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深圳,有個品牌打出鮮明的文化風格,單日最高營業額超過3萬,月營業額最高破70萬。
茶顏悅色之后,又一靠“風格定位”打造品牌形象的案例出現了?
茶飲店深圳突圍:日營業額破3萬
深圳灣萬象城,深圳的商場頂流之一。這里強手如林,喜茶、% Arabica 、gaga T BAR、茶米茶、星巴克甄選等同場競技。萬象城BI層,22平米的伏見桃山,與喜茶相隔不到100米,卻是個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認出的店。日式美學帶來的鮮明調性,讓人很容易辨識。深圳誠品店,開業首月營業額近50萬,第3個月,營業額增長了48%,成為熱門點評排行榜第1名。疫情好轉后,商場營業的第一天,這家店的日營業額就超過了1萬。而伏見桃山在南京和深圳的單店,疫情后最高日營業額已經超過了3.4萬。伏見桃山,原名汴京茶寮,首店2017年在南京明瓦廊開業,憑借日式美學帶來“花月詩酒茶”的場景體驗,曾在大眾點評上被評為“最貌美的店”。和當年皇茶被山寨圍攻的窘境相似,汴京茶寮在打假花費數百萬之后,2019年9月作出與喜茶相同的決定:更名為伏見桃山。伴隨著更名,伏見桃山從空間、視覺、產品同步升級,把日式煎茶道的制茶精神與文化深度融入,與茶顏悅色鮮明的中國風相似,在新茶飲圈子里,成為了另一個用文化打造差異化定位的案例。茶飲的“風格定位”到底怎么做?我和伏見桃山負責人聊了聊。如何靠文化定位,讓人感覺“這家店不一樣”?
這兩年,想用文化、美學為自己賦能的品牌很多,甚至經常有人求見伏見桃山的設計團隊,但真正做出來的品牌不多。采訪中,伏見桃山負責人反復提到的一個詞是“對稱”,希望品牌從“肉身”到“靈魂”,都能和美學風格深度對稱。如果只做到空間、視覺上的“表面相似”,就不可能成功。1. logo、色調,視覺上把風格落到細節
伏見桃山最標志性的,是在七彩logo墻前的發光桃子logo,以及山和云的元素。品牌名伏見桃山,來自日本的名地——伏見桃山城,這里本身就以桃樹聞名。通過名字和視覺,讓用戶第一次感受到品牌與日式風格的對稱。在每家門店,日本茶罐做的“茶寮”發光字,都格外醒目。“用日式煎茶定義空間的意向 ,用茶寮突出第三空間的感覺,這是我們想要一開始就傳遞給顧客的。”該負責人說。對稱要發生在到店的每一處細節。走進店內,大量木、石、水泥的元素充斥其中,木與石的設計概念就來自于日本, 冷色調會讓空間比較通透,打造出時光的靜謐停滯感,讓消費者感到平靜。日系的風格也有弊端。奶茶興盛于臺灣,后傳至日本,本質上日本是沒有奶茶的,日系風格在民族情結上沒有優勢,在產品源頭上也無法溯源。但該負責人認為,審美無國界,且日本的煎茶道做的很好。目前,伏見桃山為追求更獨特的茶底風味,通過監制的合作模式,已經在聯系日本茶廠,希望結合日本現有的蒸青的制茶工藝,做出幾款區別于現在國內炒茶工藝的不同風味的茶底。甚至考慮在門頭上打上“XX茶社監制”,這樣消費者在日本看到這個茶社后,會對品牌產生絕對正宗的信任感,而這種情感鏈接,也是一時之間無法抄走的。
2. 產品上,潮流結合風格定位做再創新
去年冬季最火的產品是豆乳奶茶,白玉丸子+豆乳奶蓋的體驗讓消費者趨之若鶩。伏見桃山研發團隊也一直在考慮,這個產品怎么上?怎么和品牌風格結合?供應鏈的資源是有的,但白玉丸子放在奶茶里的冷吃方式,和消費者記憶中糯米丸子的口感有差距。研發團隊擔心這個產品是流量產品,而不是口碑產品。曾經在社交平臺大火的麻薯達人動圖,給研發團隊帶來了靈感,麻薯在日本叫做“鏡餅”,口感的糯性和白玉丸子類似。傳統日式的手打麻薯,被研發團隊演變做成一個輔料,和大火的豆乳相結合,做出了一款“超濃郁豆乳麻薯奶茶”。在包裝上,設計團隊畫了麻薯兄弟手打麻薯的八位元插畫,印在杯子上輔助產品呈現。這個產品在去年冬季一直是排名前3的產品。今年草莓季的爆款“招牌草莓大福奶茶”,也是把日本的草莓大福拆解,把奶油、草莓布丁、鮮果等元素,采用草莓碎、草莓布丁、草莓果蓉、麻薯等經典再造,也在各種草莓新品中顯得與眾不同。伏見桃山摸索出了一套產品理念:用流行元素,結合日本傳統飲食文化做二次創造。做好產品后,再去反向設計包裝、尋找供應鏈。不能流行什么跟什么,供應鏈有什么就上什么。3. 場景上,用標志性元素營造氛圍
在伏見桃山的門店,入口處或者吧臺,都有一個紅色的柱子擺件。去過日本的人都知道,這個靈感來源于鳥居,是神社入口處的標識,代表進入了一個肅穆的世界。在伏見桃山,這也是一種儀式感,象征著從喧囂的都市,進入到了一處“花月詩酒茶”的寧靜空間。在這個空間里,有來自于日本傳統色系的七彩背景墻,有解釋品牌文化的無框畫,有貼于墻壁上的祈求平安、健康的神符。沉穩的主色調輔以跳脫的色彩,讓人耳目一新。整個場景,都和品牌想傳達的文化息息相關。前幾天剛上線的“櫻花7日”系列新品,取用“美好的事物轉瞬即逝”的意境,讓產品的購買體驗,延展出珍惜美好、留住春天的含義。此情此景此茶,很容易讓人產生“珍惜手中茶、眼前人”的感受。這就是一種文化和情感的鏈接。視覺是第一重對稱,產品是第二重對稱,而場景、空間和文化的傳遞,則是第三重對稱。“花月詩酒茶”,是空間、視覺、產品、文化等所有細節形成的一種合力。正如喜茶的酷與靈感、迪士尼營造的童話世界,想將一種文化風格和品牌“綁定”,就要做到每一個產品都有據可考,每一個色彩、海報、產品,都有意境、可追溯,沒有多余的設置,沒有廢動作。這樣消費者才不會出戲,產生“這家不一樣”的消費體驗。而不是只依靠LOGO加大加粗、重復出現。業內流行這樣一句話:深圳是茶飲創品牌的城市,上海是檢驗品牌的城市。起源于南京的伏見桃山,如今已經開出了120家門店。去年10月在深圳首店開業后,目前在深圳的3家門店,已經站穩腳跟,第4家店即將開業。而在上海的五角場、環球港、日月光等三個地方,新店已經處于籌備期,一場上海突圍戰即將開始。但除了品類細分定位,在這個“風格大于價格”的時代,用文化、風格來做差異化的品牌,除了茶顏悅色這個典型案例之外,成功者還不多。
6張表格,幫你“設計”出好產品:
“引爆”門店的水果茶產品,你也能做: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5736701356(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6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