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趨勢】餐飲網絡化:餐飲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混亂的餐飲O2O市場

      

    現在做餐飲的互聯網企業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超大型外賣平臺,他們不生產外賣,比如美團外賣、餓了么、淘點點等。第二類,是自己的生產外賣,并自己做在線平臺,比如到家美食會、來一火、怪蜀黍等。第三類是不做平臺和不生產外賣,只為外賣餐廳提供技術支持,比如三餐美食、客如云等。前者都是通過自己的平臺優勢,不斷進行現金補貼,然后將客戶黏在自己的平臺上面,雖然在之前有爆出過食品安全問題,但依舊不能減緩這些平臺的發展步伐。后兩者相比之下發展就要慢的多,但是后兩者都能在自己的潛在市場深深扎根,而且和平臺并沒有絕對的敵我關系。

      

    外賣平臺真的能包治百病嗎?這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問號,因為平臺目前存在著一些不可彌補的漏洞,比如流量來源不穩定,沒有會員管理,無法進行二次營銷,也沒法提高復購率。同樣的問題也存在于團購,團購自從2010年大興以來,算是互聯網對傳統餐飲行業的第一次”教育“,大流量、低利潤的模式讓傳統商家真正見識了什么叫互聯網。一些中小型餐廳的客流多數都來自團購平臺,雖然餐廳是自己的,可總讓人感覺餐廳像是為團購平臺開的。一方面團購比到店付款要便宜很多,導致許多客戶可能是到店再買的團購,而且被低價熏陶的客戶,更愿意在團購網上進行比較,如果你不玩團購,那么就沒有客流。如今餐飲外賣也遇到的了同樣的問題,到底和外賣平臺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對于餐廳來說,O2O該怎么去玩兒?一些愿意嘗試互聯網的餐廳老板開始走第二種模式,通過三餐美食等提供的系統來做自己的平臺。也有自己做區域化平臺來和大平臺作差異化競爭的,餐飲行業的網絡化并不存在統一標準。


      

    做不做外賣平臺?

      

    外賣的市場原本并沒有那么大,就如同團購市場一樣,通過燒錢大戰,活生生的將這個市場培養了起來。那么,這個需求原本有多大呢?外賣這個需求的確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卻沒有現在營造的這么大,為什么這么說?許多地方取消補貼之后,都出現了外賣訂單大幅度降低的情況下,這說明外賣需求正回歸到本該有的位置。雖然可能是客人訂餐又回到了餐廳的自主平臺上面或者繼續用電話訂餐,用平臺訂餐僅僅是因為有補貼或者是去找餐廳。外賣補貼大戰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讓大家其他的訂餐方式變成在平臺上訂餐,這樣也就達到了攫取餐廳原有客流的目的。

      

    資本賺錢的本質是不會變的,要么從消費者中的得到,要么從餐館中得到。而消費者是敏感的,平臺并不產生利潤,最后他們的錢要從哪里賺,這已經不言而喻了。那我們餐館該怎么去做呢?外賣實際上是一個一定圈子內的消費,因為你餐廳外賣配送的范圍總是有限的,而你服務的對象90%以上都是老客戶。所以餐廳要去中心化,就是脫離平臺,從經營菜品,到經營“人”,把客戶變成粉絲。商家要與客戶建立互動關系,不僅要推薦自己的產品,還要讓客戶口碑傳播,在社交中經營人脈,在服務中營銷自己。我們餐廳完全可以自己來維護這些老客戶,而不是交給外賣平臺。


      

    餐廳網絡化的根本

      

    餐廳里用的最多的軟件是什么?只能是餐飲管理軟件,而現在的絕大多數的餐飲管理軟件都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如果進行互聯網改造,顯然這些軟件都不合適了,我們需要一款打通了收銀軟件、財務軟件、原料管理、微信、網頁、點菜寶、點菜機、外賣、客戶crm等等各種端口的系統,而這一切都依托于互聯網。像以前的那種單機版管理系統、單獨的網頁點餐和微信餐廳這類,他們并不是成體系的,單獨用在某一方面還行,如果要構建一個網絡化的餐廳,那就只能上互聯網餐飲軟件

      

    而且以后的網絡化餐飲管理系統也將會構建一個類似騰訊qq這樣的一個閉環,pc端管理軟件將是餐飲管理系統的核心,微信餐廳、點菜寶、網頁點餐、微信接單、外賣、配送、食材采購等等全部都算是增值服務。網絡化的餐廳從食材采購、點菜預定、結賬收銀、客戶維護、網絡營銷都將在一個平臺內搞定,并且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營銷成本也都會進一步降低。(來源:搜狐自媒體)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5080.html

    (0)
    上一篇 2015年6月8日 17:38
    下一篇 2015年6月8日 18:0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