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條1314元?
情懷當賣點
這樣的營銷顧客會買賬嗎?
一碗面條1314元。
是的你沒有看錯,我也沒有說錯。
這碗面條,就是1314元。
一碗十幾二十元的面條賣到上千元,可算得上讓人驚掉下巴的天價面條了。
網友評論:這碗面條有點難以下咽!
近日,網絡消息爆料,一家面館推出價值1314元的情侶包房消費套餐,1314寓意一生一世。
除了吃面,店家同時還會提供小吃、甜品、果盤、酒水,門口配有美女演奏小提琴。
凡是消費了情侶包房套餐的顧客,三年后,若雙方恩愛如初,還可以到店內免費享用三年前同等值套餐;七年后可免費享用七年前同等值套餐,并送同等值禮品,以及五星級酒店套房一天……
看完這則消息之后不禁感慨,雖然人們常說戀愛中的人智商為零,但商家也不能把顧客當傻子嘛!
天價面條說到底是商家的一種營銷手段,讓顧客提前消費的承諾式營銷,這樣的營銷方式究竟能不能成功,利大還是弊大?這是值得每一位餐飲人思考的問題。
一切脫離產品的營銷,都是耍流氓
餐廳營銷的手段層出不窮,它們千變萬化形形色色,都以宣傳品牌、提升客流量為最終目的,但是所有的營銷手段都應建立在“產品”這個大前提之上,產品是根基,而根基是不可動搖的,它決定著餐廳的生與死。
說得通俗一點,好的東西通過宣傳讓更多人知道了你的好,這是錦上添花;壞的東西通過宣傳讓更多人知道了你的壞,這是雪上加霜!
所以產品才是營銷的根本!
如果產品的口味無法保證,營銷只會讓你死得更快。
02
附加值很有必要,太夸張就是作秀
青春情懷、愛情故事、奇人異事……這些元素被諸多餐飲老板加工成“產品附加值”,甚至有一些餐廳以超出底線的營銷手段作為附加值,博足了顧客眼球。
黃太吉、雕爺牛腩等餐廳的營銷方式已成為業界皆知的案例。有人評價“很會玩”,也有人認為“搞噱頭”。我們以結果說話——無論多么吸引眼球,這兩個品牌最終都面臨著慘淡經營的事實。
黃太吉的煎餅營銷花樣百出:外星人大會、美女老板娘、開豪車送煎餅……除了產品本身,反而是其他方面都做得挺加分。
雕爺牛腩以周星馳《食神》秘方作為噱頭,讓漂亮的女服務員穿上短裙、蒙上面紗來為顧客服務……然而,這樣的用心依然很難打動消費者。
沒錯,這些手段的確非常吸睛,也確確實實讓“黃太吉們”大火特火,但是在欣賞完這些夸張的作秀之后,顧客還是會理性地從口味方面做出評價。
03
品牌不值錢,營銷吹上天也沒用
如果品牌價值本身就不高,那么相應的,很難“承載”夸張的營銷活動。本文開頭“天價面條”的案例就是典型。
試想一下,市場均價十幾二十元的面條,通過營銷活動就賣到上千元,大多數顧客會買賬嗎?
且不論顧客是否買賬,在餐飲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很多餐廳活不過1年。這種公然在營銷中暢想“5年”、“7年”的方式,很難真的給顧客安全感。
這種讓顧客提前消費的承諾式營銷,對商家自身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如果品牌價值駕馭不住這樣的營銷理念,很難讓顧客認同,畢竟沒有人愿意搭上風險陪你玩一場游戲。
所以說餐廳自身的品牌價值一定要與營銷理念相匹配,根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
04
過度營銷適得其反
關于過度營銷,餐飲圈里也是案例頻出,除黃太吉、雕爺牛腩外,還有兩個比較經典的分享給大家:
①靠臉吃飯,長得漂亮免單 鄭州曾有一家咖啡廳推出“靠臉吃飯,長得漂亮可以免單”活動,在其店門口擺放著一臺面部掃描儀,顧客可以先通過這個儀器進行掃描,然后由專業人士根據掃描結果進行打分,得分最高的前五名可享受免單特權,每天限額50人。此活動一時引起熱議,很多網友表示接受不了這樣的營銷活動,是“赤裸裸的歧視”。
②“拍馬屁”的奇葩服務 上海一家甜品店也曾推出“奇葩”服務——出售“拍馬屁”服務,這家甜品店不僅出售主營的甜湯和酸奶,還提供“拍馬屁”服務,顧客只要出10元錢,就能得到店員的夸獎。不過雖然很多顧客咨詢,卻很少人購買這項服務。其實仔細想一想,這種“花錢買好話”的服務有多少真心實意的呢?
過度營銷不僅起不到想要達到的效果,反而會讓顧客對你的餐廳生厭。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