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即將結束,針對競爭愈演愈烈的餐飲市場,各地紛紛發布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加快餐飲業的轉型,促進行業持續穩定發展。再這樣的宏觀背景下,老百姓的消費行為是怎樣的?全國的餐廳分布又有何特點?本文將從這兩方面入手,進行說明。
一、餐飲消費特點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我國餐飲總收入為2.92萬億元,高于上年同期1.7%。11月份,全國餐飲收入3034億元,同比增長11.5%,高于上年同期1.7個百分點。中國烹飪協會姜俊賢會長指出,目前,全國餐飲行業跨入保持穩定增長的新階段,全年突破3萬億元基本無懸念。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開始選擇在外就餐,餐飲消費無疑是老百姓的剛性需求。面對日趨白熱化的競爭,餐飲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首先要了解消費者的消費特點。
目前,消費者面對五花八門的餐飲市場,呈現出以下的消費特點:
1. 外出就餐頻次高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的調查顯示,除工作就餐外,頻繁消費、每周四次以上的占到6.2%,51.1%的受訪者表示每周在外就餐2-3次,每周外出一次或一次一下的占整體的38.8%,而3.9%的受訪者幾乎天天都在外用餐。
2. “風味特色”是消費者首選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顧客在選擇餐廳時,風味特色、安全衛生、環境、價格和口碑為主要看中的因素。其中風味特色位列榜首,占據了32.8%的比例。
二、餐廳分布情況
大眾點評網的數據顯示:
餐廳分布情況如下:
1. 華東地區餐廳總數位列全國第一,地區差異明顯
根據大眾點評網的餐廳數據統計,目前華東區域以1952185家餐廳數在全國各區域中穩居第一,其中上海市餐廳總數157137家屬華東區餐廳最多的城市;東部地區華北地區以633303家緊隨其后,西北區總數則以286209的餐廳總數位列最后。
2. 各區域中餐廳數最多的以省會城市為主
根據大眾點評網的數據可知,各省會城市的餐廳總數往往在所屬區域的所有城市中數量最多。原因:一、許多餐企投資者在開店時考慮到省會城市的消費群體更成熟。二、是省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和消費能力更高,因此會成為開店的首選城市。但隨著競爭的加劇,二、三線城市的發展成本相對較低,再加上競爭者相對較少,反而更利于生存。餐飲企業老板在選擇新店地址時可以向二三線城市傾斜。
3. 成都餐廳總數位居全國各城市餐廳數榜首
4. 餐飲百強區域分布:東部地區企業優勢明顯,三大直轄市餐飲優勢明顯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從地區分布來看,2014年的餐飲百強企業覆蓋了21個省區,北京、重慶、上海三個直轄市的百強總數占了21個城市的近半壁江山,整體占比為43%。總體來看,東部地區企業優勢明顯,重慶市所在的西部地區發展勢頭也不容小覷。
中國的餐飲企業整體收入雖然已有2.9億元,但各地區之間的發展還存在著差距,特別是沿海地區和內陸地區的差異,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差異。餐飲企業在開新店、拓展市場份額時可以多多向內陸和西部地區傾斜,因地制宜的“走出去”,走滿足大眾需求、適應市場變化的做大做強之路。
【中國餐飲信息化第一股】天財商龍今日在京舉行敲鐘儀式
原創文章,作者:天財商龍智慧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3840.html