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bleWinCafe,用茶飲店的模式賣咖啡,營業數據吊打很多茶飲門店:
17家門店日均400杯出杯量,生意不錯的店,1天1.5萬營業額;每開一家新店2個月盈利,1年回本。
這是套什么玩法?
作者 | 政雨
“咖啡館最應該學習的對象是1點點,而不是星巴克。”DoubleWinCafe90后創始人禹超說。做過2年咖啡師、有3年門店管理,浸潤咖啡行業多年,他經營的思路很跳脫:“喝奶茶的群體太大了,喝咖啡就是很小的一撮人,我們不光跟咖啡店做競爭,也要把奶茶店的客人變成咖啡店的客人。”20平檔口小店,3~5名店員,有專門的收銀員崗位,墻上還貼著可用小程序下單的提示——這都是茶飲店才有的配置。一張菜單,35款產品,除了經典款咖啡,特調、茶、鮮奶、甜品占去一多半位置;價格也不高,集中在20元上下。DoubleWin看起來已經不是常規的咖啡品牌,而是在嘗試第3條路——用飲品店的模式賣點喝的,并不局限于賣什么,只要好喝、性價比,讓更多人能選擇。DoubleWinCafe成立于2015年底,目前有17家直營店,上海16家,北京去年11月開了1家。全部門店平均出杯量400杯/天,生意最好的3家店,周一到周五一天可以賣700杯,日營業額1.4~1.5萬。 和茶飲店學菜單、研發,做出性價比
1、向1點點學菜單,增加SKU
禹超發現:1點點的菜單上有59個SKU,大多數咖啡店卻只有10幾個。“茶飲店不同的產品風味很多,我總能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但咖啡館往往很局限。”禹超從運營的角度調整思路,開始豐富菜單的SKU。“中國人不會從早到晚都喝咖啡,也要有茶的選擇,家長帶著小朋友過來,還能點到鮮奶,讓消費者都能有更多選擇,才不會看看就走。”2、門店打造爆品
蜜雪冰城、CoCo、喜茶、益禾堂等等,賣得好的茶飲品牌都有爆款,DoubleWin也有爆品——咖啡特調類產品。其中一款爆品檸檬葉冰拿鐵,源于禹超到泰國的經歷,他發現泰國的大街小巷都有很大的清香,后來發現是把檸檬葉做成了香料。于是他買回檸檬葉研發為特色產品,推出之后頗受歡迎。3、尋找認知度高的香氣,主推創意咖啡
DoubleWin銷量TOP10產品有7款都是特調——符合國內大部分消費者喝咖啡的需求,首先要好喝。“客人想要的咖啡是多元化的,他們能叫出名字的只有星巴克,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咖啡的口味。”禹超說。因此,不拘泥于品類,做符合消費者口感需求的特調咖啡將更有市場。做特調飲品,禹超最大的經驗是香氣要足。“我們對研發的定義不是咖啡師,而是咖啡的調香師,消費者對咖啡記住的是嗅覺而不是味覺。每一杯產品要喝之前,聞起來就知道是什么,保證每一款產品有獨特的香氣。”
新品蜜瓜酒釀咖啡酒香四溢
禹超會尋找各種有特色的食材,提取香氣,“這些香氣一定要是認知范圍以內的香氣。”“消費者對咖啡的接受必定會經歷對風味的認知變化,需要先熟悉再陌生。大部分消費者不能接受精品咖啡,因為精品咖啡的風味是舶來的。”他說。像做茶飲一樣做咖啡的研發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產品的壁壘和門檻,消費者喝過之后在別家買不到,才能多次回購,DoubleWin線上復購率達到48%。4、“底價”策略,性價比優勢
即使能買到同樣好喝的創意類咖啡,DoubleWin價格也更劃算——集中在20元上下,比精品咖啡店便宜近一半。定價之前,禹超算過一筆賬:帶上外賣訂單,一杯產品做到20塊,1天賣100杯就可以盈利。所以就把價格定在20元多一點,不做買一贈一,不做任何折扣活動,直接把底價亮給顧客。而在這樣的價格下,由于積累的供應鏈優勢,咖啡豆品質也有保證。薄利多銷售的策略,讓他們一家店外賣餓了么平臺月銷就能實現4000多單。選址緊貼星巴克、全家、1點點
地鐵2號線是上海的交通樞紐線路,貫連虹橋、浦東兩大機場,中間途徑陸家嘴、張江高科等多個辦公族群。可以說,2號線的每一站都是咖啡館精準客群位置。DoubleWin在上海的16家門店,就全部在2號線沿線。然而很多老板喜歡的地鐵出站口位置,禹超認為并不適合DoubleWin,“地鐵站門口都是急急忙忙去上班的,我們適合有吃吃喝喝需求的消費者。”1、500米以內一定要有星巴克
DoubleWin不怕開在星巴克旁,“星巴克所有客人都能‘過渡’到我們家,我們家不一定會‘過渡’到星巴克。”禹超說。相同的客群、差異化的產品定位,使其可以借鑒星巴克專業的選址經驗,跟著選不出錯。2、和全家便利店開在一排
上海有很多全家便利店,“如果有全家,我們傾向于選在一排的位置,而不是街對面。”DoubleWin門店旁邊就是星巴克和全家便利店,圖片來自大眾點評甚至他還做過一個測試:和全家開在一排的門店,盈利速度會比沒開在全家旁邊的快2~3個月。這背后的原理是,開在社區、辦公室樓下的便利店已培養了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消費者逛的過程中,玲瑯滿目的產品不斷刺激感官,產生吃喝點東西的需求。出了門看到一家DoubleWin會不自覺進去,不糾結要不要買,而是買哪一款。3、一公里以內要有1點點
禹超觀察發現:1點點的外賣做的不錯,如果周圍有1點點,起碼外賣需求已經被培養起來了,消費者在點單的過程中,DoubleWin也很容易進入他們選擇的范疇。所以,考慮到外賣銷量,會在1點點出現的1公里范圍選址。禹超用長時間的驗證發現:以上3個選址條件,達成2個生意就不會差。DoubleWin有1家店剛好齊具這3個因素,“那家店一個轉角的A面是我們,轉角B面是全家、星巴克,我們在小馬路上、左邊還有1點點。早期我們覺得位置偏,但開了之后,第2個月就實現了盈利,現在每天穩定在600多杯。”而在這樣的選址模式并不難復制,上海具備這3個條件的位置不少,“可以開40~50家。”禹超說。好的服務不用教,是感同身受
DoubleWin有4種店型,這是咖啡館里少有的嘗試:辦公樓附近沿街外帶店;
辦公樓大堂帶座位門店;
上海網紅馬路門店;
以及剛開始做的商場店。
比如開在上海高流量網紅馬路上的門店,面積控制在20平左右,但一定會安排10個人的座位區。“10個人上下的位置,剛好可以坐2~3組客人,互不干擾,門店一個人就能控場,兼顧所有人進行小規模互動,能保證更好的體驗和環境。”開到第3家店時,禹超發現一個問題:經常有老顧客打電話聯系他——好的服務體現在能否和顧客做成朋友。一家店、兩家店能做到,但如果做連鎖,怎樣在每家店都復制這種顧客關系?不做強制性培訓,他用門店的氛圍感染新來的伙伴,激發服務的意識。“好的服務是感同身受,不是教。在好的環境下,形成好的體系,讓新伙伴更愿意去表現自己的方式。”“我們是用一群人去影響1個人,把他‘感染’到體系里來。而大部分咖啡店是找1個人做教練,影響1家店,這就太難了。”禹超說。提前布局公眾號,積累口碑傳播價值
上半年,很多品牌在為恢復業績想辦法時,DoubleWin爆單不斷:520和瑞士蓮做了一款跨界聯名產品,爆單了;被李佳琦在直播間無意提到,又爆單了。DoubleWin營業第一天就開始了公眾號的運營,這是他早期工作經歷訓練的營銷意識。通過公眾號做好和消費者之間的溝通鏈接,還開發線上點單功能,讓顧客實現到店自取,體驗更好的同時,也會幫助把粉絲積累下來。前期的積累,如今開始帶來獎勵,DoubleWin創意性產品推出之前就會讓消費者形成期待,每一次推新品都會被點爆,單店點單突破200杯。隨著小程序的流行,DoubleWin將線上點單升級為小程序,公眾號的粉絲粘性也為其倒流發揮作用。“小程序不是靠人運營的,但公眾號是靠人運營的,只有公眾號信息吸引到人,小程序并不是吸引人的關鍵。”但公眾號的運營、口碑的積累,都需要長久布局,才會在需要的時候發揮價值。4年,17家店,DoubleWin的速度不算太快。這個品牌已經開始了外拓的規劃,今年計劃涉足北京、深圳、成都、南京、杭州5個城市,通過直營和加盟結合的形式,鏈接更多資源,在盈利基礎上實現開更多的店。目前,成都、深圳進入選址階段。另外,通過定制牛奶、糖漿,推出更多符合消費者健康需求的產品;嘗試市面上流行的凍干粉產品,用技術把現有的爆款產品變成零售產品,這些都在禹超的規劃中。
DoubleWin給我最大的思考是:一家咖啡小店的營業上限在哪里?從門店的角度看,茶飲店在多人配合的情況下,高峰期可以快速出杯。而咖啡的制作效率會有上限,禹超做過一個測試,最快出1杯咖啡需要41秒。這就意味著,一天營業12個小時,最多出1053杯。再賺錢的咖啡門店,也難以達到茶飲門店高峰一天5000+杯的出杯量。咖啡館營業額的上限,需要更高密度的門店去打破,這是無法抗衡茶飲店的模式硬傷。但在當下,還遠未到考慮天花板的階段——按照DoubleWin的邏輯,將咖啡當作一個產物、一種介質去售賣,最終是落回到消費者和品牌的關系。當品牌有價值時,就能作更多延伸。這是符合咖啡大眾化發展的長久之路,而只有當咖啡真的大眾化,才是到考慮盈利上限的時候。
咖門2020新飲力新茶飲大賽深圳站觀賽通道已開啟,7月9日,我們深圳見!
長按下方二維碼報名觀賽:
茶飲店如何玩轉微信社群運營:
設計定制茶飲店家具道具: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13253329903(同微信)| 15736701356(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6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