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這里,不僅僅有商業故事,更有故事背后的管理之道。
策劃一次爆炸性的事件傳播、鋪稿刷屏,找到討巧的辦法做吸引眼球的活動……但長久發現,品牌還是得不到消費者認可?
那些好評如潮的品牌,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究竟避免了哪些錯誤?
錯誤價值觀之一:只是為了開一家店
很多加盟商之所以要去加盟、去開店,僅僅是因為自己想(更輕松地)賺錢。
卻從未真正思考過:餐飲業究竟要解決人們哪些問題,提供給人們哪些價值。
同樣,很多商家他們想問題的模板全都是“我該如何賺錢”“我該如何賣貨”,而不是“我能為用戶解決什么問題”。
殊不知,企業、品牌、店鋪之所以能存在,并不是因為你自己想讓它存在,而是因為消費者需要它存在,它能為消費者解決問題。
對于那些騙加盟費的品牌方,它們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為它們能解決人們“想開店掙錢卻不知該怎么做”的問題。
很多人甚至以為那些加盟商開了店之后,不就能解決人們吃飯的問題了么?但是開餐館的又不是只有你一家,吃飯的問題哪都能解決。現在的餐飲時代,不是只停留在解決吃這件事。你真正需要解決的,是其它餐館還沒有解決的問題。
如果擔心虧錢,就不要做餐飲生意。所以你做生意之前,要先確定自己是否虧得起,而不是一上來就想著能賺多少錢。
錯誤價值觀之二:為找方法忽略根本
很多人都非常沉迷于一些“討巧的方法”。
比如奶茶店生意不行了,就想著換一個更有意思的包裝吸引人眼球,來緩解這一情況。
比如餐廳生意不行了,就想著策劃一次事件在當地形成傳播,吸引更多人前來用餐。
或者更具體一點的,奶茶店在客人少的情況下,奶茶就要故意做得慢一些
……
不得不承認,這些小技巧都沒錯,在適當的時候效果也很好。
但所有人都明白的一個道理是:產品是根本。
西貝的確做得好,但它并不像其他網紅品牌那樣主要靠新媒體營銷做起來的。
那它主要靠什么?還是過硬的基本功。
當然,如果我說它味道好,肯定有人跳出來說它難吃。如果我說它產品研發下苦工,連個饃饃都要研發幾百次,肯定又有人說這都是宣傳…那就說個客觀點的吧:有幾家餐廳的衛生條件能做到西貝那么好?
別的不說,光是它一桌一換的桌布,大部分餐廳根本就做不到。
有人說只有在西貝里,才敢把整個手撐在桌子上玩手機,其他餐廳都怕桌上有油。
花時間和心思去專研小方法、小技巧沒有錯,但也不能忽略很多最基本的東西——如何做好產品?如何做好服務?
錯誤價值觀之三:維護形象不敢承認錯誤
很多公司都設有公關部門,其主要職能就是維護公司或品牌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當品牌被爆出負面消息的時候,即出現“公關危機”,公司這個時候一般是找KOL幫忙打圓場?刪帖?找靠山?不說話?
眾所周知,去年海底撈出現老鼠事件后,海底撈直接了當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以雷霆之勢發起整改,這樣知錯就改光明磊落的態度反倒讓廣大網民沒了看熱鬧和湊熱鬧的心思。
與海底撈的危機公關類似的案例,比較經典的應該是2012年的央視315晚會曝光麥當勞食品安全問題。當時,麥當勞的危機公關是:1、1個小時內在微博上回應此事,稱“個別事件”;2、在門口貼道歉信。
錯了就是錯了,承認,并道歉,然后整改。這是海底撈的危機公關思維,而大部分品牌的邏輯是:能否認就否認,模棱兩可,部分承認,轉嫁給別人,甚至不發聲,悄悄等待新的熱點出現,把道歉聲明放在犄角旮旯的地方,趕緊找水軍引向競品在背后下黑手……
及時承認錯誤,主動尋找原因,提出改進方案。才是一個品牌真正應該做的事。
錯誤價值觀之四:過于表現自我
為什么經常做一些公益活動或其他“好事”,粉絲不但不買賬反而容易說你作秀?
因為你沒有站在顧客的角度思考問題。
他們會認為很多人之所以要做好事,都是為了“做好事讓別人去說我好”。做好事本沒錯,但生意場上,這種操作方式,明顯是過了頭——他們太想表現自己了。
比如去捐款:車子上印著大大的LOGO,所有員工都穿著帶LOGO的制服,拉著大大的橫幅(橫幅上當然也有自己的公司名字),捐完款還去找媒體寫發稿,然后在自己的公眾號上也得發一波…
像這種,你越是想表現自己,就越不容易被認可,別人一看就知道你小子故意在演戲。
這就是“私心”太重。
有人說,做營銷,最重要的是要有用戶視角,但用戶視角從來就不是一種技巧,它本身就是一種價值觀——設身處地為別人考慮,通過滿足別人的需求或解決別人的問題,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所謂的“買賣”,也都是先有“買”,再有“賣”。
所以,營銷從來就不是去解決“賣”的問題,而是去解決“買”的問題。
只有明白了這層道理,不管是營銷還是品牌,才會有它存在的價值。
畢竟,是顧客成就了品牌,而不是品牌自己。
-E-N-D-
往期精彩內容:
看的不過癮?
不要緊,雜志有更多精彩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伙伴哦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0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