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科技逐漸滲入我們的工作和生活,而餐飲業也在潛移默化地經受著現代科技的挑戰,餐館業也希望通過創新科技來豐富客戶的就餐體驗。融入科技元素的新餐飲是在傳統餐飲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的升級,從傳統餐飲追求“吃飽吃好味道好”的產品物質需求層面,上升為“好吃好看好體驗”的精神物質雙重層面。其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值得傳播的好口碑,讓品牌更快、更好、更久的植入到消費者的心智中。
香港必勝客:將外賣盒DIY成投影儀
食客想要在必勝客外賣盒上看電影,還需要自己動手DIY幾步,因為必勝客其實只在披薩盒子上玩了些花樣。
第一步:找到盒子的預制切口,沿虛線把盒子挖個洞。 第二步:從保護披薩的盒內小架子上取下放映機鏡片,并放到第一步已經挖出的洞里。第三步:用手機掃面盒子上的二維碼,獲取影片信息。第四步:把手機靠在小架子上并找到合適的投影位置。第五步:拿好美味的披薩,找到合適的觀影角度,靜靜觀看微電影。
這個由必勝客牽頭的 Block Buster Box 電影項目是由奧美香港品牌于4月17日在香港地區率先進行的一次試驗性推廣活動。這個把披薩盒變投影儀的創意來自奧美香港,盒子本身也印有浪漫、動作、恐怖、科幻四種圖案,分別對應不同類型的影片。這些披薩盒子在使用后還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烏克蘭交互式餐廳:點餐全自助
烏克蘭一家公司開發了一種叫做交互式餐廳的技術,客人點餐變得完全自助。餐廳把菜品、飲料的照片、具體信息陳列在一個防水觸屏桌上,顧客只需要在電子菜單上下單就可以將信息網傳給廚房。不但可以節約服務員的本錢,還免掉了詢問菜肴情況的繁瑣程序,在這個桌面上可以輕松完成點餐的工作。
這個神奇餐桌甚至可以在客人等餐的時候,用用觸屏桌子玩游戲、看新聞及跟別的餐桌的客人聊天等等。另外,此技術還可以將屏幕掛在餐廳的墻壁上,一方面可以傾銷自己的產品,另一方面還可以做廣告。
目前使用這種技術的只有塞浦路斯(Cyprus)的Oshi和迪拜的Ebony。
曼谷肇氏餐廳:機器人充當服務員
與大陸機器人餐廳(Dalu Robot Restaurant))類似,肇氏餐廳也使用機器人作為該餐廳的服務員。食客們圍坐在一個裝有環形玻璃窗的餐臺前,機器人服務員通過安裝在環形餐臺內的軌道為坐在窗外的顧客提供服務。該餐廳為顧客提供大約100種傳統的日式美食,而且店內的“服務員”通過電腦程序的設計可以跟顧客打招呼、對話甚至跟隨音樂節奏翩翩起舞。后廚還有兩個機器人幫助大廚準備食材。
華盛頓特區紅線酒吧:通過水龍頭自斟自飲
華盛頓特區紅線酒吧在每一張桌子上都安裝了水龍頭,顧客們可以通過這個龍頭來自斟自飲,并且在每張桌子上放還懸掛了一臺平板電視,顧客們可以邊品酒一邊享受觀看體育比賽的樂趣(該酒吧有超過40張這樣的桌子)。每張桌子的顧客可以通過這種龍頭選擇兩種啤酒,同時菜單中還為每桌的顧客們提供平價的法式美國小菜。(來源:搜狐自媒體)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5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