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賣近100件周邊,喜茶這種“不務正業”到底帶來了什么?

    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訂閱

    1913期

    回顧2018,你家店有沒有干些“不務正業”的事情?

    2018年,喜茶一共推出了近百件周邊產品。

    不止是喜茶,那些花心思在周邊產品上的公司往往都很優秀。

    而且,用消費品思維布局全品類,將是品牌成為行業巨頭的唯一選擇。


    ◎ 咖門

    1

    “雜貨鋪”喜茶,一年推百件周邊

    上次刷微博,發現星巴克很應景地推出了豬年杯子,方法成熟,反應快速。

    星巴克豬豬杯(圖片來源:星巴克中國)

    這一年,茶飲品牌持續深耕,不斷往多維度方向發力。在周邊產品上,不少品牌都試水過茶葉、包包等產品。

    這里面比較突出的是喜茶。

    據統計,2018年,喜茶一共推出過69次、近百件周邊產品,種類涵蓋美妝、服飾、生活三大類。

    美妝類

    點擊查看大圖

    服飾類

    點擊查看大圖

    生活類

    點擊查看大圖

    細數一下產品類型:口紅、衣服、帽子、音響、包、雨傘、手機殼、襪子……所有你能想到、想不到的產品,它都推出過,幾乎涵蓋一個喜茶女孩的所有日常。

    一年推幾件周邊,對很多品牌來說,都不難完成。但把一個簡單的事情堅持到不能想象的地步,就厲害了。

    比如,你大概不知道,星巴克每年都會推出專屬圣誕杯,從1997年就開始了,已經堅持了21年

    時間久了,這件事情就會給顧客帶來一種獨特的暗示,對品牌形成一種微妙的心理定位。

    飲品業以外,旺旺的紅色套頭衫,老干媽定價1288元、登上時裝周的衛衣,大白兔的潤唇膏,衛龍的辣條粽子……在今年都引起很大的熱潮。

    旺旺與TYAKASHA聯名款衛衣(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老干媽衛衣登上紐約時裝周(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衛龍推出辣條粽子(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為什么不同領域的品牌都要大力賣、堅持推周邊呢?當然不止賺錢那么簡單。

    2

    飲品品牌為何要“不務正業”賣周邊?

    營銷行為:用一眼可見的設計,持續講故事

    看起來簡單的幾件衣服、幾個包包、保溫杯,傳遞給消費者的是這個品牌年輕、好玩兒的氣質。

    周邊產品賣的不是產品,而是這件產品的設計,設計上承載了品牌文化的魅力。

    對飲品業而言,不同品牌間,很難從口感、原料上突出太大的差異。

    而在品牌形象上,通過產品情境教育和對特定人群的強關聯,讓品牌與潮流、前衛、高端、品位等感性概念產生聯系,才能持續吸引購買。

    據喜茶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推出產品的標準就是“日常能用到的,貼近日常生活的,這樣喜茶才會深入消費者生活里。

    用貼近生活的周邊,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圖片來源:喜茶靈感鋪)

    有人說,星巴克只推品牌,不賣咖啡,也是同樣的宣傳思路。

    你想表達的品牌調性是沒辦法講給消費者聽的,簡單的幾個產品和合作,就能把意思傳遞明白。比如老干媽,不土,還非常洋氣。

    盈利項目:喜茶2000個產品,5分鐘搶空

    據了解,麥當勞每年在全球 3.5 萬家門店賣出的玩具有 15 億只,這是玩具反斗城和沃爾瑪兩大巨頭玩具經銷商都難以企及的數量。

    麥當勞推出的海賊王玩偶(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星巴克的禮品卡早幾年前就為全年營收貢獻高達 25% 的占比,而這里面首屈一指的是杯子。

    據喜茶相關負責人透露,品牌推出周邊,并不以盈利為首要目的,但呈現出來的銷量依舊十分惹眼——

    喜茶香港新店開業推出的港風周邊,分別上架了2000個手機殼和編織袋,微信公眾號推出后,5分鐘售罄。

    喜茶香港限定手提袋(圖片來源:喜茶公眾號)

    喜茶公眾號粉絲總數300萬+,首條推文平均閱讀量最高破40萬,對“賣貨”提供了龐大的粉絲基數。

    但對大部分品牌來說,這個“副業”也是個有機會、有利可圖的項目——總有一批對你品牌愛得深沉、愿意付錢的人。

    對任何品牌來講,周邊做的都是黏性顧客的生意。

    終局趨勢:全品類品牌是行業巨頭的唯一選擇

    在剛剛結束的萬有飲力年度大會上,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對中國茶產業做了幾個終局判斷。他說,消費品思維是做強做大中國茶的唯一路徑

    全品類品牌是行業巨頭的唯一選擇。

    杜國楹說,中國茶葉發展的參照路徑一定是咖啡。雀巢和星巴克,一個從速溶產品開始,一個從咖啡門店出發,最后都在做全產品線,很多業務已經重疊,咖啡粉、豆子、罐裝飲品兩個品牌都有售賣。

    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

    用消費品思維做零售產品一定是趨勢,周邊產品就是零售的一部分。

    3

    “新秀”喜茶推周邊的具體方法

    所以問題來了,品牌的周邊產品如何做呢?我對喜茶做了個調查,他們的思路是這樣的:

    先明確,什么時候推周邊?

    仔細看喜茶那張周邊產品匯總圖,可以發現,它推周邊的思路集中在4個方向:

    ?入駐新城市,推城市周邊,比如廈門的“海浪”襪子,香港的港風產品;

    ?節日或者特殊紀念性質的日子,今年圣誕節的策劃;

    ?和其他品脾搞跨界,和NIKE、雅詩蘭黛、岡本等;

    ?達品牌文化的策劃,“山外山”主題店的T恤等。

    喜茶圣誕節特飲(圖片來源:喜茶公眾號)

    想清楚,周邊產品賣什么?

    據喜茶負責人介紹,選擇的產品除了貼近日常外,對于合作品牌,挑選的是和喜茶品牌氣質相符合的,并且這個品牌本身就個性鮮明,或者能代表當下潮流方向。

    通過不同品牌間的相互碰撞,擦出火花。

    一款產品將如何誕生?

    據了解,雖然經過不同部門的策劃溝通,喜茶一款周邊從創意到出成品,制作周期一般在1~2個月。

    以城市周邊為例,通常的流程是這樣的:

    先發現這個城市的特色,再據此形成策劃案,然后策劃部門和設計溝通細節,設計出成品后交給采購部進行統一制作。

    4

    “老司機”星巴克的推周邊套路

    對比喜茶,結合做周邊產品駕輕就熟的星巴克,我也替你考慮出幾個省力更高效的思路:

    找到1個標簽產品

    策劃一個有自己品牌標簽的周邊產品,也許它很常見。

    比如,星巴克的杯子,可以找任何理由推,變種新的設計就能賺足眼球。還能達到讓消費者想起星巴克就是它的杯子、想起它的杯子就忍不住收集全套的效果。

    星巴克的杯子已成為他的標簽產品(圖片來源:星巴克中國網)

    固定幾次有意義的時間點

    喜茶一年做近百件周邊,對于大部分小體量品牌來說,這是個很花費成本的事情。過于頻繁也消耗消費者對品牌的注意力。

    依舊以星巴克為例,端午和中秋節已經成了固定會搞事情的日子,沒有意外。但每年不同的思路和設計,依舊會帶給消費者驚喜。

    你也可以制造幾個有紀念意義的活動,做成自己的專屬周邊推出日。

    星巴克在每年圣誕都會推出圣誕杯(圖片來源:星巴克公眾號)

    總體來說,多且雜不如少而精,更能產生儀式感。畢竟在做品牌這件事上,最厲害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沒有做什么。

    在目標客群能接受的價格范圍內,做最貴的

    感受一下,當顧客被精美的產品照片吸引下單,“買家秀”卻有點簡陋,會是種什么心情。這些,還是你的忠實顧客。

    對消費者而言,有驚喜遠遠勝于不失望。

    所以,在你的目標客群能接受的價格范圍內,做最貴的。越貴,反而越有吸引力,越令人珍惜。想想星巴克,也是一樣的思路。

    關于推周邊這事兒,你還有什么經驗?留言討論!

    統籌|笑凡

    編輯|王梅梅 視覺|劉凱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2018餐廳陣亡報告|西貝成功密碼|螺螄粉的網紅之路

    外婆家活下去戰略|奶茶火鍋|餐廳設計

    王品的迷惘和挑戰|餐飲的4種變化|這樣做提升餐廳銷量

    首席勾搭官1:18689669219(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842356756(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449.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月12日 07:26
    下一篇 2019年1月12日 07: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