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地球28個國家的“國菜”!

    在英國任何一個小鎮上,你都可以看到掛著招牌的小鋪子。通常這種小鋪門臉不大,里面只有一張柜臺。如果走近門口,你會聞見一股油炸食物的香氣,其中明顯的是魚的味道。其實炸魚和炸薯條被獨立經營了若干年,直到19世紀60年代才有人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成為英國最流行的大眾食品。


    奧地利:維也納炸肉排


    維也納炸肉排甚至可以作為奧地利的代名詞。這種牛排,由切制而成的極薄的牛肉片先灑滿面包屑,再深度油炸而成。它通常佐以檸檬和香菜,以及土豆或大米。


    阿根廷:Asado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作為世界上肉質排行第一的國家,阿根廷就是美味的保證,每一款烤肉都是無與倫比的經典,特別是一些鄉村口味。


    比利時:穆萊斯炸薯條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穆萊斯炸薯條(貽貝和炸薯條)可能在其他國家也會有,比如法國和美國,但這道鮮美可口的組合菜品實際上起源于比利時。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烹制貽貝(煮酒,黃油,香料,或者置于番茄清湯中),再佐上脆香的薯條。最后來一杯清涼的比利時啤酒,沖去嘴中的油膩之氣,盛夏中,還有比這更爽的么!


    巴西:烤牛肉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烤牛肉是巴西民間最受歡迎的一道菜,也是宴請上等賓客時不可缺的一道菜。與我們常吃的烤牛肉不同,它不加調料,只在牛肉表面撒點食鹽,表層油脂滲出,外面焦黃,里面鮮嫩,有一種特有的香味。烤牛肉依部位有大腿、前臀尖、后臀尖、牛峰、牛排、里脊等十多道,道道色澤不同,風格各異。你要吃什么,服務員便削什么到你盤中。


    加拿大:Poutine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Poutine來自魁北克,在炸薯條淋上肉汁和奶酪,是一種美味的能量巨咖。吃下它,便可以感受到由胃及全身的溫暖。

    法國:鵝肝醬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說到法國美食,就不能不提到鵝肝醬。這種公元前2500年就被古埃及人發明的食物,在法國人的餐桌上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盡管它一直是動物保護人士的最痛,盡管營養學家認為鵝肝醬并不符合現代健康飲食,但這一美食依然風靡法國直至全球。


    克羅地亞:Pa?ki先生奶酪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是一種源自克羅地亞綿羊奶的硬奶酪。出產于帕格島的它是如此出名,甚至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埃及:Molokhia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它暢銷于整個北非,但在埃及,作為Molokhia的原產地,它尤其受到歡迎。這道埃及菜肴,使用的是Molokhia(一種苦菜)剝去莖的葉子,將其剁碎之后與煮熟的香菜、大蒜共同烹調。它一般用于處理雞肉、兔肉、羊肉或魚類。


    瑞士:芝士火鍋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瑞士國菜芝士火鍋相傳是馬可波羅發明的,成為了瑞士人非常喜愛的菜肴。瑞士芝士火鍋所需材料如下,鍋底:芝士,蒜茸,白葡萄酒;配菜:西蘭花、土豆、黃瓜、玉米筍,法式面包。

    將芝士放進一個8寸左右的小鍋里,待其煮成液體狀后再加入一定數量的白酒和果酒,吃的時候要用長柄的叉子將一塊法式的面包叉起來,放進鍋中拿出來吃。這時的面包又熱又香,吃起來特別的爽口宜人。就這樣一邊燒一邊蘸一邊吃,直到火鍋中的液體奶酪快要燒干燒焦時為止。


    意大利:比薩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起源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意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那不勒斯的比薩餅耐嚼而脆,原料的品質也大都很棒,如新鮮番茄,馬蘇里拉芝士,丁香,以及按照自己口味加上的肉類。在這里,比薩餅是一門藝術,pizzaiolas則是藝術家。


    日本:生魚片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日本人自稱為“徹底的食魚民族”。日本人吃魚有生、熟、干、腌等各種吃法,而以生魚片最為名貴。國宴或平民請客都以招待生魚片為最高禮節。日本人稱生魚片為“沙西米”。一般的生魚片,以鰹魚、鯛魚、鱸魚配制,最高檔的生魚片是金槍魚生魚片。開宴時,讓你看到一缸活魚,現撈現殺,剝皮去刺,切成如紙的透明狀薄片,端上餐桌,蘸著佐料細細咀嚼,滋味美不可言。(去旅行吧V信號:uu1798)


    馬來西亞:Nasilemak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Nasilemak被大眾評為馬來西亞的“非官方”國菜,其中有伴著椰奶和香蘭葉煮熟的大米。由傳統的香蕉葉包裹著的Nasilemak,常配以辣椒ikanbilis(鳳尾魚)、花生、和煮雞蛋。


    墨西哥:玉米宴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墨西哥人以玉米為主食,“托爾蒂亞”是墨西哥一種將玉米面放在平底鍋上烤出的薄餅,類似中國的春餅,香脆可口,尤以綠色玉米所制的薄餅最香。“達科”是包著雞絲、沙拉、洋蔥、辣椒,用油炸過的玉米卷;最高檔的“達科”以蝗蟲做餡。“達瑪雷斯”是玉米葉包裹的玉米粽子,里面有餡拌雞、豬肉和干果、青菜,肉香伴香嫩葉芬芳,吃后齒頰留香。“蓬索”是用玉米粒加魚、肉熬成的鮮湯。


    挪威:Rakfisk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Rakfisk是用鱒魚腌制、發酵,歷時幾個月制成的。不用再行烹煮,伴著洋蔥和酸奶它便可以成為主角。


    菲律賓:Adobo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Adobo是一種流行的香料,但在菲律賓,它是一個菜——將醋味、醬油味、蒜味、油香味賦于肉質中(豬肉或雞肉)。這道菜非常之受歡迎,也有人稱之為菲律賓的“非官方國菜”。


    德國:香腸火腿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德國人是名副其實的“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民族——吃豬肉喝啤酒。德國人每人每年的豬肉消耗量為65公斤,居世界首位。由于偏好豬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國菜都是豬肉制品。德國的食品最有名的紅腸、香腸及火腿。他們制造的香腸種類起碼有1500種以上,并且都是豬肉制品。


    泰國:冬陰湯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冬陰功”湯作為泰國菜的杰出代表,被稱為泰國的“國湯”,也是世界十大名湯之一。泰國人以能吃辣著稱,所以這道菜其實就是一道泰國風味酸辣湯。有的朋友到了泰國餐廳不知道點什么,沒關系,先點一份“冬陰功”湯吧。


    澳大利亞:Piefloater

    舌尖上的世界細數28個國家的“國菜”

    常被人們譽為完美的解酒食物——Piefloater,是一種澳式肉餅。它往往被置于濃郁的綠豆湯上一起食用。有時也會在其上灑上番茄醬,醋,鹽以及胡椒。


    中國:烤鴨

    溫馨提示: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餐飲界官微:http://weibo.com/zgmeishi,餐飲界微信號:canyinj)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5546.html

    (0)
    上一篇 2014年7月9日 18:04
    下一篇 2014年7月10日 13:5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