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死亡餐廳名單警示錄


    東美小編:今年的冬天格外冷,剛剛熬過去的2018年,很多餐飲人仍感到身上的寒氣未消。2018年中國經濟下行,餐飲也不好做,不論是做正餐、火鍋或者是簡餐、快餐,也不論是一線城市或者二三線城市,大家普遍感受到寒氣襲人,營業額屢創新低。只有20%的餐廳賺錢,絕大多數餐廳在維持生存,很多餐廳倒閉,更多的餐廳在瀕臨生死線上掙扎!今天我們列舉2018一些知名餐企死亡的名單,并分析眾多餐企死亡的原因,希望能給我們帶來一些警示。


    一、知名餐飲品牌店死亡名單



    必須指出的是,這里僅僅列舉的是一些知名餐飲品牌死亡名單。是百萬死亡餐企的冰山一角,據有關機構統計,全國有超過20萬家餐飲店倒閉,死亡率超過2017年! 餐飲經營的難度可想而知。以下二個方面的8點警示,當引以為戒。


    二、大批餐企倒閉的大環境


    應該說2018年大批餐廳倒閉的主要原是餐飲經營的大環境空間嚴峻,主要面對著來自四個方面的嚴峻挑戰:


    1、四“高”挑戰,客單價卻難提升


    四高(食材、人工、房租、社保稅)趨勢性上漲,已成常態。


    做為餐飲生態當中最底部的大眾快餐,如果不能夠提升品牌價值進而拉升客單,陷入到低端競爭的漩渦之中,那么,極其沉重的成本費用將直抵咽喉,僅存的那點利潤也將消失殆盡~


    2、市場同類廝殺,僧多粥少


    市場的供需關系出現失衡,萬眾創業全扎到了餐飲堆里。


    大量新增綜合體分流并稀釋了客源,社區餐飲更是游擊隊盤踞的陣地,那里早已是紅海一片了。整個市場同類廝殺,僧多粥少的現狀令人堪憂~


    3、顧客要求高了但又舍不得花錢


    一方面人們要求高了,選擇多了,不僅僅滿足于剛需的物質層面,更多的求綜合體驗滿意度。但同時,經濟大環境不好,兜里的錢少了,消費起來更加的縮手縮腳了



    4、顧客對食品安全的顧慮上升,不敢更多地去餐廳消費




    三、餐廳自身經營的失誤


    除去大環境因素,2018死亡的餐廳各有各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盲目跟風、資金鏈斷裂、管理缺乏創新、網紅擴張太快、過度營銷、價格定位偏差、過度依賴外賣等等原因。


    1、“山寨”跟風者大批倒下

    此前網紅奶茶——“答案茶”自在抖音火了之后也陷入“真假”身份的尷尬境地。市面上充斥了山寨品牌未經審核盜用圖案、騙取加盟商的亂象。真真假假的商標糾紛中,假冒者被維權倒閉,而不少正牌加盟商也因盜版的競爭困擾倒下。很多創業者就這樣成為加盟亂象里的炮灰。


    2、資金鏈斷裂,知名餐廳陷入資本迷途

    當初年營上億,在上海經營了19年的老品牌千秋膳房,因資金鏈斷裂,一夜間所有門店關停。老板跑路,欠了200名員工的工資,還身負上千萬的債。


    3、食品安全隱患頻出,把自己賠了進去

    食品安全問題依舊是餐飲人的大坑,今年杜海濤餐廳引發7人腹瀉的事件一度鬧得沸沸揚揚。食品安全是不容觸犯的底線,無論是后廚危機還是前廳懈怠,在這方面把控不嚴把自己栽倒的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4、眾籌失敗,缺乏管理經驗

    10月末清華總裁班的34名學員,通過眾籌方式開了一家餐廳,結果因為經營不善而向法院申請破產。根據公開報道的情況來看,這家餐廳盡管擁有高學歷的管理人才,但卻犯了很多餐飲行業的低級錯誤。



    5、過度依賴外賣的企業被洗牌

    Mama Box是最早一批做外賣連鎖的,從拿到500萬投資,到全部關店,不過短短一年時間。曾經以鹵肉飯單品聞名的中式快餐品牌“一品三笑”,今年突現大批關店,連續關11家門店。

    失敗的原因是過度依賴外賣平臺,而如今平臺補貼漸微,門店經營遭遇困難。經營成本不斷上漲,外賣市場也逐漸趨于飽和,餐飲企業對做大用戶增量的需求愈發迫切。隨著眾多電商平臺的打通,電商已經成為各家餐廳最好的選擇。為什么電商引得眾多餐飲龍頭企業紛紛跨界呢?外賣抽成高達25%,只做“3公里”生意,外賣曾為餐飲行業注入了活力,但外賣只是做了“3公里”以內的生意,有空間限制。并且如今外賣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平臺補貼逐漸停止,而抽成卻在不斷增長,甚至高達25%,讓餐廳的利潤越來越低。


    6、缺乏管理創新,老字號最終惜別

    去年,南昌人記憶中存在了近20年的五星級大飯店凱萊大飯店最終倒下;21世紀初在福州以溜冰傳菜風靡一時的牡丹大酒樓惜別;廣州老字號利華飯店關門。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管理上的創新。


    7、明星餐廳,價格定位偏差失顧客

    一大批明星店也出現了關門潮。這些明星餐廳的主要問題是價格定位偏差、體驗感差。比如,由黃磊和孟非合開的“黃粱一孟”火鍋店宣布閉店。人均 300 元以上的消費水平,一盤毛肚就要 198 元,食客們紛紛吐槽吃不起。孟非的小面也關店4家。


    8、網紅擴張過快,過度營銷難以為繼

    去年,不少快速擴張的網紅店紛紛倒下。比如網紅Win house倒閉;pandan畔丹泰式餐廳關店6家;Mama Box(媽媽便當)全部關店。


    泡面餐廳:2個月從月營業額40萬到倒閉泡面餐廳在抖音火起,并一度席卷餐飲潮流,但也沒逃過一炮而紅,一下就死的命運。曾經有一家泡面餐廳前兩個月生意非常火爆,一個月的營業額可以高達40多萬,但是再過兩個月之后,這家餐廳就倒閉了。


    “日子不好過,發展不重要,讓自己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這是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對當前做餐飲環境的感慨,也代表了很多餐飲人的心聲。餐飲的寒冬的確是來了,但我們也要堅信: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作為一個餐飲人,你有什么感慨?請留言互動。



    推薦閱讀



    覺得好看,就點一下!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5796.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月9日 23:18
    下一篇 2019年1月10日 07: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