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賣月銷1500+單,碾壓90%同行,這些咖啡館有什么技巧?



     
    咖啡館的外賣生意,有的月銷難超100單,有的月銷輕松超過1000單。
     
    但在線下,這些外賣業績相差很大的門店,消費者評價卻很接近,配送區域和咖啡價格也所差無幾。
     
    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我找了幾家外賣月銷量1500+單的咖啡館,對比看看有哪些啟發。
    作者 | 羅志嘉


    有些咖啡館做外賣,選址上就輸了
     
    人流特別大的街區,并不一定適合咖啡館外賣,咖啡外賣店需要更精準的選址策略——緊挨“把咖啡當做日常”的人群。
     
    蝸牛咖啡的老店在太倉的南郊,最近的新店選在了北邊的商圈寫字樓。兩個配送區域疊加補充,下單只需15分鐘就可以到達客人手中,保證了口感和時效,單量也就容易做上去。
     
     蝸牛咖啡的老店,平臺上單量已經1200多,還有一些自配送訂單

    深圳的 HABO Coffee 開在蛇口,地段不熱鬧,店面也很小,但他們一開始就瞄準了外賣市場。2017年開業時,附近還沒有咖啡館,在蛇口附近搜索咖啡館只出現了他們一家。因此,迅速圈定了顧客群體。即使現在咖啡館數量增加,但是客人喝習慣了,復購率仍然很高。
     
     “不熱鬧”的地方,也許有外賣的機會

    咖啡館做外賣沒辦法一口吃成胖子,只看重人流量,從選址上就輸了。選址最好能做到前瞻性:明確門店覆蓋范圍,貼近咖啡高頻人群,最好能讓客戶先入為主。
     
     

    算好“平臺賬”,搭建自有會員體系


    外賣平臺上商家增多,競爭必然更加激烈;而平臺的抽成水漲船高,很多商家的外賣傭金都已經超過20%。
     
    更辛酸的是,有時為了引流,打折沖銷量,一張訂單的收入是負數。做大訂單量,可能反而賺不到錢。
     
    咖啡館該怎么算外賣這筆賬?
     
    上文提到太倉的蝸牛咖啡,平臺上外賣月銷1300單左右。老板王超說,平臺傭金需要17%,相當于每月都至少被收取5000元的傭金,一年算下來壓力山大。除非是節日、店慶日、沖銷量的特殊時間,否則他在平臺上做折扣,活動都不敢太大力度。

    疫情期間生意比較淡,王超想主動做出改變,在公眾號開通了自配送平臺,降低外賣平臺的訂單比重。為了把客人吸引到公眾號下單,蝸牛咖啡做了幾個動作:
     
    1、新用戶在公眾號注冊,立即送上15元線上抵用券;
    2、自配送平臺縮小配送范圍,實行0配送費;
    3、區別于大外賣平臺,自配送平臺上主推多款組合套餐;
    4、門店的會員儲值與自配送平臺共享。
     
    自有平臺(左)多設置一些高客單價套餐,和大外賣平臺(右)上形成互補

    蝸牛咖啡策略就是通過優惠券吸引客人注冊會員,0配送費減少決策成本,再引導購買組合套餐來拉低自配送的時間成本。會員粘性做好了,整體線上線下單量都會上升。
     
    現在剛啟動半個月,王超說,公眾號平臺訂單目前只占門店外賣總單量的15%,但自配送平臺銷量在逐漸增加。
     
    這段時間他每天都在路上跑,騎著電動車送外賣。外賣業務走向成熟,就要多個平臺、多個下單渠道同時發力。
     

    包裝別太省,當做“移動的宣傳頁”


    簡單印著logo的紙袋、打包杯,對于外賣咖啡館夠用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堂食時,咖啡師和客人面對面的接觸,客人有足夠的時間了解一家店,了解一杯咖啡背后的用心。但咖啡外賣則偏向于快消屬性,更需要品牌化。
     
    喜茶在抖音上發布了收集紙袋控的視頻,收獲22w點贊。人們對于圖案的記憶力比文字更深,包裝也是顧客和品牌連接點。
     
    上文提到的HABO COFFEE和蝸牛咖啡,外賣包裝上均選擇了年輕人喜歡的插畫風格。
     
    都是年輕人喜歡的插畫風格
     
    長沙的仰望咖啡,在開店時把一部分預算用在門店視覺上。冷飲熱飲的打包杯、外賣紙袋、掛耳咖啡等的包裝盒都使用了統一的VI。
     
    仰望咖啡使用了統一的VI

    相較于線下場景中,客人從入門、點單、喝咖啡到離店產生的連貫性體驗,外賣和客人接觸點更細碎,更需要每個細節都給客人留下足夠深的印象,特別是體現質感調性的包裝,和留下記憶點的視覺符號。
     
    如果足夠用心,外賣包裝也可以是品牌“移動的宣傳頁”,所以這筆錢,不能省。
     

    放下“偶像包袱”,增加外賣SKU


    精品咖啡館一直存在“隱形的鄙視鏈”,賣餐、賣飲料常常引發爭議。在外賣平臺上,常看到精品咖啡館只有幾款咖啡可以購買。
     
    殊不知,在外賣領域,SKU少就意味著消費場景單一、目標人群小。
     
    外賣生意好的咖啡館早就甩掉了“偶像包袱”,都補充了零食、點心,而且定價實惠,多為面包、雪花酥、葡撻等商品。

    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搭配出售,不僅增加了客單價,組合的形式也滿足了客人早餐、下午茶的消費場景。
     

    外賣做不好服務,是心沒用到位


    客人點外賣主要享受便利性,“外賣做不好服務和體驗”,是咖啡館另一個常見誤區。
     
    實際上,只要你想,任何的消費方式都能體現服務的用心。
     
    賈偉在《設計思維》里談到當初設計海底撈的自熱火鍋產品時,就把整個產品使用過程切片分析,拆分每個細節的體驗,把海底撈的“服務標簽”融入了快消產品。
     
    汕頭的 Café on warm ,在夏天時會將咖啡與冰塊分開裝,不用擔心咖啡被稀釋,冬天則在袋子里放了一個暖寶寶;針對外賣灑漏的問題,也附贈了小卡片進行說明。
     

    冰咖啡用瓶子裝,外面用冰塊保溫,就不用擔心稀釋


    如果客人收到咖啡遇到灑漏,成為這個千里挑一的“幸運兒”,聯系他們處理,可獲得一個大禮包——這些方式,都能贏得顧客的好感。

    足夠用心的外賣,月銷量也很可觀
     
    備注不喜歡苦,就額外搭配一個糖包;點手沖咖啡的就配一塊小餅干……市面上的人氣外賣店,都離不開對待貼心。
     
    天使和魔鬼都在細節里,細節的“高情商”決定了客人的好感度。

     

     
    疫情以來,除了線下的困境,咖啡館的外賣生意也受到了打擊,有咖啡館表示,每天從80多單,直接下降到30多。
     
    配送效率下降、客人不想到小區門口取餐、部分機構依舊停課停工、南方春季多陰雨……外賣見長的咖啡館,同樣在承受疫情帶來的各種不穩定因素。
     
    不管是堂食還是外賣,做生意都不會一帆風順。
     
    該花的錢不能省,該未雨綢繆的不能懶惰,咖啡館做外賣得學習湖南人:吃得苦、耐得煩。

    <<<點擊藍字,了解更多開店方法論:

    挨著蜜雪冰城開店,如何年賺30萬

    為什么茶顏悅色、7-11的促銷總是有效?

    縣城品牌的超強營銷術

    獨立咖啡館的教訓:菜單越厚,反而越賺錢?

    星巴克的魔鬼細節,都藏在一塊抹布里
    獨立咖啡館的8個生存之道
    換個門頭,營業額漲了3倍
    10個視角,從顧客視角看問題 
    收銀員對一家奶茶店有多重要? 


    統籌|妮可  編輯|金語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咖門2020新飲力大賽,時隔兩年,重磅回歸。線上海選已開啟,投票進行中。

    長按識別二維碼為選手投票:


    飲品開店新手必修46講:

    拜托了,請開一家賺錢的飲品店:

    關于黑糖飲品,你不知道的研發邏輯: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5736701356(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670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4月8日 08:00
    下一篇 2020年4月8日 09:0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