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里、騰訊,到百勝、海底撈……都在看。
也 可 點 擊 文 章 底 部 閱 讀 原 文 進 行 訂 閱
第 1327 期
以前餐廳的生存發展經常處于孤立無援的狀態,沒有其他人或者平臺去幫他們把生意做好,但是現在餐廳的身后會有三種力量支持:平臺、消費者、廠商。這三種支持力量靠誰來連接?靠廚師,廚師群體是餐廳與平臺、消費者、廠商間的連接器。
在新餐飲時代,人們對運營、管理系統、供應鏈等各方面非常講究,那后臺廚師的角色應該被如何重新賦能呢?
你的餐廳是否為廚師做到了下面這三點?
”
■餐飲老板內參溫馨|發自上海
1
是否將廚師“攆出廚房”?
▼
在一些餐飲企業中,廚師長期處于幕后角色,“埋頭炒菜就好,無需抬頭看路”。
但是,在餐飲業已有74.5%的消費是由年輕人貢獻、廚師群體的年齡越來越年輕化、95后廚師不再鮮見的時候,老板們如果還想讓廚師不聞“窗外事”、“把菜炒好就行”,那你的店可能將淪為小店和末流。
廚師的活力關系餐廳的活力,必須讓廚師“走出廚房”。
廚師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一個人的研發思路、研發視野終究有限。
聯合利華飲食策劃中國區總裁張海濤給廚師“走出去”找了兩條路徑:一是已經形成的傳統的“圈子”,圈子之間的交流會促進廚師成長,二是“數據”,現在很多年輕廚師是跟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掌握數據化的東西對他們而言難度不高,行業數據能為他們的工作提供指引。
“圈子”和“數據”是廚師走出廚房的兩個奔赴方向,這樣才能讓專業的人和專業的數據為這個群體服務。
把廚師“攆出去”,最后獲益的反而會是你的餐廳。
2
是否讓廚師與消費者“深度勾兌”?
▼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認為新生代廚師必須要有“交流能力”,以及“善于跟消費者溝通”,能像電影演員那樣吸引消費者關注,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用心良苦、自己內在的匠心與食客分享,這樣將為廚師職業在“功能”上進行升級。
被食客票選為2017年“新食代愛吃榜”上海區第二名的“三辣美蛙豆腐”,就是一款消費者和廚師“合謀”交流出的菜品,再嚴格一點來說,這道菜完全是從食客需要的角度出發的。
它的研發過程大體是這樣的:餐廳和廚師團隊動念研究針對年輕人的新菜——從聯合利華飲食策劃處獲得最新的年輕食客研究數據——決定從重口味和“國民食材”牛蛙入手——借鑒西餐處理食材的手法和利于拍照的擺盤思路——餐廳年輕熟客內測——餐飲學校年輕廚師內測——推出獲得成功。
新生代廚師還要“一專多能”,不能只有“炒菜思維”。研發“三辣美蛙豆腐”這道菜的上海紳公館行政總廚顧超這樣講:“廚師在菜品研發時必須要考慮到‘拍照’效果,怎樣的呈現、擺盤、器皿更利于食客的拍照分享?他們的分享才更利于你的菜、你的餐廳的傳播。”
這道菜研發成功后,并沒有止于“招牌菜不外傳”,反而被放到聯合利華飲食策劃的平臺上進行公開發布。顧超認為現在的時代已經不能太封閉,“我要分享給更多廚師,這不應該再是機密”。
3
是否為廚師引進了專業交流平臺?
▼
“一個不重視、不信任廚師的餐廳不可能成功”,廚師從業20年的顧超這句話講得很用力。
重視和信任的另一種體現形式,是給廚師們找到一個專業的學習和分享平臺。現在的年輕廚師非常有表達和表現欲,聯合利華飲食策劃和美團點評合作推出的“這是我的菜”評選,吸引了近三萬五千名廚師的參與,共獲得了465萬票食客投票。
“聯合利華飲食策劃是第一個為廚師群體搭建平臺、打造行業橋梁的企業。我們有一個官網和公眾號,目前差不多有170萬的粉絲,大多數是廚師,同時我們有超過60人的專業廚務顧問團隊,超過1000人的銷售顧問團隊。”
“在這個平臺上,廚師可以學習到不同的菜式、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我們的專業團隊也會介入給出系統的解決方案。我們近期還推出了《2017年輕食客餐飲潮流報告》,力求帶給廚師更多的靈感。”聯合利華飲食策劃中國區總裁張海濤這樣推介自己的平臺。
把廚師“攆出廚房”不是最終目的。為他們推薦一個新的學習天地,讓他們帶著知識交流的成果“回歸廚房”,為餐廳帶來新風尚,將是未來一個餐企老板高智商和高情商的雙重體現。
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 獲取《2017年輕食客餐飲潮流報告》 完整版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李新洲視覺|陳曉月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絕味學習力|海底撈獨立外賣|井格火鍋營銷 國民最愛小吃|西貝新戰略|奇葩龍蝦店名 餐飲軟件|餐飲店“掃地僧”|餐廳“走光” 領導力法則|桌椅擺放技巧|Slogan創意法 中國“味都”|鮑師傅背后|小一班學習報告 餐飲界“眾泰”|原餐飲首富|海底撈新菜單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