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文魚VS虹鱒魚,今兒不談真偽,談談餐廳老板的應對之策

    虹鱒到底是不是三文魚惹爭議!

    這其中給了餐飲人哪些啟示?

    事件還原

    近日,央視某新聞節目中稱,目前中國市場三分之一的“三文魚”都產自青藏高原的水庫養殖場。

     

    該報道一出,馬上引起網友激烈爭議。爭議重點在于這種國產養殖的魚,真正的名稱是淡水虹鱒,而非大眾理解的三文魚。那么問題來了:

    1、虹鱒魚是否屬于三文魚?

    2、是不是可以生吃?

    隨后,中國漁業協會官網發布了一篇“澄清文”,文中提到,國內統稱的三文魚本來就包含了鱒魚類。而國產虹鱒在水質、飼料和隔離措施上的標準要求都很高。因此即便是淡水魚,也可以生吃。


    然而這條消息并未讓廣大群眾放寬心,反而引發了新一輪的議論,很多人認為,虹鱒就是虹鱒,成本價格比進口三文魚便宜不止一倍。這其中不僅僅是食品安全的問題,更涉及到商家的利潤鏈條。

    微博昵稱為“開水族館的生物男”(中國漁業協會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態專業委員會的主任委員)轉發央視的報道,并表示:批發商和分銷商都說國產虹鱒魚不宜作刺身,因為淡水魚寄生蟲可以直接寄生人體,生吃存在很高的風險,徹底煮熟才是安全吃法。


    到目前為止,淡水虹鱒魚究竟是否可以安心生食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今天,我們先不談真偽問題,我們從餐廳經營的角度來說說,餐飲人可以收獲哪些啟示?


    啟示

    1. 無論何種業態的餐廳都需要嚴把采購關。采購環節是餐廳食品安全的重要一步。原材料從正規廠家購進、且源頭有據可依,這些對于餐廳經營來說是“保護傘”,也是各家餐廳需要重視的。比如事件中提到的虹鱒這種富有爭議的食材,餐廳一旦決定采購,就更要嚴格把控源頭關。

     

    在第二屆“一帶一路”美食交流大會的食學論壇上,大董先生曾說到:大董的每家餐廳對供貨商的要求都是非常清晰和嚴格的,在采購時一定會謹慎把關,并與供貨商事先簽訂協議,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就要落實責任。“政府如果說罰20萬,那我們就帶著供貨商去政府交錢,交40萬。這樣一來,對供應商也是一種良性篩選。”大董先生說。

    2.食材的運輸環節很關鍵,尤其是涉及到冷鏈運輸,對食材的溫度和衛生條件有更高要求。供應商的冷鏈技術是否真達到標準,這一點需要經營者心中有數。餐廳經營中遇到的很多食品安全問題,都發生在運輸環節,對于易變質、保質期短、對溫度有嚴格要求的食材,餐廳更要格外慎重。

    3.再回到這次事件,對于虹鱒魚的爭議,其實關鍵點在于——虹鱒魚到底可不可以生吃。關于此類爭議,暫時還沒有明確定義,即便有了定義,對于敏感的消費者來說依然難解心結。所以,小編建議餐廳盡量少烹飪、少用生冷的食品,盡量避免被卷入到風波中。

    4.消費者對餐廳和品牌的信任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在這個過程中,餐廳也可以“釋放”明確的積極信號給予消費者。比如在消費者有疑慮的食材上標注保質期、最佳食用期等,或者出具相應的權威手續和證明,從源頭消除消費者的疑慮。不僅直截了當地增加消費者的信任感,也讓消費者感受到餐廳的專業和用心。


    您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


    東方美食近期好課

    總有一個

    適合愛學習的你

    咨詢:13331083197


    沒看夠?不要緊!

    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

    每日干貨放送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8503.html

    (0)
    上一篇 2018年5月29日 21:00
    下一篇 2018年5月29日 21:2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