初一兩年的時候,很多消費者對精釀懂得不多,所以會優先選擇消費進口瓶啤。不過最近兩年,它的比重是越來越低了,因為大家對精釀的了解增加了,還是比較喜歡精釀鮮啤。”
要推品牌先推文化
很多喜歡精釀的人,都是因為忽然嘗試了一下,覺得精釀啤酒太不一樣了,然后才喜歡上的,所以要給他們嘗試的機會。“牛啤堂”開創的時候,精釀在中國還是起步期。那時候在北京開精釀酒館的大多是外國人,受眾確實不多,但是店也少。
銀海說:“那時候我們會在很多網站上去推精釀文化,不是推我們自己的品牌,而是推整個精釀的概念、文化給大家。”這也是精釀酒館的另一大特色:文化性強,而且推廣時并不以自己的品牌為主,而是推廣精釀整體的文化。不管是微信、微博還是知乎,銀海都推過很多自己寫的關于精釀的文章,有媒體約訪,他也欣然配合。他還創辦了北京自釀啤酒協會,寫了一本關于精釀的書——《牛啤經——精釀啤酒終極寶典》 。“牛啤堂”的另一個創始人小辮還寫了《世界啤酒簇譜》。倆人一直強調,最好的啤酒,不管是內在,還是外在,都可以出自中國!
資本來了……
“熊貓精釀”融資1.19億的新聞讓很多人發出疑問:“精釀的資本時代要來了嗎?”而一些精釀啤酒已經被啤酒巨頭收編,未來的精釀會怎么樣呢?銀海也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說:“精釀現在已經是很火熱的狀態了,可以說是遍地開花,特別是最近一兩年。過去都是愛好者在玩,但是最近一兩年一些資本、大型的工業啤酒集團也介入到這個行業中來了。精釀在所有國家的發展模式都是一樣的,首先由愛好者開始做,將精釀文化帶起來,然后資本方、大集團進入,有的人會越玩越大,但也會有小而美的新的品牌出來。”
精釀之所以會發展起來,就是因為有很多獨立的品牌,以特色化的生產模式在生產和推廣自己的啤酒、品牌、理念、文化……資本或者大集團的介入當然會給精釀帶來一些影響,但精釀的本質決定了,總會有獨立的品牌獨立地生存下去。這一點也能給普通的社會化餐飲帶來一些思考。
北京的啤酒愛好者最初接觸精釀,一定離不開“牛啤堂”這個名字。創立于2013年的“牛啤堂”,是中國最早的一批國人自創的精釀啤酒品牌之一。它的特點是兼具特殊化與多樣性,自產的精釀鮮啤進行“中國化釀造”,同時店內還有各色進口瓶啤。
點擊下列二維碼,直接訂購東方美食各類雜志
《餐飲經理人》
《烹飪藝術家》
東方美食會員專享,點擊有驚喜
訂購熱線+微信:13331083197
早訂閱,早受益!
豐富禮品抱回家!
先到先得,贈完為止!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3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