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
經營餐廳也是如此,再花哨的宣傳營銷,再新奇的環境體驗,菜品味道和品質上不去,一切皆是虛無。
生態餐廳,食材品質有保障,但味道卻會因為純天然無添加的原因,與普通餐廳相比有所缺失,加之成本較高,種種原因,導致其菜品利潤普遍不高,這對本來就盈利狀況堪憂的生態餐廳來說,可謂雪上加霜。
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提升菜品口味和毛利。
我們一步一步來。
首先,生態餐廳講究所有的食物都是自然有機無添加,保留食材最本質的味道,這與當前追求食材本味的潮流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次,古代人沒有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一樣做出了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這其中的奧妙,就在于我們可以通過利用各種不同食材的搭配組合、濃縮提煉等等方式,來調出我們想要的味道。
以“蠔油”為例,胡同四十四號廚房利用生蠔、蛤蜊和土豬肉,用“十碗湯”的方法,將其濃縮成“兩碗湯”,以此來調出蠔油最純正的的咸鮮甜;
用這種蠔油制作出來的菜品,味道非常純樸柔和,沒有刺激味蕾造成的沖擊感,能讓顧客的舌尖觸碰到最本真的自然味道。
“甜味”亦如是,胡同四十四號餐廳用紅菜頭來代替添加劑進行調味,不僅保證了食物的自然有機,還豐富了菜品的色澤和口感,讓食材煥發出了最鮮活的自然力量。
而想要提升菜品毛利,胡同四十四號廚房的鄧劍飛作為廚師出身,有以下幾個套路,這不只適用于生態餐廳,就連普通餐廳,也能從其中覓得增利良方。
提升毛利,四大妙招
01
用體驗感提升菜品的附加值
雞蛋碰石頭,采用生態農場的土雞蛋、椰子油、薄荷葉(或姜黃粉)等有機食材制作而成。
如果單純做成炒雞蛋的形式,對餐廳本身來說很不劃算,不僅賣不上好價錢,綠色有機的食材也無法得到充分的展示,很難讓消費者感受到生態的價值。
如果變換一種呈現形式,將色澤誘人的金黃蛋液,混合清香的薄荷葉,在顧客面前傾倒,撞擊面前滾燙的石子兒,蛋液瞬間凝固,雞蛋和薄荷的混合香氣爭先恐后地鉆入鼻腔,勾起的食欲和味蕾。
由生到熟,一道菜的動態制作過程,完整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體驗感、參與感、趣味感、新奇感,充分地詮釋了這道“雞蛋撞石頭”。
菜品本質不變,成本不變,但體驗感卻為其賦予了更多的財富價值,提升菜品毛利自然手到擒來。
▲雞蛋碰石頭,將菜品做成表演
02
精做細做,高低搭配提毛
奶奶家的小蔥拌豆腐,一道聽上去普普通通的涼拌菜,在大眾觀念里,價格并不高。
但胡同四十四號廚房的鄧總,用紅菜頭、海鹽等天然食材代替人工添加劑進行調味,借紅菜頭的清甜和海鹽的咸鮮;
調出小蔥和豆腐有機自然的純樸味道,再添加藜麥、芽菜等食材高低搭配,提升菜品咀嚼感的同時,增加其營養價值。
新鮮粉紅柔嫩的紅菜頭、健康的藜麥和芽菜,不僅為菜品增添了色彩,提升了顏值,還豐富了口感,讓每一口都更加有層次,再搭配上精致的擺盤,一道高毛利的菜品已然成型。
▲有機紅菜頭替代人工甜味劑,口感豐富又健康
03
潛心研發,將普通菜做到極致
杭椒炒土豬肉,除了食材讓人眼前一亮,好像也沒有其他的賣點。
然而就是這道家常菜,胡同四十四號廚房的鄧劍飛帶領團隊整整研發了兩年,從食材到口味,在沒有人工調味料的條件下;
讓這道菜充分釋放出了杭椒的清香,混合肥而不膩的土豬肉,入口柔和,余味回甘,將家常菜的品質做到了極致,顧客自然心甘情愿地買單。
▲杭椒炒土豬肉
04
迎合消費者口味,創造爆款產品
雖然生態餐廳提倡健康養生的烹調方式,但適當迎合消費者口味,也是提升餐廳盈利的必要措施。
胡同四十四號廚房的酸辣粉,生態的食材,以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的酸辣粉的形式進行展現,不含膠質的紅薯粉韌性十足卻容易咬斷,酸辣的口味濃郁豐富卻不會直沖鼻腔和味蕾。
而高毛利爆品小米卷,無糖、無麥麩,只用四種原材料,即有機小米、有機大棗、澳洲奶粉、有機雞蛋制作而成,視覺上像瑞士卷;
但在口感上,卻不像瑞士卷那般滑嫩細膩,小米卷保留了粗糧獨有的粗糙口感,給人更健康的味覺感受,成為胡同四十四號廚房的高毛利爆款。
▲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采用生態食材,
不含膠質,容易咬斷,口味濃郁
往期推薦
學習更多廚藝知識,點擊下方小程序訂購
問題咨詢/合作交流/轉載 13331083197
圖片選自網絡,侵刪請聯系
2020年一帆風順,趕緊點個“在看”
2020年一帆風順,趕緊點個“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