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餐謀長?導讀:為什么同樣一道菜,人家定35元也賣得出去,我賣25元還沒人買?
很多餐飲老板在開店的時候都有這樣的煩惱,菜品都確定好了,但價格怎么定卻又是一個新問題:到底該怎么定價,定多少價?在餐飲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價格成為顧客購買一個主要參考因素,所以正確的定價策略就顯得異常重要。
大多數餐廳在定價的時候,會圍繞自己的成本和利潤率確定下最終的菜品價格,即餐飲行業流行的基本定價方法——成本加成:產品生產成本×(1+成本利潤率)=最終售價。比如烤鴨的成本在20元,加上30%的利潤,那么最終售價為20元×(1+30%)=36元。這里的成本和利潤率都掌控在餐飲老板自己手中,就算原材料價格發生變動,也能很好地做出相應調整。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餐廳,直接成本占定價的比例也不同。
因為這樣的情況,也就造成了在高級餐廳中一盤西紅柿都能賣35元,而且還不少人點,而如果平價餐廳中賣25元,卻沒人點,所以要依據現實情況控制好定價。
對于消費者來說,價格是考慮是否進去就餐的一大影響因素。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你的菜品價格看起來太高,打破了他們的心理預期,那便很難吸引到消費者。因此,菜品定價時應該明白這樣的道理:50元不如48元,100元不如98元。因為在客人心目中,錢付出了還可以找零,心情便會更愉快。價格定得巧妙,使客人產生“很實惠”的感覺,是餐館老板值得研究的課題。
這也就是超市里大多商品價格為9.8元、12.6元,49.9元……這種定價的原因。而且有研究表明,消費者對于價格后面尾數有著很強的敏感性。
每家餐廳都應該有自己的特色菜,不管是吸引新客戶還是維系老顧客,都能起到不錯的作用。但有不少餐飲人拿捏不好尺度,反倒讓自己的特色菜給做成了賠本買賣。這就是我們所要說明的重要一點:特色菜占比要適當。一般來說,一個餐廳高利潤菜品占比維持在20%比較合適,中等利潤的菜品比例可以相對大一些,占整體比例的70%比較合適,低利潤菜只是為了吸引顧客,只用占到整體的10%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你的特色菜數量要控制好。按照各個菜品比例,控制好自己在各個價位的特色菜個數。當然店里的“特色菜”,因為客人一般不常見,因此價格可以定高一點。比如餐廳平均毛利在40%,這個菜就可以定在毛利50%,客人一般感覺不到。比如大黃魚,成本在10多元,可以定在38元。
這里的“虧本”定價法并不是讓餐飲老板把所有菜品價格定得很低,而是挑選一些菜品作為特價菜,吸引顧客上門。這樣的方法對高中低檔餐廳都適合。在廣州很多餐廳就深懂這個道理,經常會推出此類的特價菜式,比如18元一只燒雞、26元一份酸菜魚之類的,這樣的價格讓消費者一看就有想消費的沖動,甚至不去吃就跟是自己過不去的那種。推特價菜的目的在于吸引顧客進店消費,給自己的餐廳帶來更多的人氣和吸引新的顧客。但也要注意,每天不宜多推,控制在1~3道菜之間,又或者每天一道保持新鮮感和神秘感。
菜品定價一般是根據餐飲店內部要求的毛利率,這個毛利率來自經營者的目標和經營中統計的平均水平。然后利用下列公式,依照菜品成本計算出來。一般餐飲店的毛利率在50%左右(低的在40%,高的達60%以上)。菜品的成本為:可變成本(食材、調料、水費、電費、燃料費)和固定成本(工資+商店房租+生活費+員工住宿費)例如:一份菜成本是18元,定毛利率為55%,則菜品價格=18元÷(1-55%)=40元,其中毛利是40-18=22 元,或40×55%=22元。
綜合分析定價法,就是根據菜品的本(成本)、量(銷售量)、利(盈利)三個維度綜合考慮定價。其方法是把菜單上所有的菜品根據銷售量及其成本分類,每一菜點總能被列入下面兩大類中的一類:這一方法是綜合考慮了客人的需求(表現為銷售量)和餐廳成本、利潤之間的關系,并根據成本越大,毛利量應該越大;銷售量越大,毛利量可越小這一原理定價的。當然,菜品的定價還受市場均衡價格的影響。如果你的定價高于市場價,那消費者就會選擇去別家;如果你的定價低于市場價,消費者自然會找到你家。但也要注意控制成本,若是大大低于市場價格,餐廳也會虧損。總之,菜品定價是一門藝術,不僅是消費者進餐廳就餐最關心的內容之一,也是餐廳經營中最敏感的問題。收下這些妙招,在經營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搞定菜品定價!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中國加盟網
作者:李新新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YANG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