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成品外賣到家”,這一新模式到底是怎樣的?能否幫餐飲企業走出困境?疫情過后,它能成為餐飲行業繼外賣后的又一大新機遇?
01
預制品和半成品迎來爆發
根據外賣頭條針對3000個餐飲連鎖品牌,涉及到3萬多家門店的調研數據顯示。
在營業中的門店營收中,外賣營收占比超過70%,其中暫未營業的品牌門店負責人也表示,將在政策允許營業的第一時間,發力外賣,外賣成為餐飲商戶度過此次疫情危機的重要業務增收點。
首期入駐的餐飲品牌包括大董、船歌魚水餃、大龍燚火鍋、小龍坎老火鍋、蜀大俠、麻辣空間、漢拿山、付小姐在成都等。
在人們的認知里,超市里的凈菜只是把菜簡單清洗、切配一下,和去菜市場買的新鮮蔬菜相比,價值感并沒有很強。
但預制品和半成品不一樣,如果顧客想買大董的紅燒肉,那在他心理對標的一定是大董餐廳里擺盤精美、味道鮮嫩的紅燒肉,自己在家簡單操作就能還原餐廳里的味道,還能享受近乎五折的價格,是不是就會動心?
02
外賣半成品賣什么
招牌菜
餐廳自家的招牌菜做成半成品拿來賣,如大董的山楂紅燒肉速食菜肴半成品、船歌魚水餃的水餃禮盒和臘八蒜、大龍燚的樂山缽缽雞和火鍋底料、小龍坎和蜀大俠的自熱火鍋、麻辣空間的麻辣香鍋調味料、漢拿山韓式烤肉調料等。
硬菜
餐飲把工序復雜、家里做起來相對比較麻煩的硬菜,做成半成品拿來賣,比如在家想吃酸菜魚,可殺魚、去刺又非常麻煩,有餐廳就做出了酸菜魚半成品方便菜,以供顧客選擇。
03
如何定價
餐廳“半成品”的售價僅為門市價格的一半,早期入駐的餐飲商家還能享受到平臺的費率減免和流量補貼政策。
木屋燒烤羊肉串組合,50串售價129元,而最高門市價是178元;大龍燚的樂山缽缽雞,195g售價18.8元,而最高門市價是41.8元;陶陶居的喜陶陶大盆菜,1600g售價448元,而最高門市價是988元;
04
外賣半成品銷售渠道
外賣
搭載美團、餓了嗎等線上外賣平臺進行半成品外賣。
零售
利用企業自有渠道(餐廳門口、餐廳APP、會員社群等)、傳統商超渠道、電商平臺進行半成品零售。
05
餐飲業“又一增量市場”
外賣半成品能平衡時間、效率、味道,讓想做飯又忙碌的年輕人,在家簡單加工就能吃上飯菜。
餐廳把半成品用外賣送到顧客家里,或可成為堂食、外賣之后的又一增量市場;這就為整個餐飲行業增加了一個新的增收渠道。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到家業務在疫情期呈現爆發增長的態勢,那未來到家業務,針對半成品的中央廚房式配送或許是未來的趨勢。
06
疫情后 前景如何
我們先來思考,人們在家做飯的市場到底有多大?等疫情過后,一切恢復正常了,各種餐廳美食爭奇斗艷,買半成品回家簡單加工的消費者有多少?味道還是很重要的,這些半成品真能恢復餐廳里的口感嗎?
餐廳的原材料利潤一般是60%-70%,如果是半價去賣半成品,餐廳的利潤將更是微乎及微了。
如果依托美團這樣的外賣平臺,扣點問題怎么解決?在本就微薄的利潤上再扣下去,餐廳還有得賺嗎?
當然,有些企業可以不依托外賣平臺,有自己的渠道,有自己的流量入口,有自己更優解的配送方案,可又有多少餐企能做到?
疫情之下, 大型堂食餐飲面臨的巨大損失,輕餐飲外賣品牌7成選擇閉店,“餐飲的經營業態單一存在問題,單純的外賣和單純的堂食抗風險能力差。”
所以,建議餐飲人針對餐飲門店的經營形式進行融合,不能單純地開展堂食業務,盲目排斥外賣和到家業務,也不能單純只開外賣,忽略堂食,餐飲的經營,應該多種經營方式融合,增加餐飲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內容精選
↓↓↓
點擊圖片 即可閱讀
采編 | 是八角呀 霍東
視覺 | 隋隋
合作交流/轉載 | 13331083197
課程/雜志咨詢 | 13331083967
部分文字圖片選自網絡,侵刪請聯系
2020年一帆風順,趕緊點個“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