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景麗
轉載聯絡 | 13331083279(微信)
導語
魏口面是一家主打面食的家常小館,店里的招牌“油潑面”是每桌客人必點的美食。魏口面諧音“為了一口面”,是老板魏曉波根據朋友們的反饋而起的,在開店讓更多人嘗到這道美食之前,油潑面就已經是他的朋友們趨之若鶩的一道私房菜了。
但魏口面不單單做面,各式各樣的烤串、野生的魚類、新鮮的貝類,也吸引著吃貨們不辭路途遙遠前去品嘗。來店里的顧客,有大部分是追隨舊店而來的老顧客,舊店關閉,新店開業,“魏口面”的招牌一直是老顧客們的心頭好。
17種原料熬制一味醬油
打造屬于家常菜的特色
既然是私房菜,那魏廚的油潑面自然與陜西的油潑面有所不同。為了保證口感,魏口面油潑面的面條和醬料都按自己的一套方法制作。選用兩種面粉按特定比例混合,再經過多道工序醒面,用力度適中的機器按柳葉的寬度一壓一切,成中間微厚,兩側略薄的面條,再配以剁成碎末狀的醬料,用熱油一澆,一碗柔韌筋道,香軟彈牙,辛辣中帶點甜香味的油潑面便能呈現給顧客了。
魏口面有一道素面,醬料只用了一種,但吃過的人都嘖嘖稱奇。這道素面就奇在這種醬上。魏曉波為了做出一碗可口的素面,從書籍里找到一種熬制醬油的配方,但因有些原料在市面上找不到,便將原來的方法改良,29種原料只用了17種,熬制出專屬自家店的醬油。熬至醬油的工作,魏曉波沒有交給別人,而是選擇親自動手。
他對記者表示,制作美食,要講究食材和方法,要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色,這并不是說有了個性和特色就要把自己的東西抬高,這是一道家常菜,但家常菜也要用心去做,只有餐飲人自己用心,顧客才能吃的放心,吃得舒心。
將烤串做精致
對“臟、亂、差”說不
烤串在大多數人眼里,可能會是一個很普通,很平民,甚至有些低端的食品,但魏曉波不這么認為,他說,分別心因人而來,在他眼里,食物不分級別、不分貴賤,普通的食材,只要用心做了,便能同時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果腹與審美可以同時存在。
烤串,也能做得很精致。魏口面選用澳洲西冷牛肉做原材料,保證食物的口感和味道,卻并不抬高價格,烤串依舊保持著家常菜的定位,卻在品質上有了提升。對食物、對食材、對做菜,他始終保持一顆敬畏心。
如今的餐飲行業,大部分大型餐企已經做到了向好的方向在轉變,但在小型餐館,臟、亂、差的現狀依舊普遍存在,更不必說街邊的一類無規范運營小吃攤了。
魏曉波對記者感慨,從前想要當廚師,都必須有拜師、學藝的過程,中間得經過很多訓練和考核,合格了才能入行。人們把做飯看作是一項很講究的手藝,對食物、對制作食物的人都是懷有尊重之心的。但如今的很多人,開餐館只是為了牟利,且不說政府對于這個行業的監管到不到位,關鍵從事這一行的人就缺乏基本的真誠。
魏口面基于對食物持有敬畏心的信念,專注做菜,在網友中間立下了好口碑,魏曉波也將自己的信念通過做菜傳達給了顧客。很多人慕名而來,從他的家常菜中感受不一樣的生活品質。
“這是我的一個夢想,”魏曉波說,“我喜歡做菜,對于我來說,食物是有靈性的,我對它們懷著敬畏之心。我不覺得我能改變什么,但我可以對自己要求高點,或許這樣做可以首先影響到身邊的人。”
“用心”體現在每一處細節上
不僅僅是一碗面、一根烤串,店里的每一處設計,都有著獨特的制作方法和嚴格的要求。身為老板又兼任廚師長的魏曉波對自己也對員工的唯一要求便是:要用心。用心不止體現在一道菜的制作,在餐廳環境細節方面,魏口面也做到了極致。
記者到店里采訪時,正好遇到魏曉波從鮮花市場采購鮮花回來,在為店里的每張桌子都擺放一瓶鮮花。談到經營,魏曉波表示,他不希望他對顧客的用心是虛張聲勢的,而是體現在每一處細節上,比如桌上的鮮花,裝飾更雅致,不是為了體現餐館的格調,而是為了照顧顧客的感受。顧客吃的是家常飯,感受到的也一定家的溫暖,被用心對待的溫暖。
無論餐館的定位在哪里,想要維護好口碑,餐飲人都應從顧客的角度出發,考慮顧客的切身利益。魏口面用心做每一道菜,既是為了保持自己的特色,也是出于對顧客的貼心考慮。自制的泡菜、從不隔夜的涼菜、野生的水產,家常小館能呈現給顧客的,“用心”二字便能涵蓋所有。“我就是想給大家一個好的吃食,但家常菜也要有品質,”魏曉波說。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